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长期喝白开水与长期喝茶的人相比,谁的身体更健康?告诉你大实话

2024-05-11 17:21869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40401/k6

小丽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交了个外国男朋友,虽然两人感情很好,但也也少不了因为文化差异产生矛盾。

这天她正泡着茶顺手给男友也递了一杯:“别喝这么多冰水,喝点茶可以打通人体经络,又助消化还可以清热解毒、提神。”

然而男友看着烫得冒烟的热茶却反驳道:“茶还影响睡眠和代谢,加重肾脏负担呢,喝冰水简单又没有其他副作用”。

于是两人就“喝水还是喝茶更健康”讨论起来,那么到底哪一种更有益健康?

一、复旦研究:茶叶是打通人体经络最有效的食品

经络一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书中划分了六条正脉以及两端链接手或足后,进一步细分的十二条经络。

通过对特定经络穴位进行针灸或对应经络属性配备药剂可达到医疗效果。而这一点也被现代科学的各种实验和分析证实。

但是经络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也有人觉得中医疗效不排除偶然性,同时也不被科学家认可其客观性。

为了探究经络是否存在,复旦大学团队利用药食的方法反复实验刺激归经反应,发现草本药食会刺激相应的经络,出现明显的内源性发热


其中喝茶对经络刺激反应最明显,而且部分茶种归经效应特别强,可以让整条经络几乎同时发出红外辐射。

而后研究团队招募了多位志愿者,记录他们身体在喝不同茶后发热部位,拍摄他们身体的红外影像,终于在多样本重复试验下,让经络得以被看见。

而这项研究发现,也直接证明了茶叶确实可以打通人体经络,激发特定经络的效果,根据实验样本数据,不同茶叶还对应不同的归经,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黑茶分别对应太阳脉、阳明脉、少阳脉、太阴脉、厥阴脉。


二、长期喝白开水与长期喝茶,哪种更健康?

但相较于喝茶,有人觉得喝水更健康,因为白开水确实可以说是百无禁忌的饮品,几乎人人都能喝,而且不含糖、咖啡因、色素等添加剂。

适当补水还可以给身体带来多重好处:

养护皮肤:适当补水可增加皮肤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皱纹、色斑等问题;

呼吸道健康:喝水会让呼吸道粘膜相对湿润,促进粘液正常分泌减少病菌入侵;

促进血液流畅:人体水分充足还有助于血流畅通,减少血栓风险;

预防便秘:适当的补水可以防止大便干燥,预防便秘;

保护胃粘膜:中医表示,白开水可以减少胃黏膜损伤,减少肠化生等多项养胃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群喝水量标准也不同,喝多了也可能造成反效果,比如:

普通人群,在低身体活动水平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饮水量

特殊人群,如有胃溃疡需长期服药治疗的患者、肾功能不好的人、尿毒症患者以及心衰患者都要要控水,否则都可能加重病情。

但觉得喝茶更健康的人也有其道理,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药性成分以及人体所必需28种元素,可以调节人体健康,甚至可以减轻某些患病风险。

①心血管疾病

《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曾发表过相关研究,通过长期跟踪随访,研究员发现,每周饮茶超过3次的人比起少于3次的人,降低了20%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游以及约22%的死亡率

②降血压

多项研究指出,喝茶的人比起不经常喝茶的人,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1.8mmHg和1.4mmHg,喝的越久降压效果越明显。

③减脂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通过实验发现,喝茶可以帮助机体消耗过剩的能量,达到减肥的作用;


但喝茶也不是随时随地想喝就喝的,对于特定人群也有禁忌事项。

比如有神经衰弱、睡眠质量不好、甲亢、胃病、肠溃疡、结核病、心脏病、孕产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不适合饮茶;另外晨起、睡前、餐前、后这些时间段饮茶还会造成反效果,尤其是浓茶,还会损害肾脏,不利于肠胃健康。

总的来说,喝茶和和喝水都有各自优势,但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其实只要保证合适和适量的饮用,无论是喝水还是喝茶都对健康有好处

三、关于健康饮水和喝茶,这些建议要牢记

了解完喝水的好处,可能有的人已经悄悄拿起了水杯,先别急,喝水也要喝对方法才能达到效果,那么如何健康饮水?

