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你们扎堆“伤春”,可能是得了病

2023-04-26 18:101201039健康网http://news.39.net/shx/230407/

花团锦簇的春天,与寒冷灰暗的冬天,哪一个更让你感到绝望?

或许你认为冬天的基调是荒凉、萧条的,但从数据来看,生机勃勃的春天,更有可能与死亡产生联系。

01

春天,是自杀率最高的季节

从我国古人的诗句中,我们能感觉到:春天,确实是一个凄凄惨惨戚戚的季节。

如白居易的《伤春词》:“深浅檐花千万枝,碧纱窗外啭黄鹂。残妆含泪下帘坐,尽日伤春春不知。”热闹的春季,反将内心的孤苦悲凉衬托得更加淋漓尽致。



◎ 站酷海洛PLUS

还有纳兰容若的《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寥寥数语,写出了春天里漂泊恍惚的恹恹病人,对妻子的刻骨思念。

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的心境发生障碍,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SAD),一般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的症状始于秋冬,并随着春季的到来而改善。而我国古人扎堆“伤春”的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患上了“反向季节性情感障碍(Reverse SAD)”。

1987年,精神病学家Thomas A. Wehr和同事们在APA会议上首次区分了季节性情感障碍与反向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区别。Wehr发现,与冬季抑郁人群相比,反向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除了焦虑、抑郁、疲劳、活动减少和功能下降外,还会有情绪激动、食欲不振、睡眠减少等表现。



◎ 站酷海洛PLUS

对于反向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而言,春日发腻的空气令人感到无力,温暖的阳光则像刀子划破肌肤一样让人痛苦。

但比反向季节性情感障碍更可怕的事实是:在冬季中接受药物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在春天可能会恢复“动身去自杀”的能量。

2020年,一项发布于Epidemiology and Psychiatric Sciences(《流行病学和精神病学》)上的研究显示,在全球大多数国家,自杀人数在春季达到峰值,在冬季降至低谷。该研究分析了全球12个国家354个社区从1986年至2016年间的自杀数据,发现春季竟然是自杀率最高的季节。



◎ 各国家自杀发生季节数据图。/ 图片来源见参考资料[1]

02

草长莺飞的春天,为何会危机四伏?

我们为什么会在春天难过?

针对这个问题,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1.社交

依稀记得小时候有一篇课文,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一位盲人在街边乞讨,他的身旁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但并没有人给他钱。

后来,一位诗人经过盲人身边,沉吟一下,在木牌上加了几个字,变成:“春天到了,而我什么也看不见”,向盲人乞丐伸出援手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这则故事让人动容,在美轮美奂的春色下,盲人的世界却一片漆黑,这对抑郁症患者而言,是一样的。



◎ 站酷海洛PLUS

三四月的天,周围的人无不春风满面,在盎然的春意下卿卿我我,而孤独的人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与环境格格不入,这样的反衬会让他们感到失落,甚至绝望。

就像法国社会学家émile Durkheim认为:大多数自杀发生在春天,是因为一切都开始清醒,活动恢复、关系涌现、交流增加。换言之,是人类互动的密度或者是社交,导致了春季更高的自杀发生率。

2.炎症

一入春季,花粉、螨虫、柳絮来了,鼻炎患者的苦日子也跟着来了。鼻腔里的鼻涕停不下来,时刻备着纸巾,嗅觉明显下降,吃东西没有食欲,头痛、鼻塞、呼吸不畅等症状接踵而至……

面对这种情况,人哪有不抑郁的?有研究显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与多种炎症疾病有关,如过敏性鼻炎。如2019年意大利有学者发现,11.9%的鼻炎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而没有患鼻炎的人群中仅有5.1%的抑郁症患者。同在2019年,美国一项包括了4320名人群样本的研究显示,鼻炎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比非鼻炎患者高42%。



◎ 站酷海洛PLUS

有研究解释称,当炎症发生时,大脑中的胶质细胞会被激活,进而让情绪感到不安或沮丧。而负面情绪的发生,则会间接增加自杀风险。

3.昼夜节律

人体是有生物钟的,可分为总生物钟和子生物钟,总生物钟由大脑维持,通过接受光信息维持昼夜节律平衡;子生物钟则由大部分的器官维持,通过饮食与活动来调整昼夜节律平衡。

通常来说,总生物钟和子生物钟是同步的。

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患者通常会有“晚上入睡困难、白天难以起床”的表现,总生物钟与子生物钟不同步。在冬天阳光照射较少,这种“不同步”并不明显;但到了春天,太阳比冬季更早升起、更晚落下,心理疾病患者的“不同步”变得更加明显,无法适应季节的变化会加剧他们的情绪不稳定,进而增加自杀风险。

