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资源下沉的关键拼图,正悄然改变我们的就医购药方式
在数字化医疗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已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模式既缓解了医院门诊压力,又让患者少跑腿,更能方便地获取所需药品。
那么,这种创新服务模式究竟如何合规运营?当前又有哪些成熟模式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
什么是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
"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是指互联网医院与医保定点药店合作,为患者提供在线复诊、电子处方流转、医保结算和药品配送服务的新型医疗模式。
其中,"双通道"是指两个医保报销渠道——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确保患者在不同渠道购买医保药品都能享受统一的医保报销政策。
三大合规运营模式详解
模式一:处方流转模式
处方流转模式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运营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在于电子处方的跨机构流转。
运营流程:
互联网医院医生为复诊患者开具电子处方 → 处方经机构药师审核合格后 → 上传至处方流转平台 → 患者选择指定双通道药店 → 药店接收处方并经药师审核 → 患者进行支付→ 药店调配药品 → 患者线下取药或药店网格员配送到家。
合规要求:
根据湖北省《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管理办法》,流转到平台零售药店的处方应严格按照互联网医院药品目录调剂,原则上调剂药品通用名、剂型、规格、包装及厂家应与实体医疗机构保持一致。电子处方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模式二:药店问诊模式
药店问诊模式将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室"直接设置在双通道药店内,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就医购药体验。
运营流程:
患者到双通道药店 → 在店内问诊区通过视频连接互联网医院医生 → 医生在线问诊并开具电子处方 → 处方经机构药师审核后流转至药店系统 → 患者立即在店内结算取药。
合规要求:
该模式对药店的设施配置有明确要求。根据政策规定,承接互联网医院处方的药店应当设置单独的问诊区(不得与结算区混合),问诊区须配备PC端或移动端设备,便于参保人与"互联网医院"医师进行有效沟通。
同时,药店必须确保营业时间至少有1名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书的药师在岗,提供处方审核、调配和合理用药指导等服务。
模式三:医保统筹模式
医保统筹模式是支持力度最大、但也对合规性要求最高的运营模式,重点解决患者门诊费用统筹报销问题。
运营流程:
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复诊 → 医生开具电子处方 → 处方流转至双通道药店 → 患者凭医保电子凭证在药店结算 → 系统自动按医保政策分割医保支付和个人支付部分 → 患者只需支付个人承担部分。
合规要求:
相关部门明确规定,向定点零售药店流转处方的互联网医院所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并承担管理责任。
互联网医院须按规定接入省医保电子处方中心并进行电子处方流转,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同时,医保部门要求药店建立完整的药品"进销存"台账,所有经营药品购进、销售、库存明细均应如实录入管理系统,定期盘点,确保票、账、货一致。
合规风险与防范措施
药品质量风险
平台零售药店是药品供应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应按照法律要求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医保基金安全风险
各级医保部门完善举报投诉受理机制,加强日常巡查、智能监控、专项整治和重点检查,依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规定对违法违规违约行为严肃处理。
处方审核风险
互联网医院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处方流转、处方点评及药学门诊对象不应包括未经实体医疗机构或互联网医院诊断的患者。严禁"先药后方"、"代客问诊"等违规情形。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互联网+"医保结算服务工作的推进,处方外流将成为零售药店新的销售和利润增长点。未来,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模式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从常见的慢性病用药逐步扩大到更多特殊病种、罕见病用药;
2. 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建立区域互联网医院处方流转平台,对区域内处方流转统一管理;
3. 技术应用更加深入:人工智能辅助开方、审方技术将进一步成熟,但在关键环节仍需人工审核;
4. 监管体系日趋完善:医保、卫健、药监部门将建立更加紧密的协同监管机制。
结语
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的三大合规运营模式——处方流转模式、药店问诊模式和医保统筹模式,正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形成了便民惠民的新业态。
对药店而言,抢占处方外流市场必须先夯实专业服务能力;对患者而言,这些新模式带来了真正的便捷与实惠;对监管方面言,如何在鼓励创新和控制风险之间取得平衡,仍是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未来,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医院+双通道药店模式将为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和医疗资源下沉提供有力支撑,最终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便民目标。
岭南医药网-专注于外配流转服务,可以联系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