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吃太多淀粉类和高糖分食物后,口腔中细菌可分解酸性物质而腐蚀牙齿表面,进而造成龋齿。龋齿的危害不只是局限于疼痛、牙龈红肿,而且也是诱发癌症的高危独立因素。
为什么龋齿会引发癌症?
随着牙齿龋坏程度加深,可逐渐变成烂牙或残根,这是诱发口腔癌的高风险因素。牙齿与口腔黏膜相连,正常情况下两者并不会发生摩擦。口腔黏膜质地柔软,厚度约几毫米,能起到物理保护和免疫屏障效果;口腔黏膜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已适应咀嚼食物时所产生的摩擦,摩擦受损的黏膜上皮角化层几个小时内就会长出;即使发生口腔溃疡,5~7天就能自愈。牙齿出现龋洞或牙齿坏掉,没有及时治疗或拔掉可转化成残根残冠,日常说话或吞咽食物时极有可能咬伤黏膜而造成溃疡,溃疡反反复复发作,长久下去可发生癌变。牙齿折裂后而产生残冠;错误的咀嚼习惯;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表面堆积太多牙结石;牙齿太尖锐;佩戴质地粗糙的假牙,这些因素都会刺激口腔黏膜。烂牙正适合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一直没有处理,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趁虚而入,造成颌面部间隙感染,严重是微生物可跟随着血液循环而造成全身感染。
如何防治龋齿?
1、正确刷牙
错误的刷牙方式易在牙齿表面残留软垢,因此应采取巴氏刷牙法;饭后30分钟内刷牙,能有效预防龋齿。
2、坚持用牙线
牙线能清除牙缝中软垢以及食物残渣,用完牙线后再刷牙或漱口。若牙缝较大,应选择专用的牙间隙刷,防止邻面龋。
3、注意饮食
远离太酸和高糖食物,适当吃含高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如芹菜、西兰花或白菜等;每天喝一到两杯牛奶,能为身体补充钙和磷;适当吃蚕豆或扁豆等,有助于对抗龋齿。
4、及早修补坏掉的乳牙
乳牙出现龋坏时也不能太大意,以免影响儿童咀嚼功能。前牙龋坏不仅影响形象,而且造成发音不准确,所以乳牙龋坏也要尽早治疗。
温馨提示
及早治疗龋齿最关键。龋齿早期感觉不到疼痛,但吃冷热酸甜食物后感觉到牙齿酸痛,应尽早去医院做检查,科学规范治疗就能避免引发严重的口腔疾病或全身疾病。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5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2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