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80后中年男:中医叫我好好补肾,西医却说肾没问题,到底听谁的?

2024-05-07 10:33954039健康网https://news.39.net/shx/240314

补肾在中国,是永不过时的流行文化。特别是上了四十岁的男人,疲于生计,尿频尿急、脱发、性功能下降等困扰接踵而至,补肾似乎成了一举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

本文首发于39深呼吸公众号(shenhuxi39)

补肾在中国,是永不过时的流行文化。特别是上了四十岁的男人,疲于生计,尿频尿急、脱发、性功能下降等困扰接踵而至,补肾似乎成了一举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

男人40不惑,补肾不仅在食补,还在于吃药。据调研,我国补肾中成药市场规模高达236亿。叮当快药披露的数据显示,补肾壮阳类产品在男性用药里高居首位,占比达到65%。

◎ 补肾药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图: 全景视觉

不少医生忧心仲仲告诫,补肾药不能乱吃,对于肾的看法,西医与中医大不一样。

01中医说的“肾”,不是西医的“腰子”

做了一堆的检验检查,结果基本没有异常,医生说“没事,一点问题都没有”,但就是觉得没有精神、睡不醒、腰酸乏力,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

◎ 都说男人四十一枝花,但他们经常感觉身体被掏空。/图:全景视觉

45岁罗志浩(化名)就是这样,被上述症状折腾了快两个月了,看西医普内科检查了一通找不到病因,便改主意挂号中医科瞧瞧。

接诊的是一位50多岁的女中医,她一边为老罗仔细把脉,一边端详他的面色,查看眼睛、舌头等,两三分钟后心中有数了。这位女中医诊断,老罗属于中医的“虚劳”类病症,辨证为脾肾阳虚,简单来说就是“肾虚”,提醒他要好好调理,补补肾。

◎ 看西医找不到病因,那就转去中医科瞧瞧。/图:123rf

老罗一听说是肾虚,神情紧张,以为自己得了大病,性能力肯定也是不行了。他前脚刚从中医诊室出来,后脚就踏进了肾内科,“刚看了你们的中医,说我肾虚,是不是我的肾脏出了什么问题?”

肾病专科的坐诊医生听了老罗这句话哭笑不得,又一个患者把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混为一谈了。

为什么患者会产生这样的误解,还得从中西医对肾的理解不同说起。中医说的“肾”和西医说的“肾”,其实是两码事。

西医说的“肾”,就是老百姓所讲的“腰子”,是看得见的位于人体腰部两侧的一对肾脏器官,主要属于泌尿系统。

◎ 西医说的肾,就是“腰子”。/图: 123rf

肾脏作为人体把控排泄的器官,时时刻刻都在当身体的“清道夫”,把我们吃进去的东西,包括蛋白、糖、水分等等通过机体代谢利用后的废物排出体外。另一方面,肾脏还要协助调节体内的血压、电解质、酸碱平衡,产生红细胞和保持骨骼健康。

肾脏的好坏与否,通过肾功能检查、肾脏彩超或磁共振(MR),肾穿刺等方式就可以知道。

而中医所说的“肾”,不仅仅是一个有形的器官,而是器官和功能的集合体,它是肾脏及其相关的一系列功能活动的总称。在中医学里,肾的功能,几乎涵盖了西医学中的内分泌、生殖、泌尿、运动骨骼、神经、呼吸等多个系统的生理功能,可谓牵一发动全身,主要起调节全身的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基本物质”“原动力”。

◎ 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补肾很重要。/图: 全景视觉

所以,中医的“肾”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大于且包含了西医的肾的范畴。

02中医的肾虚,不等于西医的肾病

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肾虚”一词充斥在许多药品、保健品的广告中,很多中年男同胞跟老罗一样对于肾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并不清楚,以为肾虚就是“肾脏”这个器官出了问题。

广州市中医医院不孕不育症专科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表示,肾虚是中医的概念,西医无此说法。中医认为,肾是五脏六腑的根基,肾主宰人一生的生长发育。肾虚是伴随衰老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 男人肾虚会脱发。/图: 图虫创意

一般来说,男性40岁左右,肾气开始衰减,到了64岁左右,肾精不足而出现肾脏虚衰。虚会表现出与肾相关的机能减退,比如脱发白发、牙齿松动脱落,腰膝酸软、听力下降、耳鸣耳聋,夜尿增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

高三德提醒,如果不注意养生,长期熬夜、疲劳、精神紧张、压力大、纵欲过度等,会加速这些“衰老”,导致肾虚的症状来得更早更猛烈。

◎ 熬夜、精神紧张会让肾虚更早到来。/图: 锐景视觉

肾虚有很多种,因人而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文介绍,所谓肾虚主要是肾的精、气、阴、阳不足,主要分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肾精不足、肾气不固这5种症型。

直白地说,肾虚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实际上是指整体功能的低下。多种疾病均可出现肾虚表现,不仅包括西医的肾病,还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或者根本无器质性疾病,表现为功能的低下。

而西医所讲“肾病”,明确指的是肾脏这个器官出问题,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病、肾小管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多种肾脏疾病。

肾病早期非常隐匿,病人往往没有什么感觉,而一个不到30元的普通尿常规检测,可以帮助发现血尿、蛋白尿等慢性肾脏病最常见的异常指标。如果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肥胖、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者,建议每半年至一年做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尿蛋白肌酐比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损害。

◎ 尿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发现肾病的苗头。/图:123rf

所以中医肾虚不能等同于西医肾病,有肾虚不一定有蛋白尿、血尿、肾衰竭等表现,西医的肾炎、肾衰竭等肾病患者可能会肾虚,但并不是所有的肾病,都有肾虚表现。

03药不能乱吃,补肾不等于“补阳壮阳”

肾虚,也不等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然而,医生发现,不少男性把性功能不好归咎于“肾虚”,甚至认为补肾就是“补阳壮阳”。

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项针对700多名ED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2.9%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

梁文指出,有时肾虚确实会影响性能力,但性功能不好不一定就肾虚,可能与其他方面的原因有关,比如肝胆的湿热,这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辩证用药。

◎ 补肾药有很多,不能乱补一气,得辩证用药。/图: 图虫创意

就算明确是肾虚,针对不同的症型,补肾使用的药物也各不相同。医生提醒,市面上的补肾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这一类型的患者,但如果肾阴虚的人,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或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的。

目前,肾虚相关中医专著、勃起功能障碍相关的指南提到的治疗方案,普遍将补肾壮阳药分为中药和化学药两大类。其中中成药主要用于补肾,分为:温补肾阳药、滋补肾阴药、阴阳补肾药、补肾养心药、补肾益肝药、补肾健脾药、补肾补肺药、补肾固涩药、补肾壮骨药和其他补肾药;化学药主要用于勃起功能障碍。

◎ 中国上市补肾壮阳药分类。/制表: 39深呼吸

相较于盲目追逐通过药物来补肾,医生们更提倡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平时规律作息,少熬夜,不要暴饮暴食。在性生活中应量力而行,不能纵欲,以第二天不疲劳为好。此外,经常慢跑、打五禽戏、练瑜伽等,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预防肾虚。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32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45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61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54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66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286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368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257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958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