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肾病越来越多,饮水是“祸根”?提醒:真正伤肾的是这5种行为

2024-05-11 17:191206039健康网http://man.39.net/a/240401/w9o

小李经常一打起游戏,就是没日没夜的,有时候为了省时间,他就买几瓶可乐喝,喝完就感觉饱了。

然而好景不长,最近他感觉做什么都提不起劲,胃口也越来越差,就连最喜欢的游戏也没精力玩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太累导致的,但连续休息了一周也没缓过来,他才慌了赶紧到医院检查。

结果显示他的尿蛋白指数高得离谱,最后竟然被确诊了尿毒症,经过半个多月的透析治疗,最终还是抢救无效死亡

肾病无小事,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更是不可忽视,有说法称,我国肾病的高发和“喝水”有关,这是真的吗?

一、刚喝完水就尿多,是「肾虚」吗?

一喝水就尿多经常被认为是肾不好的表现,但实际上,喝水多尿量自然也会增加,只能说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是肾脏正常工作的表现之一。

至于排尿次数,其实受膀胱储尿量以及膀胱肌肉影响,当饮水量超过膀胱储尿量就会增加排尿次数,另外,膀胱肌肉控制力差也会增加尿意,尤其是孕妇。

还有一些不爱喝水的人,因为膀胱长期处于缺水的环境,一旦有水分的流入,膀胱也会自动的做出排泄反应,所以也就出现了喝水量很少也频繁上厕所的情况。

当然,除了上述生理性原因,一些疾病也会导致排尿异常,比如糖尿病、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等,另外还有高血压、长期服药的人,因为肾小管受损,夜间回吸能力减弱,就会导致夜尿增多。

一般夜尿超过2次或者超过一天尿量的1/3就称为夜尿增多。

而且尿液形成速度也有个体差异性,有的人最只需要6~8分钟,但有的人可能需要120分钟左右,所以喝水到排尿时间只要在这个区间内都是正常的。

实际上,大多数尿频都和肾无关,只有尿频合并尿蛋白高等异常表现才可能是肾有问题。

所以判断肾脏健不健康不能仅凭排尿次数,还需要综合评估多个因素,如果实在担心,也可以及时就医检查。

二、多喝水是伤肾“元凶”?有道理吗?

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喝水多的讨论,有人说“多喝水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损伤”,多喝水不是日常生理吗?为什么喝水这么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会产生了这么大的分歧,难道我们喝的水真的会对肾脏造成负担?

当水进入人体后,经过0.5~1小时就会随血液到达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进行水分补充,剩余的水分则随其他废物汇集到肾脏,进行过滤然后随尿液排出。

肾脏这个过滤器共有100万~200万个肾单位,按照血流量多少启动相应的肾单位进行过滤。一般情况下,4分之一的肾单位就可以满足过滤需求,所以适当喝点水不会影响肾脏健康。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短时间大量喝水,就会增加肾脏工作量,而且随着排汗量增加,还会导致体内的盐分过度流失,影响电解质紊乱。此外,还可能因喝水量过多,导致排泄失衡,引发“水中毒”。

特别是肾功能不好的人,不建议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一般正常人每天摄入1500~1700ml的水就已经满足人体一天所需了。

另外,不要等口渴再喝,因为这样的身体会经常处于缺水状态,尿液中钙质、杂物浓度升高,会使尿中晶体沉积增多,形成结石。长此以往,结石越来越多,还可能引起泌尿道阻塞,出现肾积水,损害肾功能。

而且,多项研究发现,人体长期缺水更容易诱发肾结石、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癌症等疾病

三、这些“作死”式的伤肾习惯,你中了几个?

国际顶尖医学杂志《柳叶刀》曾发表过相关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高达10.8%,基本10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肾病患者,而“元凶”可能正是以下这些不知不觉的生活习惯。

1、经常憋尿

尿液不及时排出,长期待在膀胱里,会增长细菌繁殖速度,增加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发病风险。患者可能会因此出现腰酸背痛、尿频、尿急甚至尿毒症。

2、过度喝饮料

饮料的高酸性会影响人体酸碱度平衡,特别肾脏的主要工作就是调节人体酸碱度,长期过度摄取饮料就会给肾脏带来负担,增加肾脏损伤的概率。

3、饮食偏咸

饮食偏咸咸,直接的影响就是盐分超标,导致血压异常升高,影响肾脏的血液正常流量,也会增加肾病风险。

4、滥用药物

正常人体摄入药物后,会随血液循环到全身,最后通过肾脏代谢到体外,减少药物体内残留,而滥用药物会导致肾脏代谢过载增加肾毒性风险,严重可引发肾功能衰竭。

5、酒后喝浓茶

很多人以为酒后喝浓茶能解酒,但这个行为已经被辟谣。因茶叶中的茶碱有利尿功能,酒后喝茶无异于让没来得及分解的酒精大量汇聚到肾脏,而肾脏受到大量乙醇的刺激,长此以往也是损伤肾功能。

总之,想要养护肾脏一定要注意上述不良行为影响,不要让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健康危害的因素,平常也可以多注意饮食调节,坚持锻炼,促进体内代谢,让健康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32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47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64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55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66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332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368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260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964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