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旧社会天天吃咸菜没问题,现在防控高血压,却要“控盐”?

2024-01-31 15:53611039健康网http://food.39.net/a/230429/89

“爷爷,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菜里不要放这么多盐,经常这么吃肾要受不了的!”

“你别在这瞎说,我这大半辈子都这么吃过来了,也没见我肾不好,也没高血压的,放心吃,不会有问题的!”

“我不是给你看了那么多权威专家说的报道,要少吃盐少吃盐,不然会导致高血压、肾不好,你怎么就是不信呢?”

每当对话进行到这,爷爷都会终止谈话......下次继续保持原先的习惯来做菜,这让雷雷十分苦恼。家中老人却始终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吃都没事,怎么现在突然就说不能多吃盐了?这不是骗人吗?



一、以前天天吃咸菜没问题,现在防控高血压却要控盐?

在旧社会年前,人们除了一日三餐以外,几乎没有额外油水摄入,更别说含有盐分的零食了。多数人都是白粥就着一些咸菜解决一餐,这样吃一顿的热量和钠含量都不及一块小小的奶酪或奶油。

旧时期的人们,普遍存在缺钠的情况,即便多补充一点也不会超标。而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都跟之前大有区别,日常的饮食除一日三餐外,有大量钠含量超标的食物。

如一包泡面的含钠量2350mg,一包泡面的钠含量就达到了2.3克,更别提一些常见的零食,如话梅、鱿鱼丝、饼干等,这些食物内的钠含量也超高!

日常只要吃点零食,所摄入的钠元素就远远赶超旧时代的人们。再加上旧时代的人们日常进行农耕活动较多,几小时的劳作下来就会大量出汗,盐分会随着出汗而排出体外。

现代人长期处于室内环境下,很少出汗,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盐分。这些多余盐分储存在体内,会导致血液中的钠浓度升高

为了冲淡血液浓度,身体会大量吸收水分,如此一来血管壁会受到很大压力,易诱发高血压出现



二、长辈说,不吃盐没力气干活,是真是假?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用通俗一点的话讲:人体的内环境包括血液、体液以及细胞内液,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想要维持生命代谢每天都需要摄入必须物质,钠就是其中的一种。

钠在人体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广泛存在于体内所有细胞中,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还可以作为电解质来保持细胞内部水分的平衡和稳定,体内大量钠元素分布在细胞外液中。

还有部分会直接进入细胞内和骨髓内工作,当人体摄入钠元素不足时,会导致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生长缓慢等症状。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量摄入盐就会给健康带来好处,大量摄入钠元素会导致出现头痛、水肿、高血压、肾脏受损等病症出现。


三、加碘盐、无碘盐、低钠盐,哪种盐最健康?

1.加碘盐

这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盐,也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群,特别是孕妈妈、哺乳期女性、儿童以及青少年,这些人群对于营养元素的摄入需求增加,其中就包括碘元素。

但是需要提醒,也不能过量摄入加碘盐,我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中提到,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加碘盐量要控制在6g以下。一些本身处于高碘地区的人群、患有甲状腺炎以及甲亢的人群,要紧谨慎摄入加碘盐。

2.无碘盐

无碘盐顾名思义就是没有额外加碘的盐,会在包装上注明是无碘盐,特别适合居住在高碘地区以及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群食用。

3.低钠盐

低钠盐指的是,采取手段将盐内的部分氯化钠钠替换成氯化钾,以此来减少盐内的钠含量,该类盐一般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人群食用。

但是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合食用低钠盐,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时,并不适合服用低钠盐,具体要遵医嘱来执行

不同的盐适合不同的人群,我们不能说哪种盐最健康,其实它们都很健康,只要在吃对的情况下,选择适合自己的盐非常重要。

四、“盐多必失”,健康限盐应做到这3点

我们平常炒菜用的盐,是看得见的盐,成人每天摄入食盐应低于6g。

除了控制这些餐饮中盐分的摄入,还需要注意“隐形盐”,而一包泡面内的盐分就高达2.3克,这些“隐形盐”很可能成为危害健康的“杀手”。

生活中非常多食物内含有大量的盐分,会让人不知不觉中摄入很多盐,常见的有果脯、咸菜、咸蛋、薯片饼干以及方便面等,日常要尽量少吃这些食物。

想要鉴别隐形盐,要学会查看食物包装带上的成分表,食品包装袋上都有营养成分表,要注意查看其中的钠元素,大多数营养标签都会标注100g食品中的钠元素含量,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

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商家标注的是15g、30g食物内含有的钠元素含量,一定要注意甄别。钠含量高的食物尽量不要选择,经过加工的食物多数都含盐量较高,如腌制类食物、午餐肉、香肠等。

饮食上要尽量选择未加工天然的食物,新鲜的果蔬、肉制品、蛋奶类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摄入过多过少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死亡之谷”:中国创新药械商业化破局之道
跨越“死亡之谷”,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企之责。它需要产业各方达成共识,以长期主义的眼光,共同构建一个认可创新价值、分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成果的健康生态。只有当最前沿的科技能够顺畅地抵达最需要的患者,中国的医药创新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实现了从“量”到“质”的惊险一跃。

0评论2025-10-3029

疫苗新纪元:从预防感染到“定制”免疫,人类如何用科技构建健康防火墙?
如何让最前沿的疫苗技术以可负担的价格,惠及全球每一个角落,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道德与政治考验。

0评论2025-10-2935

药物副作用:认识、应对与正确管理
正确认识和管理药物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药物治疗,在获得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用药安全。

0评论2025-10-2840

家庭药箱管理指南:安全用药的科学之道
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家庭药箱,为家人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0评论2025-10-2756

抗生素:战争与和平——揭秘人体微生态的攻防战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发现,但它们更像是需要谨慎使用的"精密武器",而非随意取用的"万能工具"。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我们要意识到这不仅是与致病菌的战争,更是对人体内部生态系统的一次重大干预。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并在治疗后积极重建微生态平衡,我们才能在这场永不停息的攻防战中,既赢得眼前的战役,又守住长远的健康和平。

0评论2025-10-2572

高度近视:不仅仅是度数高,更是一颗眼内的“定时炸弹””
高度近视,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眼病。它要求我们从一个被动的“配镜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眼健康管理者”。通过科学的控制手段、定期的专业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看住这颗“定时炸弹”,守护住珍贵的视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失明风险。

0评论2025-10-2475

告别“熊猫眼”:一份针对黑眼圈的医学级综合解决方案
对抗黑眼圈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持久战”。成功的关键在于 “先精准分型,再靶向护理” 。通过结合科学护肤、健康生活习惯,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美帮助,你完全可以有效淡化“熊猫眼”,重现明亮双眸。

0评论2025-10-2377

我适合做激光近视手术吗?一份全面自我评估指南
清晰视力是宝贵的礼物,而通往这份礼物的道路需要你用理性与科学铺就。愿你在这条路上,步步踏实,最终拥抱那个清晰明亮的世界。

0评论2025-10-2271

身体自愈力:两个被科学验证的日常「微养生」处方
养生并非复杂的工程,而是将科学的智慧转化为日复一日的温柔坚持。通过这些精准的自我干预,您正主动为长久的健康注入稳固的基石。

0评论2025-10-2182

“药”素融合:源自医药智慧的日常养生法
将医药智慧化为日常行动,让养生成为一种科学、从容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健康投资。

0评论2025-10-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