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简述2种常用的近视矫正术?6类人不适合做!

2023-07-06 15:58744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近视手术技术在我国相当成熟,让众多近视者成功摘镜,有效改善外观。18~40岁正是做近视手术的黄金期,年龄太小视觉发育还未成熟,年龄太大逐渐出现老花。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均适合做近视手术,尤其是以下几类人。

常用的近视矫正手术有哪些?

1、晶体植入术

晶体植入术即在眼睛角膜边缘开微小创口,把合适度数的人工晶体放入眼睛中,如同在眼睛中戴了隐形眼镜一般。

2、激光手术

激光手术是利用准分子激光或是飞秒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目的是改变角膜厚度和曲率半径,有效矫正屈光不正状态,改善散光和近视等问题。

哪些人不适合做近视手术?

1、小于18周岁者

未满18周岁者眼轴或许会继续发展,视力还并不稳定。做近视手术时需根据近视度数来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因为年龄太小,手术后近视度数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随之升高,从而造成二次近视。一般情况下,近视手术的适应症是18~50岁左右,18~45岁者应选择晶体植入手术,18~50岁者应选择激光手术。

2、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此类人易出现角膜溶解,所以不能做切削角膜的手术。

3、圆锥角膜者

角膜太薄,尤其是低于450微米;角磨基质营养不良或是内皮营养不良;反复出现病毒性角膜炎;患有干燥综合征、重度干眼症等均不能做激光手术。

4、眼部活动性病变

角膜或结膜感染、眼内感染时,感染或发炎期间不能做近视手术,以免造成感染扩散。

5、代谢性疾病

患有重度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此类人角膜暴露比较严重,做手术可能会造成角膜病变。

6、瘢痕体质

瘢痕体质者伤口愈合速度相当慢,近视手术后角膜可生成瘢痕,所以不适合做激光手术。

温馨提示

不管是哪种手术均有可能诱发并发症,激光手术也是如此。因为激光手术是在角膜上操作,可改变角膜形态,术后可能会损害角膜组织,造成眼睛发干、疼痛等;也有可能增加患青光眼和白内障风险,所以近视手术前需全面检查且充分评估风险。另外,术后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这样能预防感染和炎症。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35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61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62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69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602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641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22

2025医药革命:从“治愈疾病”到“重塑生命”的临界跃迁
2024年,医药行业正站在“奇点”之上。这场革命或许不会让人类“永生”,但它一定会让生命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0评论2025-06-20460

维生素D:人体健康的“阳光密码”
维生素D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人体健康的多扇大门。我们应该重视维生素D的摄入,通过合理的方式补充它,让这位“阳光密码”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0评论2025-06-18114

近期医药热点速览:涵盖反垄断执法、创新成果与行业监管新态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

0评论2025-06-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