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我,33岁,一步步走向肠癌!提醒:上厕所出现4种怪象,或是肠癌

2024-03-14 15:34656039健康网https://cancer.39.net/a/240228

肠癌有多可怕?

有数据调查指出,平均每10分钟,就约有7人被诊断为肠癌,约4人死于肠癌。而下面亲历者的故事更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人面对癌症的无措

一、肠癌患者:“一切来的太快了,连是否放弃都来不及思考”

艳艳结婚5年,婚姻美满,正当她打算备孕进入人生下一个阶段时,意外却悄无声息来到她的头上。

因为一次便血,她的人生和结肠癌结下“不解之缘”。

在确诊乙状结肠癌后,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接受了医生提出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手术很成功,而后8个月的时间,她只需要继续接受静脉和口服辅助化疗,令人欣慰的是肿瘤没有继续复发的迹象,只是好景不长。

次年因为下腹疼痛,她又一次回院检查,这次命运又和她开了一次玩笑,检查报告显示多项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盆腔发现一个囊实性肿块,医生判断可能是卵巢继发恶性肿瘤,但当时医疗条件还无法确认病因。

在接下来的日子,她不仅要接受各种检查,还要忍受体内肿瘤的折磨,因为不断产生的腹水导致她腹胀异常,甚至影响了进食,并发的低蛋白血症让她无法正常呼吸,短短两周多时间,她被病魔折磨的已经无法站立

“一切来的太快了,连是否放弃都来不及思考”她回忆道。

因为爱人坚持治疗,一家人辗转到省医院,在专家团队不懈努力下,最终确诊结肠癌继发卵巢转移癌、大网膜及腹膜转移癌

幸运的是,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她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再次正常,病情再一次得到了控制。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也感受到了肠癌的恐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我国2020年肠癌的新发病例以每年7.4%的速率上升,2020年新增病例高达55.5万,而且以50岁以上的高龄人群为主。

为什么肠癌容易盯上老年人,专家表示一方面增龄性机能衰退,给癌症有了可乘之机,同时老年人生活、饮食上的不注意也给肠癌开了方便之门,当然也少不了遗传等因素影响。

二、上厕所时发现4个怪象,尽早做下肠镜

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什么表现,所以80%患者在发现异常的时候已经到达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据权威数据显示,早期结肠癌干预后生存率高达70%-90%,但进入晚期后患者5年生存率不及10%,所以发现的早晚直接关系着患者能活多久,因此专家提醒及早发现肠癌是非常关键的。上厕所出现这4个异常,一定要注意:

1、大便形状的改变

比如本来大便突然从粗长变成细细一条,要警惕可能是肠癌的影响,因为当肠子出现肿瘤后,会减小肠道通道空间,便便的出路变窄,为了通过肠道就会越来越细。

所以,如果持续出现这种状况,又排便很难排干净,最好去做一下内镜检查。

2、大便暗黑并有血

一般出现血便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痔疮,确实痔疮也会因为用力排便导致粪便表面沾染鲜血,或者大便后滴血。

但肿瘤、息肉等原因导致的血便有点不同,因为是“主动”出血,导致粪便常呈暗黑、暗红的颜色,而且伴随很多粘膜。


3、排便习惯的改变

长期排便不规律,经常腹泻或便秘,上厕所频率变化,要更加小心。肠癌可能会影响排便代谢,导致便秘频发。人体为了把粪便挤出去,肠道运动会更加活跃,容易导致腹泻。

4、排便时的感受

正常情况下排便感受应该是轻松的,但如果你经常感觉排便时很痛,就要引起警觉了。临床发现近30%的直肠癌患者都曾出现排便时疼痛的情况。建议尽早检查,筛查疼痛的原因和性质。

三、肠寿才能长寿,预防肠癌做好4件事

肠道是人体消化过程重要一关,研究表示人体70%的免疫力都和肠道健康息息相关,所以保护肠道功能很重要,专家提醒日常养护肠道最好从这4点做起:

1、注意饮食习惯

饮食不健康往往是很多大部分大肠癌发病关键因素,专家提醒,日常最好减少高脂肪食物、腌制、烟熏制品,合理规划饮食结构,保证荤素搭配、粗细结合。

2、坚持体育活动

研究指出运动也可以降低肠癌患病风险,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次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有氧操、徒步、骑自行车或游泳等。

3、戒烟戒酒

烟酒的危害已经不用多说了,公认致癌高危因素,而且长期抽烟喝酒也会增加患肠癌的风险,日常最好尽量少做或者戒烟戒酒。

4、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

预防大于治疗,预防肠癌也少不了必要的定期检查,及时干预对于患者生存率有很重要的影响,建议有以上早期症状或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定期做肠道筛查。

其实肠癌近年来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而且大多和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关,因此,建议大家最好远离烟酒等高危风险行为的同时,也别忘了调整好自己的生活状态,健康生活才能拥有健康体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31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43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58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51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62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157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367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252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953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