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首页 > 癌症 > 癌症常识 > 正文 体内有癌,早上知道!晨起4个表现,是癌来临的信号!太多人以为

2024-07-15 18:21575039健康网https://cancer.39.net/a/240401

前段时间,小九看到一则新闻称:

病理学家对大量尸体进行解剖后发现,几乎每个人的体内都能检出癌细胞,而这些人的死亡原因各不相同。

只不过大部分人体内的癌细胞数量很少,还没有形成癌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放大后才能看见,这种现象在临床上称之为微小癌、一点癌。

更不可思议的是,甚至在不到1岁的幼儿胃内也会发现癌细胞的存在

为什么癌细胞会如此普遍?连1岁的婴幼儿体内也有?

一、癌症来自哪里?为啥会突然得癌症?

一直以来,癌症被认为是人类的"头号杀手"。很多人会问,人为什么会得癌症?癌症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

其实,绝大部分的癌症是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正常细胞,也就是说人人都有癌细胞。当正常细胞异常增生后,就演变成了我们所说的癌细胞,它是一群恶性异常细胞团。

但对于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人来说,一般无需过多担心,在细胞要出现恶变时可及时发现并将其清除,不会影响健康。

如果是以下两种情况的话,癌细胞在体内则可能会逐渐壮大,也就是所谓的“内忧外患”。

“内忧”是指长期生活习惯不良、心理状态较差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细胞的恶变,以至于让其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了癌症;

“外患”则是癌细胞变强了,它们演变成可以躲避免疫系统打击的形态,在体内不断生长、繁殖,最终演变成癌症。

看到这里,很多人觉得十分可怕,担心自己突然患癌。

其实癌症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它从生长再到可以查出来,中间需要经历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时间。之所以会有突然患癌的错觉,是大家把查出来的时间当成了得癌症的那一刻,这是不科学的认知。

二 、不易患癌的人,大多有6个共同点

《癌症(Cancer)》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癌症的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之间有很大关系。拥有这8个习惯的人不容易得癌,尤其是可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的发生风险。即便是没有全部做到,也能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小九将8个习惯整理成了6点,这6点值得所有人学习。

1、多吃“抗炎食物”,少吃“促炎食物”

促炎食物包括有高糖、高碳水、高盐以及反式脂肪酸,这些食物会促进体内炎症分子表达,让身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下,对促进癌症发生有很大作用。

日常要注意多吃新鲜的果蔬、鱼/坚果/乳制品/蛋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可适当吃肉,这些食物可帮助身体补充营养,还能一定程度的抗炎,减少癌症发生的几率。

2、规律运动,控制体重

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抗病能力以及预防疾病均有好处,还能避免肥胖。要知道,肥胖与多种疾病和癌症的发生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3、作息规律,不要熬夜

良好的作息可以让身体获得充足的休息,各脏器功能也能更好地恢复,有助于让身体素质提高,对预防癌症有好处。建议每日都要早睡早起,保证有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4、限制饮酒,戒掉香烟

烟酒都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长期吸烟饮酒会导致患癌风险显著增加。《柳叶刀》杂志发布的研究直接指出,世界范围内约有44.4%的癌症发生可归因于烟草和酒精。想要预防癌症发生,一定要尽早戒掉烟酒。

5、心胸豁达,拒绝消极

研究发现,乐观积极的心态可以让人释放压力,当心理负担减轻后,可以让内分泌系统稳定、免疫功能加强,更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生率。

6、坚持母乳喂养

有研究发现,女性坚持母乳喂养对预防乳腺癌有好处。且可以预防儿童超重、肥胖,对母亲和婴幼儿健康均有益处。

三、“癌症信号”藏在晨起时,警惕4种异常!

癌症早期的症状一般不明显,但也并非无迹可寻,日常可通过观察身体表现来抓住癌症的“马脚”。一旦发现身体有这几个症状,要及时就医。

1、头痛、呕吐

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多会在清晨4~5点出现,患者多会在熟睡中被痛醒,疼痛会间歇性出现、时轻时重,在起床后可缓解。

随着病程发展,疼痛感会越来越强烈,持续时间也会延长。在疼痛感剧烈时,还会有喷射性的呕吐出现,也更多会出现在晨起时,呕吐后疼痛会明显缓解,这是由于颅内压增加所致。

2、全身乏力

早上睡不醒,且睡眠充足的情况下依旧觉得全身乏力、昏昏沉沉,这很可能是胰岛细胞瘤所致。身体还同时会有腹痛、腹泻以及腹胀等异常症状,这是因为肿瘤导致激素分泌异常所致。

3、咳嗽加剧,或痰中带血

咳嗽在无缘由的情况下突然加剧了,且咳嗽出的痰液伴有血丝,需要高度警惕是肺癌所致。

4、尿液异常

在没有明确诱因的前提下,尿液颜色异常发黄发棕,或是为浓茶色,且身体也有明显的变黄表现,很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所致。

癌症的发生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们在日常要多关注身体表现,一旦有发现异常要及时引起警惕就医检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37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47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55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68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6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66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58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135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721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