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一个比抑郁症更可怕、更糟糕的精神疾病:躁郁症

2024-04-24 14:43899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30419/88

在以前,小丽在小时候是一个标准的宅女,不爱出去玩,也不喜欢交友,长得还比较胖,跟同学们相处也不冷不热,没什么朋友。

但是,突然有一年的暑假,在减肥后,小丽开始变得开朗活泼起来,话也变得很多,社交变得活跃,那时候交了很多朋友,很多人都喜欢小丽,跟以前的自己形成了很大的对比,她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光明。

可是在出现这些变化的同时,她的饭量骤减,睡眠也变差了,心也开始变得躁动不安,每天都在在源源不断地透支身体,这是她第一次轻躁狂发作。


小丽在躁狂期最严重的时候,每天早上五点起来工作,直到晚上两三点,期间一直都在学习或工作,就这样持续了半个多月也不感觉累,并且工作都完成得很好。

即使这么累,但是好像身体打了鸡血一样,觉得自己特别厉害。但是在几个月的躁狂期后,小丽迎来了长达一年多的抑郁期

自此,以后的十几年里,每次躁狂期和抑郁期的症状都一次比一次严重,而且越来越不可控了,只能靠长期服药控制。


抑郁症很多人都有听过,但是有一种比抑郁症还要可怕的精神病却很少有人了解,那就是躁郁症。

躁郁症属于一种情绪障碍,世界上大约有1%~2.5%的人受到躁郁症的困扰,患者的年龄通常在17岁~25岁之间。

躁郁症患者,会出现哪些异于常人的行为?

躁郁症也叫做双相情绪障碍,该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两极化,在临床症状中,既有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

很多躁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都经历了5~10年的误诊时间,学界对躁郁症的了解仍然不够深入。那么,躁郁症患者会出现哪些异常的行为呢?

·躁症发作阶段比较容易被旁人观察到,躁症发作的常见症状有:

1、自尊夸大或膨胀;

2、睡眠需求降低,可能每天只需要睡大约3小时就可以维持很好的精神状态;

3、比平时更善谈,话更多,甚至讲话可以滔滔不绝无法停止,有时候容易给人一种才华横溢的感觉;

4、容易分心;

5、目标导向活动增加,比如会疯狂连续工作,期间还能一直保持精力充沛,或精神动作刺激,比如参加极限运动等;

6、思绪飞跃,大脑中可以不停地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想法,谈话的内容也能从各种主题进行切换,严重的患者会给人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

7、做事情不管后果,比如盲目投资、过度消费透支、不安全性行为等。


·郁症发作阶段不容易被观察到,郁症发作的常见症状有:

1、对所有的活动都明显失去兴趣;

2、几乎一整天都沉浸在忧郁中,会感觉到无望和空虚;

3、几乎整天都嗜睡或失眠;


4、专注力和思考能力降低,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5、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导致体重明显减少或增加;

6、认为自己的生活一点价值都没有,或是有不恰当的罪恶感;

7、有自杀的想法。


躁郁症的危害,丝毫不输给抑郁症

躁郁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躁郁症是两种心理疾病,会出现狂躁和忧郁两种极端的反应,也就是说患者在一段时间内会暴躁不安或滔滔不绝,但是在另一段时间又会郁郁寡欢,情绪低落。

抑郁症则是一种单一的心理疾病,患者会长时间处于忧郁状态,出现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悲观的的症状。

不过,躁郁症患者的危害丝毫不输于抑郁症,我们都知道具有自我伤害、暴力、精神病和精神性药物滥用等经历的患者,实施暴力的危险性比普通人高。

有研究发现,如果这些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那么实施暴力犯罪的危险性会更高。而绝大多数单纯患有抑郁症的人,实施暴力犯罪的比率低于患有躁郁症的人。



得了躁郁症,还能正常谈恋爱吗?

躁郁症患者可能会面临很多的恋爱问题,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比如,

在有人喜欢自己时会感觉不真实,不敢相信会有人喜欢自己;

即使确定了恋爱关系,一旦躁郁症发作,可能在抑郁期会对所有事情都提不起精神,甚至不想出门约会

而在躁狂期会无法控制情绪,容易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恋人发脾气,最终使爱情磨损殆尽,或者躁郁症患者最终因为内疚而决定离开对方

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和难以自控的情绪。那么,如果你的对象是躁郁症患者,你会分手吗?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选择。

如果你是躁郁症患者的恋人,谈恋爱的过程肯定不容易,所以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带恋人走入阳光下。

如果你是躁郁症患者,一定要相信自己,要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而且也要相信自己的爱人,躁郁症患者是可以正常谈恋爱的。


家长不理解躁郁症,你要如何走出来?

