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每天晚上究竟要睡多久?睡眠时间“国家标准”来了!你睡够了吗

2023-03-23 09:572126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30310/13

每天叫醒你的是太阳,还是让人“心肺骤停”的闹钟?

都说早起是个好习惯,但是对比起熬夜,早起的危害却一直被忽视了,一项研究就提醒大家,不要起太早了。

一、研究:对于睡眠不足的人,早起比熬夜的危害还大

大家都知道熬夜伤身体,然而最近却有说法称:早起比熬夜更可怕!这是怎么回事?

美国开展一项研究发现当参与者都是4小时睡眠的状态下,23:00-3:00睡觉的志愿者,比3:00-7:00睡觉的志愿者,前者状态更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

1、睡眠忽然中断

后半夜主要为快速眼动睡眠,此时人陷入沉睡状态,被突然中断吵醒,就容易产生睡眠惰性,这是一种负面情绪,表现为起床后意识迷糊、认知能力下降,甚至有方向感障碍。

 

2、皮质醇水平变化

过早起床的人体内皮质醇水平更高,而皮质醇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会使人对外界更加敏感,容易产生烦躁和疲惫心理。

3、影响气血

黎明时分人体的血压和体温低血流速度缓慢,这个时候过猛起床,就会影响气血运作,导致睡眠昼夜紊乱,从而影响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要注意,上面的研究针对的是原本就睡眠不足的人早起的危害与睡眠不足有关,如果你平时熬夜凌晨3点睡,7点起,睡眠不足对身体同样是有害的。

 

二、睡多久才算睡眠充足?

202332,挪威卑尔根大学发表在Frontiers in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1848年龄在52岁的患者的数据,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了睡眠数据,以及过去3个月内是否有任何感染或使用过抗生素。

结果发现,与睡7-8小时的人相比,睡眠不足6小时者,感染的可能性高27%,而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感染风险则高达44%简单地说,睡太少和睡太久,对身体都有害,最佳的睡眠时间是7~8小时。

 

研究中每天最好睡7~8小时的结论,其实也和我们的“国家标准”相契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倡,成年人每日平均睡眠应达到7—8小时,看看你自己达标了吗?

既然不要起太早,还要睡够,那么一天当中应该几点起床呢?

三、几点起床比较好?建议跟着季节变化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睡眠专家褚澄表示,太早起床和熬夜,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建议起床时间应根据四季变化有所区分,春夏昼长夜短,适合六七点起床;秋冬太阳晚升,则适合调整到七八点。

早上起床还要注意这些:

1、闹钟不要太响

闹钟声音过大,会引起身体保护条件反射,提高肾上腺素水平,影响体内激素平衡,长期如此,可能导致精神紧张、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

2、起床慢一点

人在睡眠时,血压比较低若起床过猛,血压会快速上升,可能会造成血压飙升,引起脑血管破裂等问题。

3、小便慢一点

很多人早餐是被尿意给憋醒的,但起床后马上排尿,容易发生排尿性的昏厥”,这是一种尿后腹腔内压下降,周围血管扩张,静脉回流减慢导致的脑缺血表现。早晨就算非常尿急,也不要过于用力排尿,否则容易产生晕厥、头痛等不适。

好的眠质量要有足够睡眠时长,对待睡眠,应顺应自然,也要有一些灵活性和弹性,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死亡之谷”:中国创新药械商业化破局之道
跨越“死亡之谷”,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企之责。它需要产业各方达成共识,以长期主义的眼光,共同构建一个认可创新价值、分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成果的健康生态。只有当最前沿的科技能够顺畅地抵达最需要的患者,中国的医药创新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实现了从“量”到“质”的惊险一跃。

0评论2025-10-3031

疫苗新纪元:从预防感染到“定制”免疫,人类如何用科技构建健康防火墙?
如何让最前沿的疫苗技术以可负担的价格,惠及全球每一个角落,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道德与政治考验。

0评论2025-10-2937

药物副作用:认识、应对与正确管理
正确认识和管理药物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药物治疗,在获得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用药安全。

0评论2025-10-2843

家庭药箱管理指南:安全用药的科学之道
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家庭药箱,为家人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0评论2025-10-2758

抗生素:战争与和平——揭秘人体微生态的攻防战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发现,但它们更像是需要谨慎使用的"精密武器",而非随意取用的"万能工具"。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我们要意识到这不仅是与致病菌的战争,更是对人体内部生态系统的一次重大干预。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并在治疗后积极重建微生态平衡,我们才能在这场永不停息的攻防战中,既赢得眼前的战役,又守住长远的健康和平。

0评论2025-10-2575

高度近视:不仅仅是度数高,更是一颗眼内的“定时炸弹””
高度近视,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眼病。它要求我们从一个被动的“配镜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眼健康管理者”。通过科学的控制手段、定期的专业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看住这颗“定时炸弹”,守护住珍贵的视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失明风险。

0评论2025-10-2477

告别“熊猫眼”:一份针对黑眼圈的医学级综合解决方案
对抗黑眼圈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持久战”。成功的关键在于 “先精准分型,再靶向护理” 。通过结合科学护肤、健康生活习惯,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美帮助,你完全可以有效淡化“熊猫眼”,重现明亮双眸。

0评论2025-10-2380

我适合做激光近视手术吗?一份全面自我评估指南
清晰视力是宝贵的礼物,而通往这份礼物的道路需要你用理性与科学铺就。愿你在这条路上,步步踏实,最终拥抱那个清晰明亮的世界。

0评论2025-10-2271

身体自愈力:两个被科学验证的日常「微养生」处方
养生并非复杂的工程,而是将科学的智慧转化为日复一日的温柔坚持。通过这些精准的自我干预,您正主动为长久的健康注入稳固的基石。

0评论2025-10-2185

“药”素融合:源自医药智慧的日常养生法
将医药智慧化为日常行动,让养生成为一种科学、从容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健康投资。

0评论2025-1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