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耳朵突然肿成“饺子耳”?警惕耳血肿!一文读懂成因与救治

   2025-08-26 bianji310
核心提示:耳血肿是猫咪的急症,但它更像一个“信号灯”,提醒主人猫咪正承受着耳部疾病的困扰。一旦发现“饺子耳”,请立刻戴上伊丽莎白圈并送往医院。只有通过专业的治疗解决“血肿”和“痒因”两个问题,才能让主子重新竖起健康、漂亮的小耳朵!

某天,你忽然发现家里主子的耳朵变得又厚又肿,像充了气的海绵,或者像一个软乎乎的“饺子”或“肉包”。猫咪可能还不时地抓挠、甩头,显得烦躁不安。这时,你很可能遇到了一个在猫咪中并不少见的疾病——耳血肿(Aural Hematoma)。这不仅是外观问题,更是猫咪发出的疼痛信号。

一、什么是耳血肿?

耳血肿,通俗来讲就是猫咪耳朵的皮肤和软骨之间的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形成的肿胀。猫咪的耳廓(即外耳)由两层皮肤中间夹着一层薄薄的软骨构成,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当这些血管因某种原因破裂出血,而耳朵皮肤韧性又强,无法被撑破,血液就只能积聚在有限的空隙里,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血包。

二、为什么会发生耳血肿?根本原因就一个字:痒!

绝大多数耳血肿的背后,都有一个最核心的诱因:剧烈的瘙痒和不适,导致猫咪过度地抓挠耳朵、甩头,从而造成耳部软组织损伤和血管破裂。

导致瘙痒和甩头的常见元凶包括:

  1. 耳道疾病(最主要原因)

    • 耳螨:极强烈的瘙痒感,会让猫咪疯狂抓挠。

    • 细菌或真菌性耳道炎:感染引起炎症和不适。

  2. 过敏

    • 食物过敏、环境过敏(如花粉、螨虫)也可能导致耳朵和全身皮肤瘙痒。

  3. 外伤

    • 与其他动物打斗、撞到硬物等直接损伤耳朵。

  4. 自身问题

    • 少数情况下,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简单来说:先有“痒”(耳螨/耳炎) → 导致“动作”(抓挠/甩头) → 最终引发“结果”(血管破裂形成血肿)。

三、如何判断猫咪可能得了耳血肿?(症状)

  • 最典型特征:耳廓局部或全部迅速肿胀,触感柔软、温热,有波动感。初期可能较软,后期可能变硬。

  • 行为改变

    • 频繁、用力地甩头

    • 用爪子抓挠耳朵,或在家具上摩擦耳朵。

    • 因疼痛和不适,拒绝被触摸耳朵,甚至变得烦躁或躲藏。

    • 头部向患侧倾斜

四、发现耳血肿,家长应该怎么办?

黄金法则:立即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1. 不要抽液! 自己用针筒抽取不仅无法根治(很快就会再次积液),而且极易造成感染,加重病情。

  2. 戴上伊丽莎白圈:在去医院前,立即给猫咪戴上伊丽莎白圈(耻辱圈)。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可以有效防止它继续抓挠和甩头,避免血肿进一步扩大。

  3. 尽快带去看兽医:医生需要确诊并找出根本原因(特别是检查耳道内的问题)。

五、兽医会如何治疗?

治疗分为两步:处理血肿本身 + 治疗根本病因

1. 治疗血肿的方案:

  • 保守治疗(适用于非常小的血肿):穿刺抽液并注入药物,然后加压包扎。但复发率较高。

  • 手术治疗(最常见且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手术切开皮肤,清除积血和血凝块,然后对耳部进行特殊缝合。目的是:

    • 消除死腔,防止血液再次积聚。

    • 保证耳朵愈合后不会萎缩变形,尽量保持美观。

    • 术后仍需佩戴伊丽莎白圈和包扎,直到完全愈合。

2. 治疗根本病因:
医生会仔细检查耳道,如果是耳螨或耳炎,会开具相应的耳药和药物。如果不处理这个“痒”的源头,即使手术成功,猫咪还是会因为抓挠而再次复发。

六、如何预防耳血肿?

预防的关键在于日常护理和定期检查

  • 定期检查耳朵:每周观察一下猫咪耳道是否干净,有无黑褐色分泌物、异味、发红等情况。

  • 定期驱虫:使用能预防耳螨的体外驱虫药,是预防耳螨的关键。

  • 科学洗耳:如发现少量脏污,可使用宠物专用洗耳液清洁。切勿用棉签深入耳道。

  • 关注过敏源:如果猫咪有反复发作的瘙痒问题,需排查过敏可能性。

  •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猫咪频繁挠耳朵,就应尽快检查,将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总结:
耳血肿是猫咪的急症,但它更像一个“信号灯”,提醒主人猫咪正承受着耳部疾病的困扰。一旦发现“饺子耳”,请立刻戴上伊丽莎白圈并送往医院。只有通过专业的治疗解决“血肿”和“痒因”两个问题,才能让主子重新竖起健康、漂亮的小耳朵!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