家门口的社区医院里,几位老人正围着医保宣传员咨询新政策,他们最关心的是:“以后娃儿能不能用我的医保卡?”“去外地看病真的不用自己先垫钱了吗?”
医保政策关系到每个家庭,但繁杂的规定常常让人一头雾水。近期,全国各地医保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暖心新政,从家庭共济到异地就医,从电子凭证到长护险,每一项都影响着我们的就医体验。
01 政策亮点:便民利民,医保服务全方位升级
医保新政的核心在于让医保保障更加普及,服务更加便捷,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各地医保部门正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新政落地。
吉林省医疗保障局出品了医保宣传短剧《“保”治百病》,以连续剧形式走入大众视野,通过生动鲜活的故事、接地气的人物,将复杂的医保政策转化为日常生活情景-7。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则在2025年7月正式启动了 “医保好声音” 系列宣传大赛,以“医保惠全民,健康护万家”为主题,通过短视频形式传播医保政策-2。
这些创新宣传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医保政策,享受医保权益。
02 家庭共济:个人账户不再“一人独享”
家庭共济是本次医保新政的亮点之一,它允许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用于支付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个人负担费用。
宁夏在推广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实操讲解和案例展示,让群众了解这一便民政策的具体应用-2。
贵州省更进一步,明确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不仅可以为配偶、父母、子女代缴,还可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近亲属缴纳城乡居民医保费用。
家庭共济政策提高了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使用效率,放大了医保的保障能力,实现了“一个账户,全家受益”的便民效果。
03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告别“垫资跑腿”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另一项重要便民举措。新政简化了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扩大了覆盖范围,让群众在外地看病更方便。
甘肃省医疗保障局于8月2日正式上线的“亲情帮代办”服务中,就包括了异地就医代备案功能,家人可通过小程序或APP帮助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和儿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1。
肥城医保局制作的《异地就医那些事儿》动画,成功入选山东省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政务公开看山东”优秀政策解读案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解答了群众对异地就医的疑惑-6。
这些措施落实后,群众异地就医不再需要先垫付全部医疗费用,再回到参保地报销,有效减轻了患者的资金压力。
04 医保电子凭证:一码通行,就医更便捷
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广是医保服务数字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它相当于电子版的社保卡,可以通过手机直接使用医保支付,无需携带实体卡。
海口市医疗保障局在宣传医保电子凭证时,设计了5款海报用于灯箱、电梯、看板等各种媒介,海报上附有“医保电子凭证”二维码,便于手机直接扫码快速激活领取-1。
宁夏“医保好声音”大赛也将 “看病就用医保码” 作为四大主题之一,通过短视频形式展示医保码的便捷应用-2。
随着医保电子凭证的普及,群众在医院就诊、药店购药时,只需出示手机上的医保电子凭证即可完成结算,大大提升了就医便利性。
05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人员有了新保障
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是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保障的新型社会保险制度。
临沭县医保局通过一首原创歌曲 《守护时光的暖阳》 ,用悠扬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将长护险服务人员入户照护的温暖瞬间娓娓道来,让群众直观了解长护险的保障内容-5。
肥城医保局也制作了长期护理保险公益广告《“长”相伴 爱守“护”》和微电影 《失能不失爱》 ,这些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及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公众号上广泛传播,增进了群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解-6。
长护险的实施,有效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
06 创新宣传:政策解读更接地气
为了让医保新政更好地被群众理解和接受,各地医保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一改以往发放手册、张贴海报等传统形式。
涪城区医保局推出了 《涪小保说医保》 专栏,通过情景剧、动画演示等不同形式,将参保流程、慢特病申请及待遇享受等专业内容转化为直观易懂的视觉语言-4。
涟水县医保局打造了 “医保小涟通” 专属宣传品牌,推出医保政策解读短视频、情景短剧等系列内容,累计播放量已超10万次-8。
肥城医保局则创新推出了 “桃桃AI医保” 系列政策解读动画,利用AI技术,打造了以肥城佛桃为灵感的肥城医保专属IP形象——“桃桃”-6。
这些创新宣传方式让医保政策从“纸上”走到“群众心里”,打通了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医保不再是一本难懂的条文规定,而是化作具体生活中的便利与保障。
家庭共济让个人账户在家人间共享,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省去了垫资跑腿的麻烦,医保电子凭证实现了扫码就医的便捷,长期护理保险则为失能人员带来了新的希望。
随着更多医保新政的实施,看病就医将不再是百姓的烦心事,而是变成触手可及的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