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为什么专家不建议早餐喝粥?喝粥到底好不好?2类人确实不适宜喝

2024-03-12 16:29708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40228/z6

“妈!我胃不舒服”

“妈给你熬点粥,养养胃”

“最近有点感冒”

“多喝粥,很快就好了”

大家有过类似的情况吗?好似一碗粥真的能够摆平一切。喝粥,真的有那么神吗?

一、为什么专家都不建议早上喝粥?

相信不少人从小到大接受到信息就是“早上要多喝粥”“喝粥对身体好”“喝粥更好好消化”,总之就是有益于身体的食物。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喝粥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简直是“危言耸听”,但实际上还真是如此。

粥是个很容易消化的食物,早晨喝粥难以为身体提供一早上所需的能量,且喝粥后很容易范库、没精神,对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会有一定影响。

其次,粥在被身体消化的同时,还会让血糖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一些煮得较为软烂的粥,会给胰岛带来较大负担。

而且粥的营养成分十分单一,缺乏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长期喝粥很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

除此之外,在生病的时候也不建议完全只喝粥,至于白粥能促进身体恢复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

一般没有特殊忌口的患者,饮食要求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尽量清淡,优先选择蒸、煮、炖等烹饪方式。可适当多吃一些蛋白质丰富的蛋奶瘦肉类食物,对促进身体恢复有好处。完全只喝粥的话,身体无法摄入营养,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二、喝粥养胃?竟然又被骗了好多年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喝粥养胃的说法,很多老人日常最爱的主食就是粥,但喝粥真的能起到养胃作用吗?答案却不一定!

喝粥是否能够养胃主要得看导致胃不好的原因,如果是胃动力不足、胃酸分泌少导致的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可通过适当喝粥来减轻胃部负担,在短期内可起到养胃的作用。

此外,一些本身消化功能较差的小孩、老人、术后恢复期的人群,也可以适当喝粥来起到一定的养胃作用。

但长期喝粥却并不是一件好事,长期喝粥会让口腔的咀嚼动作减少,分泌的唾液量也会下降,这样一来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较为不利,且粥属于半流质食物,进入胃部后排空速度会明显加快。

时间长了之后,胃的正常蠕动会减少,消化功能也会下降,反而容易诱发胃部疾病发生。总的来说,主要是这两类人群不宜喝粥:

1、糖尿病患者

喝粥会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较为不利,即便是杂粮粥也要注意不能多喝。

2、有胃病的人群

罹患胃食管反流、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盲目喝粥会导致自身病情加重,无法起到养胃的作用。

三、粥还能喝吗?哈佛研究发现喝粥与死亡率关系

看到这里,相信不少人想把粥直接拉入“黑名单”,但这样做也有点以偏概全了。粥并不是不能喝,而是要选对方法喝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在《中国日报网》上发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对10万余名受试者进行了14年的随访发现,每日摄入28g全谷物熬制的杂粮粥,有助于降低9%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5%的死亡风险。

要注意的是,研究中使用的是杂粮粥,并非我们日常常见的白粥,杂粮粥可以很大程度提升粥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膳食纤维含量也较为丰富,可延缓胃排空的速度,帮助控制餐后血糖,适合大部分的人群。

喝粥其实也大有研究,做好这三点,打开喝粥的正确方式:

1、选择适合自己的粥

胃酸分泌过多的人可选择小米粥、红豆粥等碱性的粥,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低糖、高纤维的杂粮粥。

2、注意合理搭配

喝粥的同时可以搭配鸡蛋、瘦肉以及蔬菜水果等食物,这样就可以弥补粥内营养成分不足的问题。

3、控制喝粥的量

即便是杂粮粥,日常也要控制摄入的量,不能一日三餐只喝粥,一般建议一天有1餐就足够了。

粥是我们日常很常见的主食之一,它并不是完全不能喝,而是要选对喝的方式,上述的这些小技巧你学会了吗?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康复医学中的 “隐形拦路虎”:神经可塑性延迟与功能恢复困境
神经可塑性延迟是康复医学中亟待重视的 “隐形障碍”,其本质是神经重塑过程中的可干预性停滞。随着生物标志物识别技术的普及、神经调控手段的成熟及个体化训练方案的推广,未来有望将这一延迟发生率控制在 15% 以下。对患者而言,及时识别、科学干预,就能打破 “康复僵局”;对医疗体系而言,关注这一 “小众问题”,才能让更多神经损伤患者真正实现 “功能重生”。

0评论2025-07-2530

医保商保“双目录”机制启动,创新药支付瓶颈破局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64

全球不足60例!七旬老人肾癌胃转移,双镜联合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这一罕见病例的成功救治,已被载入全球不足60例的肾癌胃转移医疗记录中。随着我国《86个罕见病诊疗指南》的发布和医保覆盖的扩大,曾经“无药可医”的困境正在改变9。

0评论2025-07-1457

色斑解码:从科学机制到精准狙击,告别斑驳焦虑
皮肤上的斑驳印记,实则是身体发出的生态警报。当现代科技让精准狙击色斑成为可能,我们更需理解:真正的无斑肌源自昼夜不息的生态维护——防晒霜是每日必修课,抗氧化饮食成为生活方式,压力管理写入日程表。那些在颧骨绽放的褐色云团,终将在科学护理下如晨雾般消散,显露出肌肤本真的光芒。毕竟,与色斑的博弈不仅是美学追求,更是一场关于皮肤健康的持久守护。

0评论2025-07-10148

药品追溯码全面实施!医保监管进入“一码到底”时代
当一盒降压药在药房扫码枪下发出“嘀”声时,全国96万家医药机构的系统正悄然完成一场监管革命——每盒药的“数字人生”从此被全程锁定。

0评论2025-07-08400

高尿酸血症管理新进展:2025年风湿病学会指南解读及个体化治疗策略
“2025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基于35项循证研究提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需结合肾功能、代谢状态及心血管风险分层管理。本文解读核心更新要点,并附临床决策流程图。”

0评论2025-07-031134

血糖正常就停药?2025中华糖尿病学会警告:擅自停二甲双胍3天内胰岛素抵抗反跳200%!
“浙江糖友停用二甲双胍5天后突发高渗昏迷死亡!2025《中国糖尿病停药风险白皮书》披露触目数据:62.3%的‘蜜月期’患者因擅自停药致器官损伤,其中肾脏衰竭占41%! 哪些人可能安全停药?哪些人必须终身服药?中日友好医院发布‘停药钻石标准’!”

0评论2025-07-012425

嘴唇总起皮、干裂?警惕这5大诱因!医生教你3招养出‘水润唇’
嘴唇干裂不是小事,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慢性唇炎! 从今天起,用科学的方法呵护双唇,让你的笑容更自信、更迷人!

0评论2025-06-26977

职场久坐族必看:每天10分钟,告别腰酸背痛与静脉曲张
久坐带来的健康问题并非不可逆转,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守护自己。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10分钟,用这些简单的医药小知识和健康习惯,告别腰酸背痛与静脉曲张,让职场生活更加轻松、高效。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0评论2025-06-25506

“止咳神药”右美沙芬监管升级:从药店畅销品到精神药品管控名单
右美沙芬的监管升级,是药物滥用治理的缩影。当“止咳神药”沦为“致幻毒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药品管理的漏洞,更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家庭关爱缺失的深层危机。未来,唯有构建“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全链条防控体系,才能让药物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而非成为伤害生命的“凶器”。

0评论2025-06-23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