有些家长并不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会得躁郁症,认为只是孩子矫情或心理不够强大,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如果孩子患有躁郁症,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同时要了解躁郁症的症状和危害,不管在求医还是生活上,都要重视起来,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疾病。

躁郁症患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除了心理治疗外,必要时还需要药物治疗,同时还要花时间去关注自己的病情,找到合适自己的药物。

在平时还要多跟朋友聊天,多出去走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总之,躁郁症的危害比我们想象得更严重一些,如果发现自己患了躁郁症,要及时就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康复医学中的 “隐形拦路虎”:神经可塑性延迟与功能恢复困境
神经可塑性延迟是康复医学中亟待重视的 “隐形障碍”,其本质是神经重塑过程中的可干预性停滞。随着生物标志物识别技术的普及、神经调控手段的成熟及个体化训练方案的推广,未来有望将这一延迟发生率控制在 15% 以下。对患者而言,及时识别、科学干预,就能打破 “康复僵局”;对医疗体系而言,关注这一 “小众问题”,才能让更多神经损伤患者真正实现 “功能重生”。

0评论2025-07-2530

医保商保“双目录”机制启动,创新药支付瓶颈破局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68

全球不足60例!七旬老人肾癌胃转移,双镜联合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这一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治,已被载入全球不足60例的肾癌胃转移医疗记录中。随着我国《86个罕见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和医保覆盖的扩大,曾经“无药可医”的困境正在改变9。

0评论2025-07-1459

色斑解码:从科学机制到精准狙击,告别斑驳焦虑
皮肤上的斑驳印记,实则是身体发出的生态警报。当现代科技让精准狙击色斑成为可能,我们更需理解:真正的无斑肌源自昼夜不息的生态维护——防晒霜是每日必修课,抗氧化饮食成为生活方式,压力管理写入日程表。那些在颧骨绽放的褐色云团,终将在科学护理下如晨雾般消散,显露出肌肤本真的光芒。毕竟,与色斑的博弈不仅是美学追求,更是一场关于皮肤健康的持久守护。

0评论2025-07-10278

药品追溯码全面实施!医保监管进入“一码到底”时代
当一盒降压药在药房扫码枪下发出“嘀”声时,全国96万家医药机构的系统正悄然完成一场监管革命——每盒药的“数字人生”从此被全程锁定。

0评论2025-07-08528

高尿酸血症管理新进展:2025年风湿病学会指南解读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202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基于35项循证研究提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需结合肾功能、代谢状态及心血管风险分层管理。本文解读核心更新要点,并附临床决策流程图。”

0评论2025-07-031271

血糖正常就停药?2025中华糖尿病学会警告:擅自停二甲双胍3天内胰岛素抵抗反跳200%!
“浙江糖友停用二甲双胍5天后突发高渗昏迷死亡!2025《中国糖尿病停药风险白皮书》披露触目数据:62.3%的‘蜜月期’患者因擅自停药致器官损伤,其中肾脏衰竭占41%! 哪些人可能安全停药?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中日友好医院发布‘停药钻石标准’!”

0评论2025-07-012433

嘴唇总起皮、干裂?警惕这5大诱因!医生教你3招养出‘水润唇’
嘴唇干裂不是小事,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慢性唇炎! 从今天起,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双唇,让你的笑容更自信、更迷人!

0评论2025-06-26977

职场久坐族必看:每天10分钟,告别腰酸背痛与静脉曲张
久坐带来的健康问题并非不可逆转,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守护自己。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10分钟,用这些简单的医药小知识和健康习惯,告别腰酸背痛与静脉曲张,让职场生活更加轻松、高效。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0评论2025-06-25508

“止咳神药”右美沙芬监管升级:从药店畅销品到精神药品管控名单
右美沙芬的监管升级,是药物滥用治理的缩影。当“止咳神药”沦为“致幻毒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药品管理的漏洞,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关爱缺失的深层危机。未来,唯有构建“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全链条防控体系,才能让药物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而非成为伤害生命的“凶器”。

0评论2025-06-2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