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腿部的粗细,与寿命长短相关?腿越细的人,暗示寿命越短,真的吗 举报/反馈 2023-11-22 11:31:4839健康网

2024-01-23 17:06784039健康网腿部的粗细,与寿命长短相关?腿越细的人,暗示寿命越短,真的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生活中,慢慢有了身材焦虑。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开始关注起腰围、臀围和腿围。腰粗的羡慕腰细的,屁股大的,腿粗的往往要遭受更多审视。

然而,审美并非单一的,身材也并不全是为了展现美感,有时候健健康康就很好。在大众眼里不太“合格”的身材,在科学家眼中确实难得的“长寿身材”。


一、细腰肥臀者,死亡风险低

一项刊登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涵盖了欧洲10个国家和澳大利亚的30个队列的研究表明,“细腰肥臀”才是真正的健康之美。与其他身材类型相比,这一身材特征的人群死亡风险最低。

这项研究由澳大利亚贝克IDI心脏与糖尿病研究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等多国科学家们于1986年至2010年期间进行,他们招募了超过9万名年龄在30至74岁之间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了长达24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腰围较细的人其臀围大小与死亡风险呈负相关,也就是说,臀部愈大,死亡风险愈低。

对此,研究强调,在评估死亡风险时,综合考虑腰臀比而非仅仅腰围,可以多找出大约20%的高死亡风险个体。

目前,正常的腰臀比,男性应在0.85-0.9之间,女性则应是0.75-0.8之间。

数据显示,拥有高腰臀比的人面临着更高的患糖尿病、中风、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每增加0.1的腰臀比,男性的早亡几率增加了34%,女性则增加了23%。这是因为高腰臀比值通常暗示着腹部脂肪的过度积聚。

腹部脂肪积聚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其次,这些脂肪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心血管疾病。

二、大腿粗的人,寿命真的更长

《英国医学杂志》上一篇研究表明,腹部肥胖的人群面临较高的全因死亡风险,而拥有较大臀部和粗壮大腿的人则具有较低的死亡风险。具体而言,大腿围每增加5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相关;臀围每增加10厘米,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相关。

而2020年一篇由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内分泌联系》期刊上的论文显示,我国超重和肥胖的男性、女性中,大腿围与血压水平之间存在关联,即大腿越粗,肥胖者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越低。

尤其是当男性的腿围大于55厘米,女性大于54厘米时,这一关系会更显著。相反,当女性腿围小于50厘米,以及男性腿围小于51厘米时,血压更容易升高。

研究人员解释,腿部脂肪可能对代谢健康更有益,因为大腿的肌肉和脂肪储存在皮下,能够释放多种有益物质,这或有助于维持相对较低的血压水平。

三、健康身材是怎么养成的?

1.给臀腿“囤”点肌肉

腿部肌肉是身体最大的肌群,占据全身肌肉的60%。通过适度的深蹲练习,可以激活臀腿肌肉,增强下肢的力量,同时提高关节稳定性,促进基础代谢。

2.控制腰臀比

欧洲心脏病学会会议上一项研究指出,即使体重正常,腰围较大的人也比腰围正常的肥胖者更容易患上心脏病。因此,即使体重只有轻微增加,但腹部脂肪明显增加的人也需要警惕。

3.30岁后管好腰围

随着年龄的增长,代谢能力下降,脂肪便会开始堆积。因此,30岁后要更加注意管理腰围。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代谢、减少全身脂肪,有助于保持健康标准的各项身体指标。

4.老少体重要求不同

青少年时期的肥胖会明显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因此,要从小开始预防肥胖,不要因为孩子正处于生长期就忽视体重管理。

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不需要特别苛求达标,尤其是年纪较大的老人,如果只是轻度肥胖,并且没有明显的心血管疾病,不一定需要强行减肥,因为这样的老人在应对疾病或意外时有更强的体力储备。

5.学会“适可而止”

养成健康的身材是积累良好生活习惯的结果。控制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是关键。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包括适量摄入食物、缓慢进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和高盐食物的摄入,以及适度而定的运动,都有助于维持身体和心理健康。


总结:保持健康的体重和体型,是身材管理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健康的身材是长寿的要素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多注意管理,为健康保驾护航。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37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35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51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48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87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564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454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992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751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