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以“沉默杀手”具象化肝癌隐匿性,“亚洲癌王”点明中国方案对全球防治的普适价值

2025-05-10 09:39420bianji

中国作为全球肝癌负担最重的国家,现存患者数量占全球45%,每年新增病例近40万。然而,这一严峻现实背后更令人揪心的是:约70%—80%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失手术切除机会,5年生存率仅14.1%,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面对这一困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在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上提出,破解肝癌防治难题的核心在于“早筛早诊”与“个性化精准治疗”双轮驱动,而中国方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的持续迭代,正为全球肝癌治疗提供新范式。

早筛早诊: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防御”

中国肝癌的病因与西方存在显著差异: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暴露及饮水饮食因素是主要诱因。樊嘉院士指出,传统筛查手段(如甲胎蛋白检测、肝脏超声)虽成本低廉,但敏感性和特异性仅约60%,导致40%的肝癌患者难以早期发现。
近年来,新型筛查技术取得突破:微小核糖核酸诊断试剂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80%,尤其对甲胎蛋白阴性患者仍可实现80%以上的预警能力,且能提前半年至一年半发出肿瘤预警信号。结合肝脏B超检查,诊断率可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通过该技术联合筛查,早期肝癌(肿瘤直径<3厘米)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为推动早筛普及,樊嘉院士领衔的“绿丝带肝癌早筛早诊计划”已在上海启动,通过社区筛查、新技术验证和大众科普,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肝癌防控体系。

精准治疗: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

肝癌的高度异质性(无统一基因突变模式)导致传统治疗手段难以根治。樊嘉院士强调,中国肝癌患者与欧美患者在病因、病理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需基于中国数据制定治疗方案。

  1. 多学科整合治疗(MDT):针对中晚期患者,通过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等手段,将不可切除肿瘤转化为可切除状态。例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靶向药物(如仑伐替尼)可使部分患者肿瘤缩小,从而获得手术机会。

  2. 新型疗法突破:

    • 钇90树脂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武汉协和医院引入的这一技术,通过微创介入将放射性微球精准注入肿瘤,实现“自内而外”的精准打击。临床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肿瘤缩小、余肝体积增大,降低复发风险,为不可手术患者提供转化治疗可能。

    • 免疫联合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卡瑞利珠单抗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靶向药物联用,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3. 中国方案CNLC分期:针对中国肝癌患者特点,诊疗指南提出七期分期体系,为不同阶段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路径。例如,对于潜在可切除肿瘤,优先采用转化治疗;对于终末期患者,则侧重姑息治疗与症状管理。

未来展望:从“中国经验”到“全球贡献”

樊嘉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已推动中国肝癌诊疗指南四次更新,并被国际权威期刊广泛引用。随着钇90治疗、液体活检等新技术的普及,以及“绿丝带计划”在全国推广,中国有望在肝癌早筛早诊领域建立“上海模式”,并向全球输出可复制的防控经验。
正如樊嘉院士所言:“肝癌治疗需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与技术创新,才能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希望。”在这场与肝癌的持久战中,中国医学界正以精准化、个性化为利刃,改写肝癌患者的命运轨迹。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心梗预警信号全解析:自救黄金法则+他人急救5步指南,关键时刻能救命!
心梗防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期识别症状可让治疗窗口前移,科学自救与急救能将死亡率降低50%以上。建议家庭配备急救包(含硝酸甘油、阿司匹林、AED训练机),社区定期开展CPR培训。记住:“黄金120分钟”不仅是医学概念,更是每个普通人可掌握的生命密码!

0评论2025-05-1044

致命“食人菌”日本暴发!国内输入风险陡增,跨境防护刻不容缓
“食人菌”的跨国威胁,不仅是对公共卫生体系的考验,更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唯有通过国际合作、科学防控与全民参与,方能在这场与细菌的“生死时速”中,守护每一个生命的尊严。

0评论2025-05-1044

跑后拉伸全攻略:5组黄金动作+3大误区避坑,解锁“无痛”跑者进阶密码
真正的跑者,不仅懂得如何跑得更快,更知道如何“善后”。跑后拉伸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对身体的长期投资。从今天起,将拉伸融入跑步流程,用5分钟换取第二天的“无痛”奔跑、用30天收获更柔韧的肌肉、用1年重塑更健康的运动人生。记住:跑后的每一次拉伸,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温柔承诺。

0评论2025-05-0947

2025广州医药大会全景洞察:政策破局、技术突围与产业新范式
医保协同:广东省将“治未病”服务纳入医保,针灸、推拿等项目报销比例提高至80%,推动健康管理关口前移。

0评论2025-05-0966

破译孩子“心灵密码”:早期识别心理困境的4大信号与科学治愈的3步路径
孩子的心理困境,是家庭系统发出的“集体求救信号”。它既非“脆弱”的标签,亦非“家丑”的象征,而是需要科学应对的健康挑战。通过“早发现-精准治-长效护”的三级防御体系,家长可以成为孩子心灵的“第一守护人”。记住:真正的爱,是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痛苦,并愿意与TA一起穿越风暴。

0评论2025-05-0952

挂号指南:如何精准选对医院“宝藏医生”,4+4法则助你甄别优质专家
选对医生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通过“4+4”法则,患者既能避免被华而不实的头衔迷惑,又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宝藏医生”。记住:医疗的本质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理性甄别与主动沟通,才能让每一次挂号都物超所值

0评论2025-05-0946

岭南医药网赋能医疗机构与医保药店的数字化转型
岭南医药网外配处方流转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市场分析 ——赋能医疗机构与医保药店的数字化转型

0评论2025-05-0921

34岁女子拔错智齿后坠亡:96小时维权崩塌链与医疗信任危机
吴芳芳之死,暴露出医疗体系在技术规范、伦理底线、制度设计上的系统性漏洞。一颗错拔的智齿,折射出的是患者对医疗安全的深切焦虑,对维权无门的绝望控诉。唯有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医疗失职,以“制度刚性”保障患者权益,以“人文关怀”修复医患信任,方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0评论2025-05-0869

全国猩红热病例激增,科学防控指南:解析传播链与精准预防策略
猩红热防控需以“科学认知-精准干预-长期管理”为原则,通过三级防控体系实现病例数下降50%以上。家长需警惕“发热+咽痛+皮疹”三联征,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医疗机构应建立“1小时检测-4小时报告-24小时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唯有全社会协同构建“生物安全-环境安全-行为安全”立体防线,方能遏制猩红热传播,守护儿童健康。

0评论2025-05-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