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得了肛瘘,为什么要手术才能治愈?

2023-12-27 15:171046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主要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克罗恩病等)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慢性、感染性管道,中医亦称之为“肛漏”。肛瘘的主要表现是肛门周围有1个或多个小溃口,并反复肿痛、溃破流脓血或伴有肛门潮湿、瘙痒,可因进食辛辣食物、饮酒、熬夜等诱发加重。

国内外肛肠科医生们始终在探索用非手术的方式治疗肛瘘,或者尽可能用微创的方法治疗肛瘘。但是,目前的临床研究均表明,肛瘘需手术方能治愈。部分高位复杂性肛瘘或特殊致病因素导致的肛瘘,即使手术亦可能无法完全治愈。

肛瘘非手术无法治愈的原因在于它的特殊性——直肠内存在的压力、大量细菌等微生物以及内口这三个因素,致使肛瘘瘘管内的感染持续存在,使其不能自愈。另外,假如瘘管外口过小、时闭时溃,脓液蓄积,可在肛周间隙内穿行并形成新的支管,使瘘管日趋复杂,手术难度和风险亦有所增大。

内窥镜下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适用于较小的肛瘘。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肛门插入一根细长的内窥镜,观察病变部位的情况,并使用特殊的工具清除病变组织。这种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时间较短,但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激光手术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肛瘘。在手术中,医生会使用激光切割病变组织,并将其烧灼掉。这种手术创伤最小,恢复时间最短,但同样要求高技术水平和设备支持。

绝大部分肛瘘是由肛周脓肿继发引起的,因此建议大家平常少吃辛辣食物、少饮酒、少熬夜,因为这些都是引起肛周脓肿的主要诱因。此外,一旦出现肛周肿痛或伴流脓血等情况,请尽快到正规肛肠病专科诊治,以免延误治疗。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37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34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51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48

国家卫健委重拳整治“网红医生”:2025健康科普的破局之战
当白大褂不再沾染带货直播的脂粉,当“望闻问切”摆脱5分钟流水线诊断的异化,健康科普才能真正抵达“去伪存真”的彼岸8。 国家卫健委的重拳整治,标志着医疗话语权从流量至上向专业至上的历史性回归。正如网友在整治新闻下的留言:“我们不需要网红,只需要值得托付生命的医生。”

0评论2025-07-0886

长期服用降压药需要护肾吗?2025国际高血压联盟最新建议:三类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2025年《柳叶刀》高血压子刊发表大型队列研究:部分降压药物长期使用者出现肾功能轻度下降(eGFR年降幅1.2-2.1ml/min),但科学管理可完全规避风险。国际高血压联盟(ISH)发布《降压药物肾功能防护中国专家共识》,为8000万患者提供精准管理方案。”

0评论2025-07-03546

阿司匹林吃三年不能停?2025心血管指南警告:擅自停药3天血栓风险翻倍!
“58岁张伯停用阿司匹林3天后突发心梗去世!2025《中国心血管防治蓝皮书》揭露:48.7%的患者存在错误停药行为,其中28%在1周内发生血栓事件! 到底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哪些人可以安全停用?阜外医院发布停药‘生死红线’!”

0评论2025-07-01451

30岁+抗衰老指南:冻龄不是神话,这5个习惯让你比同龄人年轻10岁!
抗衰不是与时间为敌,而是用科学的方式,让身体和心态保持在最佳状态。 30岁后的你,可以更有力量、更从容——因为真正的“冻龄”,是眼里有光,心中无惧。从今天开始,把抗衰变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

0评论2025-06-26992

职场健康保卫战:用这些医药小知识守护你的工作状态
职场健康管理不是要你彻底改变生活节奏,而是通过微小习惯的积累,让身体适应高强度工作。从今天开始,在办公桌抽屉里备一盒创可贴、一罐维生素C,每隔一小时站起来接杯水、做两个深蹲——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终将成为你职场长跑的“能量补给站”。记住:健康的身体,才是你应对所有挑战的底气。

0评论2025-06-25751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新里程碑:毒副反应减半,生存期与生活质量双突破
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的突破,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以患者为中心”医疗理念的胜利。当毒副反应不再是患者必须承受的代价,当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天平开始倾斜,我们终于看到癌症治疗的终极方向——不仅让人活下去,更要让人活得有尊严。未来,随着双抗、三抗药物的普及,以及AI与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癌症或许将不再是绝症,而是一种可管理、可控制的慢性病。

0评论2025-06-23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