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洋葱防癌、降三高,是可以吃的心脏支架?生吃还是熟吃好?

2024-02-04 10:16671039健康网http://woman.39.net/a/240201/w

“医生,我是不是要得癌症了?”

陈阿姨体检查出了肺结节,自从看到网上说肺结节也有癌变风险,她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的。

担心之余,听闻吃生洋葱可以防癌,秉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陈阿姨每天给自己加餐一个洋葱。


虽然生洋葱的味道又辣又冲,而且吃完胃都辣得不舒服,但她还是坚持每天吃。

就这样吃了半年后,陈阿姨开始频繁出现腹胀、胃痛、干呕的症状,担心可能是癌症前兆,她赶忙去医院检查。

“放心,只是胃部黏膜受损,不是癌症”但同时医生也提醒阿姨的肺结节有增大的趋势,这让她刚放下的心又提起来,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

等医生听完了她的“防癌”措施后,叹息道:这洋葱可真不能瞎吃啊!

一、洋葱是癌症的最大克星?一天一洋葱杀死癌细胞?

洋葱与抗癌的关系其实一直以来讨论度不断,甚至很多人靠着每天生吃一个洋葱来防癌,那么通过食用洋葱真的可以免受癌症侵害吗?

这一问题还真查有此法,201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的研究团队就对葱属蔬菜于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葱类蔬菜食用量较大的人,患结直肠癌风险明显较低,甚至能够降低79%。

而且研究员发现,每年葱属蔬菜的摄入量达到32斤以上,还能起到预防结肠癌的效果,换算下来,差不多每天一个洋葱的量。

于是,就传出了“吃洋葱可以防癌”的说法。

但后来有专家分析,这只是观察性研究,没有临床实验。而且临床医学也不建议单单通过进食食物来抗癌,一来作用有限,二来很多有抗癌的成分已经被提取到药物中了。

当然你说洋葱有没有抗癌作用,当然也是有的,比如洋葱里的硒、槲皮素、含烯丙基的硫化物、类黄酮,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发育,增殖、黏附、DNA的形成和复制以及清除自由基,预防肿瘤发展。

但以上作用尚未取得人体实验数据,并不能代表在人体内达到同样的效果。所以对于洋葱抗癌功效还需要更深入的数据支撑,至于实际的抗癌治疗还是建议通过科学的医疗方法。

二、洋葱是能吃的“心脏支架”,降压又降脂?

近年来,关于洋葱营养价值高可以改善心血管健康的说法也不绝于耳,很多人都认为他能降三高,甚至被称为可以吃的“心脏支架”,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其实,洋葱中含有的前列腺素A、多种氨基酸、类黄酮等多种营养物质,确实可以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液胆固醇含量,同时还能减少自由基对心血管的伤害,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

而且洋葱还是目前明确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可以扩张血管,抑制脂质沉积,有预防血栓形成。因此,美国医学界也曾公开推荐,有高胆固醇的人可以每天生吃半个洋葱(约50克)。

但还是那句老话,不谈剂量只谈药效是不行的,就光靠吃洋葱来起到治疗效果,那摄入量可不是人能承受的,而且过度摄入太多洋葱还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适得其反。

三、“紫皮”和“白皮”有啥区别?生吃还是熟吃?

生活中不乏有些人特别爱吃洋葱,甚至当成水果一般生吃,那么这个做法可取吗?

其实洋葱无论生吃还是煮熟吃都可以,但就营养价值来说,高温烹煮会影响洋葱中的部分营养,生吃功效更佳

专家建议,白皮/黄皮的洋葱中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最多,而且水分和甜度较大最好生吃;紫皮洋葱则偏辣,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比较高,适合快炒后食用。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生洋葱,像有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刚做过胃肠手术等患者,本身的肠胃功能就不好,生洋葱对胃黏膜的刺激较大,如果吃多了,轻则损害胃黏膜健康,造成肠胃不适,重则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此外,对洋葱过敏有皮肤瘙痒性疾病的人也不建议吃。

洋葱虽好,但也是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如果有相关适应症患者,最好理性看待洋葱的作用,日常最好把洋葱作为辅助食疗,谨遵医嘱行事为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3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5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59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69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82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13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2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