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RNA干扰(RNAi)疗法迎来爆发期。这种能够精确"关闭"特定致病基因的技术,正为遗传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传统药物不同,RNAi药物直接作用于疾病根源,在基因表达层面进行精准干预。
技术突破开启新篇章
今年3月,诺华公司宣布其针对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RNAi药物在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突破性成果。数据显示,该药物能将致病蛋白水平降低90%以上,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这标志着RNAi技术正式步入成熟期,"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终于实现了对致病基因的精准调控。"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也在加速布局。苏州某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针对高胆固醇血症的RNAi药物已进入临床二期,初步数据显示其降脂效果优于现有标准疗法。该药物通过靶向PCSK9基因,实现了长效降脂,患者仅需每半年注射一次。
产业化进程加速
RNAi药物的研发热潮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递送系统领域,新型GalNAc偶联技术的突破极大提高了药物的靶向性和安全性。这种技术能将药物精准递送至肝脏组织,显著降低脱靶风险。
资本市场对这一领域表现出强烈信心。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RNAi领域融资总额已超过30亿美元,多家专注于RNAi药物研发的企业完成新一轮融资。行业专家预测,到2028年,RNAi药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临床应用持续拓展
除了遗传性疾病,RNAi技术在常见病治疗领域也展现出巨大潜力。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研究人员开发出靶向血管紧张素原的RNAi药物,临床试验显示其降压效果可持续数月。在代谢性疾病领域,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RNAi药物已进入临床后期研究阶段。
然而,该领域仍面临挑战。如何提高药物在肝外组织的递送效率、降低长期用药风险、优化生产工艺等,都是需要持续攻克的难题。随着技术不断成熟和治疗方案的持续优化,RNAi疗法有望为更多难治性疾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