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集采规则优化终结“唯低价中标”,行业转向价值竞争
国家医保局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中首次提出“反内卷”原则:
中选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价为锚点,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
强化药监部门对生产线的全覆盖检查,投标企业需满足“2年内无违反药品GMP”要求;
医疗机构可按品牌报量,保障临床用药质量偏好。
此举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质价平衡”,仿制药龙头如一品红股价半月涨幅近百分之四十。
2. 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落地,七年独占期激励创新
以岭药业夏荔芪胶囊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首个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七年:
该药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核心,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引发的排尿障碍,副作用低于西药且适合长期服用;
保护期内其他企业不得生产同类药品,推动中医药标准化进程。
此次审批标志着国家对中药原创组方和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升级。
3. 六十八亿并购刷新纪录,本土药企开启“主动整合”时代
中国生物制药以六十八亿元人民币收购礼新医药超百分之九十五股权:
礼新医药拥有GPCR抗体、ADC双抗平台,核心产品LM-299(PD-1/VEGF双抗)曾获默沙东三十二亿美元授权;
并购实现“研发+商业化”能力互补,中国生物制药计划三年内将创新药收入占比提至百分之六十。
此交易被外媒称为“中国版罗氏收购基因泰克”,标志本土药企从“被动等待收购”转向主动整合创新资源。
4. 超级细菌疫苗冲刺全球首款,III期数据年底揭盲
欧林生物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完成III期临床受试者入组:
针对术后感染率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的超级细菌,目前全球尚无同类疫苗上市;
预计2025年底揭盲,若成功将填补世界空白,降低全球年超百万例相关死亡。
该疫苗入选国家“揭榜挂帅”工程,凸显中国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突破。
5. 创新药“双目录”落地,商保支付破局高值药准入
国家医保局新推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与基本医保形成双通道:
基本医保聚焦临床必需药品,商保目录覆盖五年内上市的独家高值新药;
创新药可同时申报双目录,医保谈判失败后自动转入商保价格协商;
医院对商保目录药品实行单独结算,解除医生处方限制。
新机制为年治疗费超五十万元的创新药提供支付出口,首批超一百个药品申报。
结语
政策规则优化(反内卷集采)、技术产权保护(中药七年独占)、资本整合升级(六十八亿并购)三大趋势,共同推动中国医药行业从“量价厮杀”迈向“价值重构”。创新药企迎来研发投入与商业回报的正向循环,患者同步获益于临床急需药物的可及性提升与价格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