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头痛是内脏发生警告:头痛伴随这六种症状,分别说明了什么?

2024-07-02 14:371395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30421/10

这两天,后台收到粉丝“娟娟”投稿信:

“我叫娟娟,25岁了,最近一段时间工作比较忙,然后时不时地就感觉头特别疼,而且肩颈也很僵硬,经常听到吱吱响,我有点担心,是不是哪里出毛病了。”

头痛虽多见,但是导致它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具体都有哪些?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给大家来说一说。

头痛千百种,你是哪一种?

头痛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主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原发性的很难归咎于某一确切病因,比如常见的有:

1、偏头痛

偏头痛最为多见,原因暂时不是很清晰,可能与遗传、代谢、内分泌、饮食、精神因素等有关,发病后大多数患者可表现为单侧头部的同一部位出现反复剧烈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在光、声刺激下,痛感可加剧


2、紧张性头痛

如果长期处于焦虑、精神紧张状态下,便会导致头颈部肌肉持久收缩,从而引发头痛。发病后,患者可明显感到头部的紧束、受压或钝痛感,可伴有颈肩僵硬等症状。

像娟娟的情况就不排除是这种问题引发,但具体的还需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诊。继发性可涉及多种病变,比较常见有的:

缘于头部创伤的急性头痛

也就是在头部因外部力量受到损伤,如物体与头部之间的撞击、异物刺入头部等,3个月之内便出现新的头痛,患者可因此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步态或姿势不稳等不适,严重的还可出现昏迷。

窦性头痛

如因过敏反应、肿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鼻窦发炎时,也会导致局部肿胀、粘液增加,鼻窦内呈负压状态,从而引起头痛,多伴有流鼻涕、耳朵胀满感、发烧等不适。

可见,导致头痛的原因有很多,如果长时间出现头痛,建议及时就医,找出具体的原因,再针对性治疗,这样才能尽快解决头痛的问题。

头痛伴有这6种症状很危险,千万别小看!

有时候,头痛是某些疾病发出的一种信号,尤其是反复头痛,且伴有其它不适症状时,要高度警惕。

1、晨起头痛,伴呕吐

如果经常早上起来的时候感觉到头疼,尤其是伴有眩晕、呕吐的情况,要当心脑瘤,主要因颅内肿瘤占位引发



2、突发剧烈头痛,伴呕吐

如果突然出现头痛,尤其是在进行剧烈活动后出现,要警惕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脑血管病,特别是老年人。

3、头痛伴有面部麻木、口眼歪斜

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脑瘤、脑出血等疾病引起的神经失调造成的。

4、头痛伴有视力障碍

如果在头痛的时候,且有一次性的黑影,要当心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如果是持续性头痛,且有重影的情况,要警惕脑瘤;如果头痛的同时伴有偏盲、视野有暗点,有可能是偏头痛。

5、持续性头痛伴有晕眩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血液粘稠度变高,导致血液流动的速度变慢,进而影响脑部供血,使脑部供血不足引发。

6、头痛伴精神症状

如果头痛的时候,伴有精神异常,如哭笑不得、冷漠、兴奋等,要警惕病毒性脑炎、额叶肿瘤,及时就医诊治。

提醒:当头痛的同时还伴有其它不适,很多时候是因为疾病引发,此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头痛患者注意:日常要做好这3件事

头疼让人备受折磨,那平时生活中应该如何有效防治头疼呢?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主任医师·张祥给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尽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缺睡引发或加重头疼;同时积极参加锻炼,可以多做做伸展运动,如尽力仰头、耸肩等,拉伸颈肩肌肉有助缓解肌肉紧张,减轻头痛。

其次,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刺激、辛辣等可诱发或加重头疼的食物;酒精饮料更要少接触,这是加剧偏头痛发作的一大诱因。

如果出现头痛,不要紧张,对于轻微的头痛可以试试深呼吸与冥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或者可借助场景或者图像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接受进一步医疗检查,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总结:慢性偏头痛的缠绵不愈,对人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可产生巨大影响,所以要及时找出原因,对症治疗,这样才能早日摆脱头疼的折磨。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31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40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46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54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57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6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56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127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715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