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医药行业七月新风向:集采反内卷、中药保护升级、资本并购潮起

2025-07-25 15:11350bianji

1. 集采规则优化终结“唯低价中标”,行业转向价值竞争

国家医保局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中首次提出“反内卷”原则:

2. 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落地,七年独占期激励创新

以岭药业夏荔芪胶囊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首个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七年:

3. 六十八亿并购刷新纪录,本土药企开启“主动整合”时代

中国生物制药以六十八亿元人民币收购礼新医药超百分之九十五股权:

4. 超级细菌疫苗冲刺全球首款,III期数据年底揭盲

欧林生物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完成III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5. 创新药“双目录”落地,商保支付破局高值药准入

国家医保局新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形成双通道:


结语
政策规则优化(反内卷集采)、技术产权保护(中药七年独占)、资本整合升级(六十八亿并购)三大趋势,共同推动中国医药行业从“量价厮杀”迈向“价值重构”。创新药企迎来研发投入与商业回报的正向循环,患者同步获益于临床急需药物的可及性提升与价格下沉。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康复医学中的 “隐形拦路虎”:神经可塑性延迟与功能恢复困境
神经可塑性延迟是康复医学中亟待重视的 “隐形障碍”,其本质是神经重塑过程中的可干预性停滞。随着生物标志物识别技术的普及、神经调控手段的成熟及个体化训练方案的推广,未来有望将这一延迟发生率控制在 15% 以下。对患者而言,及时识别、科学干预,就能打破 “康复僵局”;对医疗体系而言,关注这一 “小众问题”,才能让更多神经损伤患者真正实现 “功能重生”。

0评论2025-07-2530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31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32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40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41

7月医药新政:创新药双通道落地,5款国产新药械上市破垄断
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TQG203)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国产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制剂,填补抑制物阳性血友病患者用药空白。

0评论2025-07-2342

医保商保“双目录”机制启动,创新药支付瓶颈破局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67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51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