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夜尿多的人,很可能是患上了这4种病!别再忽视了

2023-04-25 11:221800039健康网http://man.39.net/a/230409/882

退休之后,日子一下子慢了下来,每天在家无所事事,老王感觉自己的身体明显一天不如一天了。

特别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晚上夜尿增多,以前老王工作忙,都是一沾床就睡着,一觉睡到天亮,晚上不用起来上厕所。

退休之后,老王一天晚上要跑两三次厕所,有时候甚至更多,严重影响睡眠。老王听别人说,夜尿增多是肾虚的表现,但是由于爱面子,他不想到医院检查。


夜尿增多,是肾虚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夜尿怎样才算多。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晚上的排尿次数在0-2次之间,排尿量约为300-400ml,占一天总尿量的1/4-1/3。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不断退化,白天的尿量和晚上的尿量会逐渐趋于平衡,约为1:1。如果夜间排尿的次数和尿量明显增加,就是夜尿增多的表现。

一般夜间排尿次数在3次以上,夜间排尿量在750ml以上,超过一天总尿量的1/2,就可以视为夜尿增多。

那么,夜尿增多,真的是肾虚吗?

众所周知,肾脏与尿液的关系密不可分,尿液是肾脏“工作”的产物,一般来说,肾脏每天可以产生180L原尿,经过肾小管过滤之后,99%的水、电解质、糖等物质会被肾小管重吸收,最后只剩下1-2L的尿液排出体外

因此,如果肾小管受到损伤,水的回吸收能力就会下降,导致尿量增加,从而表现夜尿增多



夜尿多不是小事,可能是这4种疾病的信号

夜尿增多,可能是单纯的睡前喝水喝多导致的,也有可能是疾病的信号。

·从生理因素来说

一是与睡前喝了大量的水、饮料,或者食用了西瓜、甜品等利尿的食物有关,使肾脏的排水量增加,从而引起夜尿增多,属于正常现象。

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萎缩导致的。老年人是夜尿增多的常见群体,因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肌肉会发生萎缩,降低排尿能力,同时膀胱储存尿液的能力也会下降,导致夜尿增多。

三是与精神因素有关,比如精神过于紧张、激动,兴奋神经,影响正常的睡眠。此外,还会不断刺激膀胱,增加夜尿次数,甚至可能导致习惯性夜尿。

·从病理因素来说

一是与肾脏疾病有关,常见的有肾小管损伤、肾脏浓缩功能减退等,夜尿增多常常是首发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发展为肾性多尿。

二是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下肢水肿疾病有关,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引起水肿,导致夜间睡觉时,水肿部位的水分回流,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增加,同时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被抑制,肾脏排水量就会增多,从而引起夜尿增多。


三是尿崩症,尿崩症的典型症状是极度口渴、大量排尿,每天的排尿量可高达15L。尿崩症会降低或阻断肾脏对精氨酸加压素敏感性,影响肾小管重吸收水的正常功能,导致夜尿增多。

四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了气道阻力,导致血管缺氧,从而引起血管收缩,ANP分泌增多,进而夜尿增多。


缓解频繁起夜,教你5个不花钱的办法

夜尿增多,既要频繁起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睡眠质量差的人来说,就更容易影响休息了。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缓解频繁起夜的情况呢?教你几个不花钱的方法。

如果是生理性夜尿增多,睡前就不要饮用过多的水、饮料,或者食用过多的利尿食物。同时,还要少吃盐,避免摄入过多太咸的食物,以免睡前增加饮水量,需要频繁起夜。

如果是病理性夜尿增多,就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减少夜尿次数。空闲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做提肛运动,具体的做法为:

在床上采取跪姿,胸部紧贴床面,向上抬高臀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3秒,再呼气放松,可以有效提高膀胱的控制力。

此外,中医认为,多吃芝麻、粟米、豇豆、鲈鱼等食物,可以补肾壮阳,有利于缓解夜尿增多的症状。

总之,要注意,夜尿增多不单纯是排尿习惯的改变,也有可能是疾病的征兆,需要提高警惕。

如果发现自己近段时间起夜频繁,在排除了睡前饮水多、精神过于紧张等因素之外,可以去医院及时检查,排查病因,以免拖延病情。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3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5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59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69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82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13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2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