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 1. 全球首款无镍心脏支架终结20%人群过敏风险
2025年7月1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无镍高氮雷帕霉素药物洗脱冠脉支架**获国家药监局批准。该支架采用高氮无镍不锈钢材料,彻底规避传统含镍支架引发的过敏、炎症及致癌风险(全球约20%人群对镍过敏)。其力学强度与生物相容性超越进口产品,成为过敏体质患者的唯一选择。该项目历时25年攻关,入选国家生物材料进口替代“揭榜挂帅”工程,国内外订单供不应求,标志着中国高端医疗器械实现从“仿制追随”到“定义标准”的跨越。
#### 2. 医保商保“双目录”启动,创新药支付破局
7月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卫健委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首次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商保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形成“双通道”支付体系。核心机制包括:
- **分工明确**:基本医保保基础药品,商保目录覆盖高值创新药(如5年内上市的独家新药);
- **梯度衔接**:创新药可同时申报两个目录,医保谈判失败后自动进入商保价格协商;
- **医院松绑**:商保目录药品不计入医保自费率考核,实行单独定价结算,破除医生“不敢处方”困境。
#### 3. 血友病救命药国产破冰,止血效率88.93%
7月3日,国产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TQG203)获批上市,填补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用药空白。临床数据显示:
- **8小时内止血率78.89%**,1-3次注射可控制大部分出血;
- 独创冻干保护剂支持常温保存,破解冷链运输难题。
该药为全球约20%-30%重型血友病抑制物阳性患者提供替代方案,终结进口药年治疗费超50万元的垄断局面。
#### 4. 细胞治疗规范化提速,TIL技术攻克实体瘤
7月12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制剂制备和质量控制指南》发布,为实体瘤治疗提供标准化路径。该技术突破传统放化疗局限:
- 为晚期宫颈癌患者提供“保子宫”治疗方案;
- 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将于7月24日举办细胞治疗论坛,推动iPSC重编程等前沿技术产业化。
#### 5. 创新药出海创纪录,上半年交易额超480亿美元
2025年1-6月,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超50起,总金额达484.5亿美元,同比增121%。代表性案例包括:
- **ADC药物领跑**: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授权交易额42.3亿美元;
- **双抗突破**: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获辉瑞60.5亿美元授权;
- **自主出海**:迪哲医药舒沃替尼通过FDA优先审评攻克难治靶点。
---
**结语**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随着国产创新药在全球价值链持续攀升,“患者用得上、用得起全球领先疗法”的愿景正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