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以“沉默杀手”具象化肝癌隐匿性,“亚洲癌王”点明中国方案对全球防治的普适价值

2025-05-10 09:391860bianji

中国作为全球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现存患者数量占全球45%,每年新增病例近40万。然而,这一严峻现实背后更令人揪心的是:约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手术切除机会,5年生存率仅14.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面对这一困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上提出,破解肝癌防治难题的核心在于“早筛早诊”与“个性化精准治疗”双轮驱动,而中国方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持续迭代,正为全球肝癌治疗提供新范式。

早筛早诊: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

中国肝癌的病因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暴露及饮水饮食因素是主要诱因。樊嘉院士指出,传统筛查手段(如甲胎蛋白检测、肝脏超声)虽成本低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仅约60%,导致40%的肝癌患者难以早期发现。
近年来,新型筛查技术取得突破:微小核糖核酸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80%,尤其对甲胎蛋白阴性患者仍可实现80%以上的预警能力,且能提前半年至一年半发出肿瘤预警信号。结合肝脏B超检查,诊断率可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通过该技术联合筛查,早期肝癌(肿瘤直径<3厘米)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为推动早筛普及,樊嘉院士领衔的“绿丝带肝癌早筛早诊计划”已在上海启动,通过社区筛查、新技术验证和大众科普,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肝癌防控体系。

精准治疗: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

肝癌的高度异质性(无统一基因突变模式)导致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根治。樊嘉院士强调,中国肝癌患者与欧美患者在病因、病理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需基于中国数据制定治疗方案。

  1. 多学科整合治疗(MDT):针对中晚期患者,通过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等手段,将不可切除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状态。例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可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

  2. 新型疗法突破:

    • 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武汉协和医院引入的这一技术,通过微创介入将放射性微球精准注入肿瘤,实现“自内而外”的精准打击。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肿瘤缩小、余肝体积增大,降低复发风险,为不可手术患者提供转化治疗可能。

    • 免疫联合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靶向药物联用,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3. 中国方案CNLC分期:针对中国肝癌患者特点,诊疗指南提出七期分期体系,为不同阶段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路径。例如,对于潜在可切除肿瘤,优先采用转化治疗;对于终末期患者,则侧重姑息治疗与症状管理。

未来展望:从“中国经验”到“全球贡献”

樊嘉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已推动中国肝癌诊疗指南四次更新,并被国际权威期刊广泛引用。随着钇90治疗、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普及,以及“绿丝带计划”在全国推广,中国有望在肝癌早筛早诊领域建立“上海模式”,并向全球输出可复制的防控经验。
正如樊嘉院士所言:“肝癌治疗需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希望。”在这场与肝癌的持久战中,中国医学界正以精准化、个性化为利刃,改写肝癌患者的命运轨迹。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支原体肺炎医药指南:7大要点破解“行走的肺炎”
支原体肺炎需根据年龄/耐药性精准用药,重症识别是降低死亡率关键。随着奥马环素等新药普及,耐药难题正被逐步破解。

0评论2025-08-0235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3

未婚女性的育儿补贴指南:3600元如何打破城乡生育困境?
3600元育儿补贴为未婚女性提供了基础支持,但城乡差异凸显政策局限性——对农村是“生存助力”,对城市则是“象征性补偿”。未来需配套托育服务与反歧视立法,才能真正破除生育壁垒149。

0评论2025-08-0238

育儿补贴时代来临!每年3600元背后的生育革命与健康产业新机遇
当纸尿裤价格持续上涨、早教班费用动辄过万的今天,这每月300元的补贴承载着国家对低生育率危机的应对,也折射出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社会化共担之路。

0评论2025-08-0236

中药材炮制:决定药效的 “关键一步” 与传承挑战
中药材炮制是中药的 “灵魂工艺”,其传承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医药的疗效与生命力。只有让传统技艺在标准化、现代化中找到平衡点,才能既守住中药的 “根”,又让这门古老智慧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未来,随着质量标准的完善和人才梯队的建立,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将更加安全有效,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0评论2025-07-3137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职场亚健康:无声杀手?医药专家5招支招,助你重焕活力!
职场健康非小事,亚健康状态正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积极运用科学医药策略,结合健康生活方式,你完全有能力逆转亚健康,重获充沛精力与高效状态,在职场中持续闪耀。

0评论2025-07-3135

医院制剂:小众药品的生存价值与发展困境
医院制剂虽小众,却是医疗体系中 “以人为本” 的重要体现。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扶持与模式创新,让这些 “定制药” 既能填补市场空白,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满足患者的多元化用药需求。未来,随着医药协同体系的完善,医院制剂有望从 “院内自用” 走向 “规范共享”,成为药品供应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力量。

0评论2025-07-2944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儿童用药剂量:精准化背后的医药挑战与改进方向
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化,是医药领域 “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剂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管理的完善,未来有望实现从 “估算” 到 “精准计算” 的转变,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这不仅需要医药行业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共同守护儿童的用药安全。

0评论2025-07-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