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女子每天放屁10次,确诊直肠癌!2种臭屁或是身体“警报”

2024-02-23 10:52619039健康网http://cancer.39.net/a/230324/

高女士已经连续放屁一个多月了,每天至少放10—20次,而且还有很大的异味。自己一个人独处还好,有时候在公共场合,不好意思,只能憋着,憋得难受,肚子咕噜噜非常不舒服。

起初高女士以为自己是“湿热”,没有在意,每天煮点祛湿茶喝。但3月初,感觉到自己排气增多,不论白天晚上,都会突然排气,全天少则十几次,多则二三十次,且每次排气量多很多,还有浓重的臭味。同时高女士察觉自己排便也有异样,便后偶尔有血迹。

4月中旬,高女士抽出时间去胃肠科检查,通过触诊医生发现高女士腹内有异样,建议她赶紧做个肠镜、CT检查。怎知,检查结果下来,直肠上竟然有一颗肿瘤。

所幸,肿瘤不大,且发现较早,虽然被诊断为恶性,通过无创切割,肿瘤切除干净,无需后续化疗,高女士也康复出院了。

老话常说“肝不好屁多、肺不好汗多、肾不好尿多”,屁多到底是肝有问题还是肠有问题?

一、经常放屁,到底是肝有问题还是肠有问题?

放屁是非常日常的事情,但从健康角度来说,屁有时候也可能是疾病“信号”。

正常来讲,人每天大约会放24个有声的屁,以及十多个无声的屁。这些屁大部分源自于食物消化的副产物,就是我们食物在消化过程产下的气体,还有一部分屁,是我们无意识吞咽空气形成的,一般放出来没有啥味道,但由于“气量”较大,放出来时会“砰”声很大。

几个屁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如果屁的次数变多了,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非疾病因素

放屁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联,比如吃多了产气的食物,平时吃饭速度过快,经常狼吞虎咽,就会导致大量气体随着口腔进入食道,气在肠胃中会影响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就会导致放屁增多。

另外,久坐不动也会影响胃肠道消化功能,大量食物残渣长时间在肠道堆积,产出腐化气体,也会影响放屁次数。

 

2、疾病因素

①肠胃功能失调

放屁次数也是胃肠功能的反馈,当大量食物残渣进入胃肠无法消化吸收,身体就会产生大量难闻气体,不光导致放屁增多,气体还会异常难闻。

②肝脏问题

部分肝病患者也伴有放屁症状,这可能是患者出现了消化道问题引起的食欲下降、腹胀腹痛、排气不畅等。

二、身体出现这些屁,要引起重视

屁味难闻一部分原因与食物有关,但若是出现与以往不同的两种味道,就要考虑下是否疾病找上门了。

1、臭鸡蛋味

一般情况下,食物会在小肠被消化吸收,但如果摄入过多,小肠分解受到限制,就会进入大肠,引起菌群失衡,还会被转化成胺类物质,这种物质会产生类似于臭鸡蛋的味道,代表着消化不良。

 

2、腥臭味

消化道有出血、破溃现象,与食物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类似死鱼死虾的腥臭味。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因为消化道出血很可能发生严重感染,必须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当某段时间频繁出现上述两种奇怪的屁味,还伴有排便困难、腹胀腹痛、便血、腹泻等,就要高度怀疑是否由肠道肿瘤引起。

三、为了避免社死,有些屁建议憋住

一般情况下,小艾不建议大家憋屁——屁说白了就是身体不要的“废气”,若忍住不放,一部分屁就会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对于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造成头晕表现,其他人群则可能因为气体乱窜,引起腹胀、腹痛等。

但是有些时候还是忍一忍比较好:

1、拉肚子的时候

有一句话叫做,永远不要相信拉肚子时任何一个屁,因为腹泻时,你的屁股可能分不清到底是屁还是屎。

 

正常情况下,有屎或屁降临时,肛门直肠壁的感受器会把信号传给大脑,让中枢神经来区分是屁还是屎,从而让大脑发布信号,命令肛门进行处理。但在拉肚子的情况下,肠道黏膜、肛周肌肉处于充血状态,导致肛门肌肉收缩力下降,再加上肠腔内液体较多,很难让约括肌收放自如,一旦放屁时气体冲破一条小缝隙,都可能让屎意决堤。

2、激光手术中

日本就有一则案例,某30岁女性因在激光手术过程中放屁,引起火灾,导致腰部、腿部大面积烧伤。别小看,一个屁里面含有成分多达400多种,其中氢、甲烷、硫化氢等成分都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即可燃烧,这也是激光手术引起火灾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屁事”有什么好关注的,但放多少屁,放什么样的屁,都能看出健康状况,所以当发现持续一段时间“屁事”与往常不同,最好到医院排查一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34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32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44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41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53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51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115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705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464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