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糖尿病最“怕”这5种蔬菜,不吃药也能降血糖?别再让父母受骗了

2024-06-05 17:04548039健康网http://man.39.net/a/240603/r6p

“我父亲一直都吃素,怎么可能酮症酸中毒!”儿子激动地说道。

今年62岁的李大叔是一名老师,然而退休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就患上了2型糖尿病。为了控制血糖,李大叔一直在网上寻求各种办法,看到一位糖友因为吃素食后血糖下降的经验分享,李大叔也仿效了起来。

李大叔每天的菜单都是玉米、南瓜、山药、红薯以及糙米等素食,坚持了1个月,发现血糖明显下降,且体重也减轻了不少,这让他坚信素食对控制糖尿病有好处。

近日,李大叔发现自己的空腹和餐后血糖都升高了,于是除了吃素以外,每天还加大运动量。一天饭后,李大叔突然出现了恶心、呕吐、浑身乏力的症状,本以为休息一下就好,没想到不久后,李大叔竟然昏迷了,家人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将他送去医院。

经诊断李大叔是酮症酸中毒,但由于耽误时间太久,李大叔最终还是不幸离世。


一、长期吃素,为何还是血糖失控?

不少人认为素食是健康的代名词,在查出血糖过高、血脂过高等问题时,会想要通过吃素来控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呢?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糖尿病专科护士范学兰表示:吃素吃不对,不仅不能降血糖,反而会升高血糖。

首先,素食不只有水果蔬菜,还有米饭、面条、馒头等精制碳水,这些食物摄入过量很容易导致总能量摄入过剩,引起血糖上升;

而素菜的口感较为清淡,为了更好吃一些往往会添加大量油、盐、糖等调味品,这样一来素菜也变成了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同样会引起血糖上升;

另外,不少糖尿病患者会食用土豆、红薯、莲藕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来代替主食,但这些食物摄入过量,也会引起血糖升高。

糖尿病患者长期吃素,甚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河科大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李雪峰解释,长期吃素食会导致身体能量摄入不足,身体为了供能治好分解体内的脂肪。在脂肪分解时会产生酮体,酮体在体内不断堆积会诱发酸中毒,表现为乏力、恶心等症,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

尤其是以下3种看似很健康的素食,其实是隐藏的升糖大户。

二、多吃5种蔬菜能降血糖?别被骗了

不少糖友会在生活中苦寻降糖的方法,蔬菜降糖是较容易被大众接受的,然而这些所谓的降糖蔬菜,真的可以降糖吗?

1、南瓜

据说,南瓜内的多糖成分在小鼠身上被证实具有抑制血糖的作用,于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想通过多吃南瓜来降血糖,这个方法可行吗?

答案是否定的,南瓜不仅仅只有南瓜多糖成分,还有可导致血糖上升的糖、淀粉等成分,盲目摄入大量南瓜,反而会导致血糖上升。且小鼠实验得到的结果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即便是可以作用于人体,实验中使用的也是南瓜多糖提取物,和直接吃南瓜完全不同。

2、苦瓜

苦瓜一直在民间被当为药食两用的食物,更甚者有人说它是植物胰岛素,可降血糖。之所以有这个说法,是因为苦瓜内有苦瓜皂苷、苦瓜多糖以及钛类等成分,而这些成分可对血糖起到降低作用。

不可否认,这些成分的确被发现具有对抗自由基、发挥类胰岛素作用以及影响葡萄糖代谢酶等作用,以此达到降低动物血糖的作用。但实验中所使用的是提取物,这和直接吃苦瓜完全不同,且必须通过口服药片、皮下注射才会有作用。想要通过吃苦瓜来降血糖,是行不通的。

3、玉米

玉米内有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以及多糖等成分,还有镁、谷胱甘肽等成分,这些成分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可改善胰岛素抵抗。

但是!玉米同时也是个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每100g玉米的热量有106千卡、19.9g碳水化合物,通过大量吃玉米来降血糖,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4、白萝卜

传言称,白萝卜内有辅助降糖的芥子油成分,对降血糖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芥子油在十字花科蔬菜内并不稀奇,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其可降血糖。甚至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芥子油摄入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5、西蓝花

有说法称,西蓝花内的铬元素可改进糖耐量、降血糖。铬元素是一种蓝白色多价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内。目前没有任何大型的随机对照实验证实铬元素可防治糖尿病,普通人在正常饮食的前提下,也不会缺铬。

三、糖尿病饮食的4个误区,别再犯了

糖尿病的发生与日常不良的饮食习惯之间有很大关系,想要改善血糖,管住嘴很重要。但在控制饮食的同时,还要注意避开误区。

1、少吃主食就可以控制血糖

不是糖尿病患者认为主食会导致血糖上升,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刻意减少主食摄入量甚至不吃。但这个做法并不科学,主食摄入不足会导致身体没有充足的能量以供需求,容易引起饥饿性酮症发生。且控制主食摄入的同时不限制其他食物摄入,也会导致血糖控制不良。

2、每天只吃粗粮,不吃细粮

粗粮内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但也不能只吃粗粮完全不吃细粮,否则会导致胃肠道负担加重,影响钙、铁、维生素的吸收,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500g蔬菜、100g粗粮,就可以满足身体的膳食纤维需求了。

3、甜的不能吃,咸的不限量

糖尿病与糖相关,所以不能吃甜食,但咸的食物就可以不限制了。这是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想法,其实非常错误。咸饼干、咸面包以及薯片等咸味食物,也是粮食做的,内里也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大量也会在体内转换成葡萄糖,引起血糖上升。

4、是无糖食物都可以放心吃

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很多无糖食物都是由精细米面、杂粮面粉制作的,内里的油脂、淀粉糖浆等含量很高,进食后会导致血糖骤升。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控制饮食,但也要学会正确的方法,盲目踏入误区,只会适得其反。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33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47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64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55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67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362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368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260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964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