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所有的放射科检查都有辐射?一文解答疑惑!

2023-07-12 09:451327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一提到放射科检查,人们大脑中就会浮现辐射。众多人已经了解到辐射对身体带来的伤害,如诱导基因突变、引发癌症等。不过,不是每一种放射科检查均有辐射,还需正确认知,不要盲目拒绝。

是不是每一种放射科检查均有辐射?

答案是否定的。放射科由三个部分所组成,一种是数字化拍片机器,即DR;一种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即CT;一种是磁共振成像,即MRI。其中,DR和CT有一定的辐射,但MRI无任何辐射。在我们生活中充斥着众多辐射,时时刻刻受到自然界辐射,不谈剂量而直接说毒性并不科学严谨。目前,我国辐射防护基本剂量是每年应低于50单位。医疗辐射对身体的辐射量极少,引发疾病或基因突变的风险低,如拍一次X光胸片辐射剂量为0.02单位。另外,检查前需严格按照医嘱穿上铅衣或铅裙等来做好防护,能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如何选择影像学检查?

1、呼吸系统

排除肺部早期肿瘤或是发现异常时需进一步确诊,这种情况下应选择CT。常规体检中X线胸片对筛查肺癌早期意义较小,一般选择低剂量螺旋CT筛查。

2、头颈部

甲状腺应选择超声、超声引导下穿刺,若需了解是否出现肿瘤侵犯或转移,还需做CT和磁共振。颈部应首选CT或磁共振。中耳乳突首选CT检查;内耳应选择磁共振检查,尤其是内耳水成像,能清晰观察到内耳情况。鼻窦炎或鼻窦肿瘤等优先选择CT检查。

3、中枢神经系统

脑出血应优先选择CT,能清晰显示出出血情况,检查速度快。怀疑脑梗时为节约时间通常选择CT检查,但CT敏感性低于磁共振,磁共振检查作用时间长。脑膜炎和脑炎、脊柱病变、脊髓病变、脑肿瘤等均会影响脊髓,这些疾病应选择磁共振检查。

4、骨骼和肌肉系统

关节及脊柱等骨质退变疾病应选择CT或核磁共振;若是关节炎、韧带损伤以及关节肌肉损伤应选择磁共振。若外伤所致骨折或高度怀疑骨折,应优先选择X光线。

温馨提示

不同的影像学检查分别有优点和缺点,该选择哪种检查项目需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包括适合疾病检查、检查难易程度、经济负担、检查时间长短等。某些情况下多种检查需联合,这样才能获得可靠且明确的诊断。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35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61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62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88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653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692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22

2025医药革命:从“治愈疾病”到“重塑生命”的临界跃迁
2024年,医药行业正站在“奇点”之上。这场革命或许不会让人类“永生”,但它一定会让生命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0评论2025-06-20460

维生素D:人体健康的“阳光密码”
维生素D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人体健康的多扇大门。我们应该重视维生素D的摄入,通过合理的方式补充它,让这位“阳光密码”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0评论2025-06-18114

近期医药热点速览:涵盖反垄断执法、创新成果与行业监管新态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

0评论2025-06-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