专家建议:成年人每日喝水量应满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水量达标 》要求的1500—1700毫升

另外喝水最好保证少量多次,间隔半小时左右的频率喝。同时水温最好在25℃~45℃,如果有心脏、肾脏疾病的人群,最好遵医嘱喝水,以免加重心脏或肾脏负担。

喝茶同理,想要健康喝茶有些讲究也需要注意:

饭后不宜立即喝茶:不仅影响消化,还会影响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的吸收。

酒后不宜立即喝茶:茶有利尿的作用,酒后人体未分解的乙醛会伤肾,同时增加血容量,不利于心脏健康。

不宜喝浓茶:浓茶长期摄入会反复刺激胃粘膜,增加胃病发生率;同时还会诱发便秘、结石等问题。

绿茶喝头泡:因为茶叶反复泡开后,营养物质会不断流失,泡的越久还会析出有害物质。

多选新茶:新茶的营养成分最丰富,而陈茶因为储存问题可能会有变质现象。

总而言之,无论是喝水还是喝茶都有一定的注意事项,不论你选择喝什么,重要的是要合理饮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品才是关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康复医学中的 “隐形拦路虎”:神经可塑性延迟与功能恢复困境
神经可塑性延迟是康复医学中亟待重视的 “隐形障碍”,其本质是神经重塑过程中的可干预性停滞。随着生物标志物识别技术的普及、神经调控手段的成熟及个体化训练方案的推广,未来有望将这一延迟发生率控制在 15% 以下。对患者而言,及时识别、科学干预,就能打破 “康复僵局”;对医疗体系而言,关注这一 “小众问题”,才能让更多神经损伤患者真正实现 “功能重生”。

0评论2025-07-2530

医保商保“双目录”机制启动,创新药支付瓶颈破局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69

全球不足60例!七旬老人肾癌胃转移,双镜联合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这一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治,已被载入全球不足60例的肾癌胃转移医疗记录中。随着我国《86个罕见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和医保覆盖的扩大,曾经“无药可医”的困境正在改变9。

0评论2025-07-1461

色斑解码:从科学机制到精准狙击,告别斑驳焦虑
皮肤上的斑驳印记,实则是身体发出的生态警报。当现代科技让精准狙击色斑成为可能,我们更需理解:真正的无斑肌源自昼夜不息的生态维护——防晒霜是每日必修课,抗氧化饮食成为生活方式,压力管理写入日程表。那些在颧骨绽放的褐色云团,终将在科学护理下如晨雾般消散,显露出肌肤本真的光芒。毕竟,与色斑的博弈不仅是美学追求,更是一场关于皮肤健康的持久守护。

0评论2025-07-10321

药品追溯码全面实施!医保监管进入“一码到底”时代
当一盒降压药在药房扫码枪下发出“嘀”声时,全国96万家医药机构的系统正悄然完成一场监管革命——每盒药的“数字人生”从此被全程锁定。

0评论2025-07-08570

高尿酸血症管理新进展:2025年风湿病学会指南解读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202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基于35项循证研究提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需结合肾功能、代谢状态及心血管风险分层管理。本文解读核心更新要点,并附临床决策流程图。”

0评论2025-07-031313

血糖正常就停药?2025中华糖尿病学会警告:擅自停二甲双胍3天内胰岛素抵抗反跳200%!
“浙江糖友停用二甲双胍5天后突发高渗昏迷死亡!2025《中国糖尿病停药风险白皮书》披露触目数据:62.3%的‘蜜月期’患者因擅自停药致器官损伤,其中肾脏衰竭占41%! 哪些人可能安全停药?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中日友好医院发布‘停药钻石标准’!”

0评论2025-07-012434

嘴唇总起皮、干裂?警惕这5大诱因!医生教你3招养出‘水润唇’
嘴唇干裂不是小事,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慢性唇炎! 从今天起,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双唇,让你的笑容更自信、更迷人!

0评论2025-06-26977

职场久坐族必看:每天10分钟,告别腰酸背痛与静脉曲张
久坐带来的健康问题并非不可逆转,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守护自己。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10分钟,用这些简单的医药小知识和健康习惯,告别腰酸背痛与静脉曲张,让职场生活更加轻松、高效。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0评论2025-06-25510

“止咳神药”右美沙芬监管升级:从药店畅销品到精神药品管控名单
右美沙芬的监管升级,是药物滥用治理的缩影。当“止咳神药”沦为“致幻毒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药品管理的漏洞,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关爱缺失的深层危机。未来,唯有构建“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全链条防控体系,才能让药物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而非成为伤害生命的“凶器”。

0评论2025-06-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