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玉米须泡水喝可以降血糖,是科学还是谣言?喝了到底有什么好处?

2024-01-30 09:511230039健康网http://food.39.net/a/221223/85

小梅上周请假回家参加朋友的婚礼,婚礼结束后便去超市买了一些玉米,想要煲个汤。回到家后,把玉米的外衣一层一层剥去,到最后一层的时候,小梅连带玉米须也一起撕下来,正想扔进垃圾桶,恰好被路过的老妈“截胡”了:

“玉米须可是个好东西,扔了多可惜!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懂得珍惜……”小梅疑惑,老妈这是省到家了吗,居然连玉米须也不放过?

玉米我们经常吃,因为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能增强饱腹感。其实玉米须也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玉米须含有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中的7种,这些氨基酸帮助促进人体的细胞代谢、生物合成及生理化功能。[1]



一、玉米须泡水可降血糖,是科学还是谣言?

有传言说玉米须泡水能够治疗糖尿病,导致很多患者争相购买玉米,以为吃了玉米须就能不服用降糖药了。这种说法有科学性吗?

近年来,确实有一些临床药理学研究表明,玉米须中的黄酮、皂苷等成分能够降低血糖。玉米须多糖的降血糖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降糖激素和抑制升糖激素作用,保护胰岛细胞等方面。

但是,这种功能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想要真正控制血糖,必须到专业医院寻求治疗,靠降糖药来控制血糖。

二、玉米须泡水喝,4个好处少不了

1.利尿

玉米须泡水有利尿的作用,主要通过改善肾功能。如果本身患有慢性肾炎或身体浮肿的人群,可以经常服用,能起到减少尿蛋白、防止血尿等作用。对于尿路结石和肾结石,玉米须也有一定的疏导作用。

2.利胆

若体内胆汁排泄不畅,就会发生胆囊炎、胆结石,这些疾病又加重了胆汁的淤积。玉米须中的黄酮对胆囊炎有很好的作用,将玉米须与郁金、茵陈一起用开水煎服,能帮助胆囊排泄胆汁,对于轻度脂肪肝也有不错的效果。[2]


3.止泻

经常腹泻的患者容易脱水,将玉米须用水煎服直接服用,在为身体进行补水的同时,又能止泻。尤其是吃坏了东西,腹泻直接拉水的情况下,服用之后能够很快得到缓解。

4.止血

玉米须中的成分能够加速血液凝固的过程,短时间内提高血小板数目。因此对于一些刚做完手术,或是有其他伤口在愈合中的人群,服用玉米须泡水是不错的选择。


三、玉米须4个食用禁忌,不可小瞧

玉米须虽来自于我们常吃的食物玉米,但它其实是一味中药,在服用上是有一些禁忌和注意事项的。

不要过量服用。玉米须的正常用量在3至5克左右,过多地食用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不良反应。

身体缺水、口渴时不要吃。玉米须有利尿的作用,是帮助身体排出水分的。这时候如果喝了玉米须泡的水,不仅解不了渴,还会加重体内的水分流失,导致更加口渴,甚至可能有脱水的风险。

低血压、低血糖人群不宜食用玉米须。玉米须本身的降糖效果就比较强,此外还有一定的降血压效果。如果本身就有低血糖或低血压的人喝了玉米须水,可能会导致晕厥甚至是休克。

普通人在运动、劳累后和空腹时都不宜食用玉米须,因为这时候的血压和血糖也偏低。


玉米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但是对玉米须我们却了解得甚少。这是一种有利于各种病症治疗的中药,尤其是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玉米须的降糖效果显著。

但即便如此,玉米须也只是一种辅助食品,如果要降糖,还是要按医嘱服用药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39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3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51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48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88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581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456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993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751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