有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更容易在春季经历躁狂期,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春季更容易出现易激惹和攻击性。



◎ 抑郁症患者的昼夜节律比普通人推迟了数小时,这种推迟在春季更为明显。/ 图片来源见参考资料[2]

当然,“春季让人感到难过”的相关解释还有很多,如:春天较大的昼夜温差会可增加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春天阴雨绵绵的天气会减少体内褪黑素的生成,让睡眠时间达不到身体所需的休息时间,导致抑郁加剧……



◎ 一年中春季睡眠时间最短。/ 图片来源见参考资料[3]

明媚的春光里,众人只觉花团锦簇,但此时此刻,心理疾病患者的内心或在烈火烹油。在春天里不开心的人,应该积极对抗住在心里的“黑狗”,让春天的阳光驱散情绪的阴霾。

除了遵循正规的疾病治疗模式(如心理咨询、服用药物)外,还应采取一些辅助措施来干预,如:

(1)走出房间,享受自然日光的照耀,让皮肤充分生成维生素D3,增加快乐因子(五羟色胺)的分泌水平。

(2)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让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掩盖”内心的苦楚。

(3)保证充足的睡眠,现在天亮得早了,记得给自己的房间换上厚重的遮光窗帘。

(4)定期和喜欢的朋友见面,哪怕是一起玩线上游戏,或者线上倾诉烦恼也行。

(5)重视自己的情绪状态,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整理房间、做饭、画画、正念冥想……多转移注意力,不要被内心的“黑狗”牵制。


春天来了,虽然我们没有开心的责任,但生命珍贵,希望所有难过的朋友,都能平安度过春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用冷敷贴:不是所有不适都能贴,正确使用有讲究
医用冷敷贴虽操作简单,但只有用对场景、方法,才能发挥其物理治疗作用。使用前最好先了解自身症状是否适合,尤其特殊人群需谨慎,避免因不当使用影响健康。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还是要及时就医,不能依赖冷敷贴延误治疗。

0评论2025-08-1854

久坐背后的颈椎危机:从僵硬到病变的信号与应对
久坐对颈椎的伤害,就像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对长期久坐的人来说,与其等到疼痛难忍时治疗,不如从现在开始,用简单的方法保护颈椎。记住,颈椎的健康不在于偶尔的剧烈运动,而在于日常每一次对不良习惯的 “打断” 和对正确姿势的坚持。

0评论2025-08-1549

高度近视:那些暗示眼睛功能衰退的信号
高度近视人群的眼睛功能衰退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信号容易被当作 “正常现象” 而忽视。日常中除了定期(每半年至一年)做眼部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眼轴长度测量),还要多关注自己的视觉感受和身体信号,一旦出现上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才能更好地保护视力,避免严重后果。

0评论2025-08-1543

幼儿园学费减免一年:解锁结婚生育意愿的 “轻负密码”
幼儿园学费减免一年,看似是 “小政策”,却能通过撬动 “结婚 - 生育 - 养育” 的链条,产生 “蝴蝶效应”。在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这样的 “确定性支持” 比空洞的口号更有力量。当越来越多家庭感受到 “生得起、养得起” 的踏实,结婚生育的意愿自然会水涨船高,为人口结构优化注入持久动力。

0评论2025-08-13180

药用真菌的人工培育技术:从野生到人工的品质把控
药用真菌的人工培育是中医药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其技术细节的完善直接关系到药材品质和行业发展。随着培育技术的不断优化,人工药用真菌不仅能替代野生资源,更能在功效和安全性上实现超越。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将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

0评论2025-08-1291

广州爱康中医门诊:女性健康的温暖呵护站,告别痛经、乏力与气血亏损
如果您正被痛经、乏力、气血亏损等问题困扰,不要犹豫,选择广州市爱康中医门诊。让传统中医智慧为您驱散健康阴霾,重拾活力与美丽。我们期待您的到来,将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评论2025-08-0858

药品说明书:用药指导的 “重要依据” 与优化空间
药品说明书是连接药品与使用者的重要桥梁,其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用药安全。通过通俗化解读、突出关键信息、及时更新内容等措施,让说明书既保持科学性和严肃性,又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指导性,才能真正发挥其 “安全指南” 的作用,帮助患者实现 “明明白白用药”。

0评论2025-08-0574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2317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159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