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天走多少步才不会伤害膝关节?医生提醒:这个步数比较合适

2023-07-21 17:24860039健康网http://gk.39.net/a/230203/8649

天气再寒冷,在大街上却总是能看到一些女孩子光着腿,一副不怕冷的模样,每当长辈看到这种场景,总会唠叨“别以为年纪轻轻,不要温度爱风度,等你老了关节痛了就知道哭了……”。

事实上,长辈的话是纯粹吓唬人的,还是真的有科学依据呢?

哪些行为习惯会磨损关节?

我们的关节和身体一样,都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而平时一些生活习惯,又会加速关节磨损的过程。

高强度的运动。很多人喜欢在健身房锻炼,可一些像深蹲、负重下蹲的运动非常损伤膝关节。除此之外,不正确的跑步姿势也会给膝盖带来损伤。

超重后仍不减肥。肥胖的人体重较重,膝盖所承受的重量也就更多,长此以往就会对膝关节造成磨损。

喜爱穿高跟鞋。在我们穿高跟鞋的时候,肌肉难以维持身体的稳定,就需要通过髋关节和膝关节来代偿受力,长期穿高跟鞋会极大地增加膝关节压力,导致磨损的发生。



日常如何保护关节?

有人说,跑步伤膝盖,那走路总不会损害膝关节了吧?其实,要保护膝关节健康,一天走路的步数也是有讲究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荣凯建议,健康人群一天走一万步左右比较合适。[1]对于本身就有腿部基础疾病的人群,则应少于这个标准

日常中还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来保护关节。

注意关节的保暖。秋冬季节不要为了追求好看,就光着腿穿裙子。尽量穿厚的裤子,回家后可以用热水袋、热毛巾等热敷关节部位。夏天避免空调和风扇直接对着关节吹风。

适当锻炼。虽然过度锻炼会损伤膝关节,但适度的运动能够改善关节附近的血液循环,还能控制体重,减轻膝盖的负担。对于本身就有关节风湿等疾病的人群,适当的锻炼也能缓解疼痛。

减轻关节负荷。对受累的关节,如膝关节要加以适当的保护,降低关节的负荷,少穿高跟鞋。长时间步行或跑步后注意及时放松关节。

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取。关节的健康需要靠充足的蛋白质类维护,饮食上要注意摄取优质蛋白及各种营养物质的均衡。此外,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吃多了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影响关节健康。



得了骨关节炎,一定要换关节?

一旦患上关节炎,患者就会饱受疼痛的折磨,这种疾病非常难以根治,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首先是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服用或注射止痛和消炎类药物,降低患者的痛感,缓解发炎症状,适用于症状较轻,以疼痛为主,且本身没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

其次是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已经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行走,就要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关节镜清理术,即取出引起关节运动障碍的骨碎片;

胫骨高位截骨术,将胫骨高位截骨,能够纠正发力错误的关节;[2]

人工关节置换术,这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也就是将病变的关节取出,再将健康的关节替换回去。

人工关节置换术适合关节炎晚期,关节遭到严重破坏,无法行走,只能卧床,甚至面临截肢风险的患者。替换上新的关节后,患者能够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



骨关节炎要看什么科?

骨关节炎虽然名字里有个“骨”字,但是却不应该到骨外科就诊。治疗骨关节炎应该先去看风湿免疫科,如果发展到不得不进行骨关节置换手术了,才需要去看骨外科。

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看治疗时机,越早发现,疗效越好。其次是用药,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使用止痛药和消炎药之前要进行全面的评估。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先进行药物治疗,如继续恶化,再考虑手术。


补充阅读:3招自测关节炎

关节是一个很脆弱的器官,平时偶尔走路走多了,或者被风吹着了,都会感到不适。但出现什么症状可以判断自己得了关节炎呢?

首先,看关节部位有没有红肿,急性关节炎会出现膝盖红肿的现象。其次,感受关节皮肤是否有发热。一般来说,关节的温度是比周围部位低的,但如果关节自己在发热,说明可能有炎症。

最后,也是最主要的表现,看关节是否产生疼痛,如果关节持续几天都感到疼痛,则可能是关节炎。


一听到关节疼痛,可能很多人会脱口而出:“关节炎啊?”关节和人体的各种器官一样,会受到日常使用的磨损,也会随年龄增长而衰老。

但是平时注意保护的话,可以延缓这一过程。如果不幸患了关节炎,也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35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63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64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135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700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738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24

2025医药革命:从“治愈疾病”到“重塑生命”的临界跃迁
2024年,医药行业正站在“奇点”之上。这场革命或许不会让人类“永生”,但它一定会让生命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0评论2025-06-20461

维生素D:人体健康的“阳光密码”
维生素D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人体健康的多扇大门。我们应该重视维生素D的摄入,通过合理的方式补充它,让这位“阳光密码”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0评论2025-06-18114

近期医药热点速览:涵盖反垄断执法、创新成果与行业监管新态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

0评论2025-06-1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