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不足60例!七旬老人肾癌胃转移,双镜联合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2025-07-14 15:5410630bianji

“这回难道又要切前列腺?”年逾古稀的孙大爷看着体检报告上“前列腺肿瘤标志物升高”的结果忧心忡忡。十年前他因肾癌切除了一侧肾脏,本以为能安享晚年,没想到再遇健康危机1。

入院检查结果却让孙大爷的心情如坐过山车——前列腺并无癌变,但胃体黏膜发现了肿瘤性病变。更令人震惊的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这是转移性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听到“肾癌转移到胃上”的消息,老人脸上写满疑惑与恐惧。这种肾透明细胞癌胃转移的病例,全球报道不足60例,全国仅10例左右1,属于临床上的超罕见病症。


01 全球罕见的健康危机,肾癌转移的异常路径

肾癌本以骨转移和肺转移较为常见,但胃转移却极为罕见。临床数据显示,肾透明细胞癌胃转移的发生率不足所有转移性肾癌病例的0.5%。

这种特殊的转移途径挑战了医学界对癌症转移的传统认知。不同于常见的转移模式,癌细胞在孙大爷体内完成了从肾脏原发灶到胃部的“异常迁徙”,其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

由于发生率极低,这类病例在全球医学文献中仅有零星报道。医生们在诊断时常面临认知盲区,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1。

全球范围内,像孙大爷这样的病例记录不足60例,而我国正式报道的也仅有10例左右。这种罕见性使每一例患者的诊疗都成为医学探索的珍贵样本1。

02 生死抉择的十字路口,多学科会诊的力量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蒋泽斌主任安慰孙大爷:“您先别着急,我们联合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评估病情,争取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肾癌孤立性转移灶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23%-35%,而完整切除转移灶者生存率可大幅提升至73%1。这意味着如果孙大爷的病灶能够完整切除,生存获益将非常显著。

治疗团队面临双重挑战:

消化病医院赵青川执行院长牵头,组织胃肠外科、消化内科、麻醉科、肿瘤科、核医学科及病理科专家组成多学科团队(MDT),开始攻坚。

03 双镜联合的创新突破,微创技术的精准之舞

经过充分评估,MDT团队决定采用创新性的“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LECS)”方案。

这一术式融合了两种微创技术的优势:

在手术实施中,两种技术的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手术由赵青川执行院长主刀,胃肠外科蒋泽斌主任、消化内科秦士钊主治医师密切配合。仅耗时1.5小时便精准切除目标病变,术中出血极少。

04 重获新生的患者,术后康复的奇迹

术后次日,孙大爷即可自行下床活动。他激动地表示:“之前人一直吊在半空里,现在落地了,踏实了。感谢赵院长和他带的兵。”

这一快速康复效果得益于:

术后病理确认切缘阴性,意味着转移灶被完整切除,为孙大爷争取到了最佳预后机会。

研究表明,对于肾癌孤立性转移患者,完整切除转移灶后73%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未手术患者的生存预期1。这种超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治,彰显了多学科协作在疑难肿瘤诊疗中的核心价值。

05 罕见病诊疗新纪元,中国医疗的进步之路

孙大爷的病例是我国罕见病诊疗发展的一个缩影。2025年7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这是继2018年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后,我国罕见病诊疗规范化的重要里程碑9。

目前我国罕见病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超过20万人。2025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新增13种罕见病用药,累计已有90余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医保,大幅减轻患者负担9。

但罕见病诊疗仍面临特殊挑战:

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指出,新发布的诊疗指南对86个罕见病病种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医疗干预等提出明确指导,体现了健康中国建设对个体健康全生命周期关怀的时代要求。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这一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治,已被载入全球不足60例的肾癌胃转移医疗记录中。随着我国《86个罕见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和医保覆盖的扩大,曾经“无药可医”的困境正在改变。

罕见病不应当成为“医学孤儿”。当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共同发力,一个个生命奇迹正在改写医学的可能边界——那位术后次日即下床行走的老人,他踏出的每一步,都印证着中国罕见病诊疗体系正迈向更有温度的未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颜值衰老全景评估:从初老到衰老的科学自测指南
最好的抗衰老状态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更有活力,而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逆生长"。 愿你在每个年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状态。

0评论2025-10-2230

我适合做激光近视手术吗?一份全面自我评估指南
清晰视力是宝贵的礼物,而通往这份礼物的道路需要你用理性与科学铺就。愿你在这条路上,步步踏实,最终拥抱那个清晰明亮的世界。

0评论2025-10-2230

科学制造热量缺口:不挨饿、不反弹的减肥核心算法
当你不再与饥饿和欲望对抗,而是开始运用知识与智慧,你便真正地从食物的囚徒,蜕变为了身体的主人。现在,拿起你的“计算器”,开始建造属于你的、可持续的健康身材吧

0评论2025-10-2229

科学减肥全指南:不止是瘦,更是健康
现在,就是你最好的开始时机。

0评论2025-10-2230

内源调理:两把通往身心平衡的「生理钥匙」
将身体视为一个精密的系统,通过这些基于生理学的练习,您不仅能缓解不适,更是在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的构建与维护。

0评论2025-10-2135

身体自愈力:两个被科学验证的日常「微养生」处方
养生并非复杂的工程,而是将科学的智慧转化为日复一日的温柔坚持。通过这些精准的自我干预,您正主动为长久的健康注入稳固的基石。

0评论2025-10-2135

内源修复:源自人体工学的两个“自疗”处方
将这些基于人体结构与生理的智慧融入日常,您便拥有了两位随身携带的“康复师”,在不经意间,完成对身心的系统性维护与升级。

0评论2025-10-2135

医药级养生:小动作里的大健康,激活身体“自愈力”
将身体的调节权部分收回己有,通过这些具有坚实医学原理的日常练习,您不仅能收获健康,更能收获一份对自身生命的深刻洞察与从容的掌控力。

0评论2025-10-2133

医药级养生:激活身体的自愈潜能
将身体的调节权部分收回己有,通过这些具有医药学依据的日常练习,您不仅能收获健康,更能收获一份对自身生命的深刻洞察与掌控。

0评论2025-10-2036

“药”素融合:源自医药智慧的日常养生法
将医药智慧化为日常行动,让养生成为一种科学、从容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健康投资。

0评论2025-1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