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端午时节,艾叶飘香---艾草养生正当时

2023-06-19 10:091085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端午时节,处于夏至月,是一年中阳气最足,又是阴气起始之月,正是阴阳交替之时,气候变化,疾病易发,并且时值盛夏,随着气温升高,气候多雨,湿热加重,百虫滋生、病毒细菌流传。因此民间在端午节,老百姓都在家庭大门外挂上辛香的艾草,以防病菌、蛇虫等,预防邪气入侵,以保身体健康平安。

艾叶,《本草纲目》记载其功效:温中,逐冷,除湿。其为菊科植物艾的叶,性苦、辛、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止咳平喘、止漏安胎、燥湿止痒等功效。它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可谓“内外兼施”。

1、艾叶内服,3-9g,可温经散寒、调经止痛、止血安胎。

新鲜的艾叶还可以制作美味的药膳:

艾叶菜团采摘新鲜的艾叶(特别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洗净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和适量盐揉成面团,做成鸡蛋大小的艾叶菜团,入锅蒸熟即可食用。

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

艾叶红糖饮:艾叶15克、生姜5片,大枣 5 枚,红糖适量,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后,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温经散寒、止痛,主要用于虚寒痛经、胃脘冷痛等。

艾叶糍粑 :新鲜艾叶250g,糯米粉适量500g,馅(花生、芝麻、白砂糖)。将新鲜的艾叶,放在热水里焯10分钟,捞出后泡在凉水里反复冲洗,直至无苦味,挤去水分,剁碎。将剁碎的艾叶放进锅里加少许食用油炒香,炒好的艾叶加入糯米粉、适量白糖,倒入烧开的水,充分搅拌,待温度下降后,揉成艾叶糯米团。取小块艾叶糯米捏薄放入馅料并封口,捏成圆团,放在清洗好的大树菠萝叶或柚子叶上,蒸熟食用。

功效:健脾养胃,益气补血,温经散寒。

艾叶母鸡汤:老母鸡 1 只;新鲜艾叶50克。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加水炖约40分钟,加少许盐油调味,分2-3次食用。

功效:益气摄血,健脾宁心安神。用于体虚不能摄血所致的月经过多,心悸怔忡失眠,少腹冷痛等。

艾叶煎鸡蛋 :把新鲜艾叶洗净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适量盐、胡椒粉,

锅烧热加油,煎熟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

2、艾叶外用,可温煦气血、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祛湿止痒、安神助眠、驱邪避秽,防蚊虫等。

制作艾条:进行艾灸,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扶阳救逆等。以治疗风寒湿痹,四肢关节疼痛,脘腹冷痛等病症。

制作香囊:艾叶加藿香、佩兰、白芷、石菖蒲等芳香类药材,制作成香囊,既可入脾胃经,醒脾化湿,又可防蚊辟秽。

制作药枕:安神助眠,祛风湿,杀菌。

泡脚:治疗虚寒怕冷,四肢不温,或者脾胃虚寒,大便溏,食物难消化等。

洗浴:适用于产褥期。产后气血虚弱,腠理疏松,容易受风寒,出现怕风怕冷,身痛等症状,用艾叶煮水洗浴、洗头,泡脚以理气血,祛风寒,防治产后身痛。

熏洗:艾叶配花椒、防风等药材煮水熏洗患处,治疗湿疹、疥癣、阴痒等。

艾叶好处多多,但也不是人人都适用

1、艾叶性温,体质湿热、实热或阴虚火旺的人,应禁用或慎用。

2、艾叶食用要适量。食用过量容易出现咽部干燥,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

3、灸法温热,多治疗虚性寒性疾病,艾灸频率一周2-3次为宜,每次艾灸20-30分钟。灸法后忌食生冷寒凉之物,忌吹风、洗凉水浴、衣着单薄等。

4、艾叶泡脚或洗浴,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3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5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59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69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82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13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2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