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当你睡觉时,手机放多远才不会伤身?

2023-06-07 10:091087039健康网手机辐射致癌?睡觉时,手机放多远才不伤身?科学研究告诉你答案

中午小齐一家正在吃饭,身为妈妈的张阿姨顺手把客厅的WiFi给关掉了,随后小齐便说:“我正在打游戏呢,怎么就没网了?”

“一起床就开始打游戏,再玩下去手机辐射把癌症都辐射出来了!赶快吃饭!”

这个场景画面相信大家都熟悉,玩手机在长辈眼中是随时会释放出有害辐射的,长辈们还会在群里分享一些关于“手机辐射容易致癌”等新闻,来让年轻人引以为戒,放下手机!那么手机辐射真的会致癌吗?



一、手机辐射致癌,是科学还是谣言?

美国国家毒理学计划,初步研究显示,手机射频辐射确实会导致癌症。在此项研究中,科学家将雄性老鼠暴露在两种无线电频率辐射中,发现相比没有暴露在辐射中的老鼠,这些暴露在无线电频率辐射的老鼠,更容易患上神经胶质瘤和心脏神经鞘瘤的可能性要更加高

然而实验并未在雌性老鼠的身上进行,并且发现那些暴露在手机通常发射的无线电频率下的雄性老鼠,有少数患两种低发病率的肿瘤,分别为脑神经胶纸瘤。

虽然此项研究已经泄露给媒体,但一些没有参与研究的科学家则认为,现在得出手机辐射是否与患癌症有关的定论仍然过早


当人们在使用手机,手机会像发射基站传送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或多或少会被人体吸收,这些电波就是手机辐射。


二、这3种情况下,手机对人体辐射大

通话时

研究表明,长时间通话连续辐射可能会使脑部受到影响,专家建议不易用手机通话时间过长,可以考虑用固定电话和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打电话,那么可以每隔一两分钟左右耳接替交换

一般来说,手机待机时辐射比较小,通话时辐射更大一些,而且手机号已经拨出而尚未接通时,手机的辐射量是待机时的3倍左右,这些辐射较大,可能会改变人体组织,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关机后

关机后射频是不会正常工作,所以射频部分对人体的辐射也会相对减低,但并不等于没有,手机内部有不少重金属配件,对人体同样会造成辐射,只会说相对好一点。


充电边打电话

手机充电时,辐射会增大,打电话对人体的辐射也会变大,生活中我们的手机没电但着急使用,一般做法都是边充边用。

殊不知,这样做法会使人体的辐射增加数倍,甚至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的障碍,引起头痛、失眠、发昏、脱发多梦等情况。并且碰上雷雨天气,还可能遭受雷击造成危险。


降低手机辐射,做好这4件小事

1、屏幕亮度适当调整

屏幕越亮,电磁辐射会越强,越暗则会越小,不过过暗的亮度同样会造成眼睛疲劳,所以可以采用合适眼睛亮度,用过手机之后可以彻底清洗脸部。

尤其是在睡觉前,一定要将脸部彻底清洁干净,如果不洁面就直接睡觉,长期会导致肌肤状态越来越差。


2、接电话尽量不要移动

一些人喜欢接电话时不自觉频繁走动,却不知频繁移动会造成接受信号强弱起伏,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短时间高功率发射,所以在接电话或者打电话时,尽量不要频繁移动。

3、使用耳机接电话

使用耳机接电话,能有效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所配备的专用耳机,可以实现远距离使用,同样还能减少手机辐射,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4、存放位置

手机不用的时候,最好放在包里,如果一定要放口袋应该屏幕朝内,电板朝外女人最好放在右边口袋或者pp口袋,因为左边口袋比较接近子宫,所以尽量不要靠近左边口袋,,男生建议放pp口袋最好。

5.不要把手机放床头或枕头下

除此之外,很多人在睡前玩完手机之后,都喜欢性地将手机放置在枕头下或者是床头边,实际上手机辐射依旧存在。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手机放置在离你的床1.5米左右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辐射带来的危害。



一说到“辐射”大家是不是都害怕了?那么wifi跟辐射有没有关系,睡觉是否要关wifi呢?实际上无线跟辐射是没有关系的,从路由器产生的辐射叫做非电离辐射,发射的辐射剂量对人体几乎没有任何伤害。

wifi信号在人头部值仅有0.0057W/kg,没有超过人体辐射的安全暴露1.6W/kg,因此对人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大家不用担心。睡前少玩手机,这样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睡眠。

晚上上床睡觉玩一会手机,已经成了现代人的习惯,但长期缺乏睡眠,影响生物钟,除了导致浑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外,被辐射危害健康才是大事,这种坏习惯还是要及时改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34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61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60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64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545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584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20

2025医药革命:从“治愈疾病”到“重塑生命”的临界跃迁
2024年,医药行业正站在“奇点”之上。这场革命或许不会让人类“永生”,但它一定会让生命更有温度、更有希望。

0评论2025-06-20459

维生素D:人体健康的“阳光密码”
维生素D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人体健康的多扇大门。我们应该重视维生素D的摄入,通过合理的方式补充它,让这位“阳光密码”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0评论2025-06-18114

近期医药热点速览:涵盖反垄断执法、创新成果与行业监管新态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持续加大医药领域反垄断执法力度。

0评论2025-06-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