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
当第一缕微风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清凉,当午后的阳光依然炽烈但夜晚已不再闷热,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
“立”意味着开始,“秋”象征着禾谷成熟。然而,立秋并非入秋,天气依然处于“三伏”的末伏,暑热未消,但天地间阴阳之气已开始悄然转变,从“夏长”逐渐转向“秋收”。此时养生,关键在于 “承前启后” ,既要祛除夏末的暑湿,又要预防秋季的燥邪。
爱康中医为您送上立秋时节的养生指南,助您平稳过渡,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一、精神调养:安宁心境,抵御“悲秋”
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看到草木开始凋零,人容易产生忧郁、惆怅的“悲秋”情绪。
爱康建议:此时应顺应季节“容平”的特性,主动保持神志安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排解。可多登高望远,欣赏秋景,使心旷神怡;或通过静坐、听舒缓音乐来收敛神气。
二、饮食调理:少辛增酸,谨防“秋燥”
立秋后,空气湿度下降,“秋燥”开始冒头。但此时夏季湿气仍在,故养生需 “温润”与“清补” 相结合。
“少辛增酸”以养肺:少吃葱、姜、蒜、辣椒等辛辣发散之品,以免助燥伤肺。可适当多吃酸味食物,如山楂、葡萄、柚子、柠檬等,以收敛肺气,养护肝脏。
滋阴润燥早准备:可适当食用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如蜂蜜、银耳、百合、莲子、芝麻、核桃等,既能滋阴润肺,又能健脾开胃。
慎食瓜果防脾湿:民间有“秋瓜坏肚”之说。立秋后,西瓜、甜瓜等性凉瓜果应适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者,以免助湿内生,导致腹泻。可转而多吃苹果、秋梨等应季水果。
三、起居运动:早卧早起,适度缓动
起居:应开始调整为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
运动:秋季锻炼的原则是 “不宜大汗,重在平缓” 。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过度出汗会耗损阳气。推荐选择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项目,以微汗为度。
四、外治保健:培土生金,艾灸健脾
立秋是开展 “培土生金” 养生法的关键时期。中医五行中,脾属土,肺属金,通过健脾(培土)可以达到补益肺气(生金)的目的,增强秋冬抵抗外邪的能力。
爱康特色艾灸推荐:
足三里(健脾和胃要穴)
中脘穴(调理脾胃)
肺俞穴(补益肺气)
于此时节艾灸,能有效温通阳气,健运脾胃,强壮肺卫,实为“治未病”之上策。
爱康中医结语
立秋,是夏的结束,也是秋的序章。它提醒我们,养生需要顺应天时,见微知著。此时做好“收”与“润”的准备,就如同为您的健康大厦加固根基,方能从容应对接下来的季节挑战。
愿这份贴心的提醒,能伴您开启一个安稳、健康的金秋时节。
爱康中医,始终是您身侧的健康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