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引领生物制药行业标准,加速高品质创新抗癌药惠及患者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

2023-12-18 09:392183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n/a/

2019年9月27日,广州——今天,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广州基地”)一期项目正式竣工。基地总投资预计超过23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专注于商业规模的大分子生物药工艺开发和生产。一期项目仅耗时两年即实现8000升生产能力,以中国速度赶超全球同类型项目。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将在此生产,不仅造福中国患者,更将走出国门。

百济神州董事长、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先生表示,百济神州着力打造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价值链,以大手笔构筑引领世界的强大实力。百济神州创始人兼科学顾问委员会主席王晓东博士谈到,我们要为中国人做最好的抗癌药,我们中国人要为全世界做最好的抗癌药。过去的九年里,我们从一个实验台开始,从一个移液管开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癌症界,百济无疆,我们在一起,我们的力量才最强大。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生物药生产负责人刘建博士指出,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始终遵循高质量、高速度、高科技的建设原则,建厂之后已经实现了270万安全工时,同时符合中国、美国、欧盟GMP标准,并携手世界一流的合作伙伴勃林格殷格翰,共同铸造坚实的质量管理体系。政府领导高度认可工厂建设,并表示广州项目已成为广州高端制造的名片,更为生物制药产业树立了超越国际标准的行业标杆。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

整合一流软硬件资源,树立生物药制造行业标杆

广州基地建设符合中国、美国和欧盟GMP标准,在软件、硬件方面树立行业标杆,致力于使高品质创新药更快实现临床患者获益。

在硬件方面,基地自2017年动工,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遵循先进管理理念和严谨工作态度,实现270万安全工时,保证高品质的工程质量。基地采用全球领先的KUBio™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整体运转效率,降低建造成本、提高转化率、简化作业程序。在软件方面,从无纸化、电子化到人工智能,广州基地力求实现从底层结构到流程控制,到数据管理的完全智能化,从根本保障了实时数据的完整。广州基地的管理团队,全部来自行业领先跨国企业,拥有多年国内外生物药生产经验。同时,广州基地制订并执行全球统一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培训,打造质量第一的文化。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

此外,从工程、工艺到生产设施,广州基地全方位严选业务合作伙伴,以确保药品的高品质,例如全面引入世界顶级生物药生产企业勃林格殷格翰生产工艺,由世界领先企业科克雷蒙负责项目工程管理,由博世提供进口的灌装联动生产线及调试验证工作等。

瞄准生产痛点,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制造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仍需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特别是中国生物制药工艺基础相对薄弱,在创新药“中国研发”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制造”是否跟得上,决定了创新能否转化为产业竞争力,甚至全球领导力。

生物药生产本身工艺复杂,生物制剂结构一般几百倍于化学药,生物药的稳定质量产出,取决于严密的过程管理(QualitybyProcess)、高水平的生产设施、生产工艺和人才的丰富经验。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生物药生产负责人刘建介绍,广州基地一期全部采用2000升的单罐,对标国际先进标准,具备保证生产质量稳定性的能力;同时,广州基地也注重工艺研发和专利创新,加之基地的人才优势,广州基地有潜力、有能力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超越国际经验和标准。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竣工典礼

着眼生物制药,加速我国抗肿瘤药发展

IQVIA数据显示,生物药在全球正在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分额,2018 年全球销售前 10 的药品中, 8 个为生物药;中国也已经成为生物药最具潜力的市场之一,2018年生物药市场规模近千亿元,其中抗肿瘤生物药增速最为显著。

百济神州作为中国创新生物制药行业的领军企业,专注于用于癌症治疗的创新型分子靶向和免疫肿瘤药物的开发和商业化。广州基地将负责生产包括公司自主研发的PD-1单抗替雷利珠单抗在内的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类抗癌药。替雷利珠单抗是全新的、结构优化后的PD-1单抗,临床数据显示,其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等领域,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此次广州基地一期竣工,再次展现了百济神州的全产业价值链,并引领抗癌药制造行业标准,助推提升中国生物制药全球竞争力,展现中国高端制造“模范生”的创新实力,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抗癌创新药领域的力量。从对标国际到超越国际,百济神州不仅示范了高端制造的中国底气,也再次体现其“造福中国患者,惠及世界患者”的初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3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5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59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69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82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13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2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