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口腔黏膜白斑易发生癌变?积极清除高危因素!

2023-07-11 17:229840家庭医生http://care.39.net/a/230409/10

口腔黏膜白斑即生长在口腔黏膜的白色斑块或斑片,根本无法擦掉,这是一种癌前病变,常见于牙龈、舌头、颊黏膜咬合处,一般跟吸烟酗酒、咀嚼槟榔等不良习惯相关。

为什么会出现口腔黏膜白斑?

1、吸烟

吸烟是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多,患口腔黏膜白斑病的风险就越高。

2、刺激性因素

酒精属于刺激性物质,可促进口腔黏膜白斑发生发展。吃太冷或太热的刺激性食物;经常咀嚼槟榔;假牙持续摩擦颊黏膜;咬颊;牙齿位置不正;残根残冠刺伤黏膜,这些因素也是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的主要原因。

3、受到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念珠菌感染往往跟口腔黏膜白斑病伴发,会促进上皮异常增生。

4、全身因素

体内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等脂溶性维生素,易诱发口腔黏膜白斑。

口腔黏膜白斑哪种情况下必须就医?

第一,口腔中长出白色的斑块,难以擦掉;第二,口腔中有多个灰白色或是白色的斑块,同时伴有疼痛;第三,斑块短时间内增大增厚,伴有出血、溃疡和疼痛,还需警惕恶变,这三种情况下必须就医。

口腔黏膜白斑需做哪些检查?

1、自体荧光检查

利用特定仪器对病损部位拍照,看看有没有出现自体荧光缺失,帮助判断病损有没有癌变倾向。

2、脱落细胞检查

在病变区刮取少量组织,经特殊染色且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帮助判断口腔黏膜白斑癌变情况。

3、甲苯胺蓝染色法

把患处皮损擦干,涂抹1%甲苯胺蓝液,20秒后再利用1%的醋酸清洗,深蓝色的着色部位应高度怀疑癌变,取该部位做组织活检。

4、组织病理学检查

医生利用小的旋转刷由病变表面取出细胞,这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不过准确率不是很高。也可以采取切片活检,也就是利用手术切除部分癌变组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帮助诊断白斑,判断病变分型,了解有没有发生恶变。

温馨提示

一般情况下,口腔黏膜白斑合理用药即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维生素A、维生素E和鱼肝油,能维持上皮组织正常功能。若去除刺激因素,保守治疗3~6个星期后还没有好转,还需通过手术方式切除;活检发现出现恶性倾向,同样需手术治疗。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35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61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62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84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649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688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22

2025医药革命:从“治愈疾病”到“重塑生命”的临界跃迁
2024年,医药行业正站在“奇点”之上。这场革命或许不会让人类“永生”,但它一定会让生命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0评论2025-06-20460

维生素D:人体健康的“阳光密码”
维生素D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人体健康的多扇大门。我们应该重视维生素D的摄入,通过合理的方式补充它,让这位“阳光密码”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0评论2025-06-18114

近期医药热点速览:涵盖反垄断执法、创新成果与行业监管新态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

0评论2025-06-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