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江苏药品集采的3个洞察:原研、挂网与集采、独家品种

2023-03-17 13:5912230米内网原创https://www.menet.com.cn/info/

11月10日,江苏正式公布该省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公告,确定从已经挂网且未过评药品中筛选出43个药品进行集中带量采购。


江苏第三批集采范围包括原研药吗?


这里说一下征求稿没明确,此次明确的纳入品种目录情况。


首先,要定义一下此次纳入43个的药品,按公告原文,指的是“未通过(含视同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


注意,此处并未说仿制药,如果不考虑医药专业背景,而严格从文字逻辑语义理解的话,指的是除了未过评(含视同)之外的同通用名药品,当然包括未过评的仿制药、以及原研药品。


特别声明的一点,我们不是咬文嚼字,也不是在抬杠。而是从公告中嗅出一些难以琢磨的味道。这个字面意思不是一个好的表达。


类似的,曾出现在另一个大省的采购方案中,人家也曾在回复企业的说明中表明包含原研药品。因此,江苏这个纳入范围问题,企业应再次向官方咨询,以明确集采范围。


带量采购和挂网两种模式已经出现相互渗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集采的品种范围,还有一个前提是“已挂网”,这个限制条件可能将带来两个市场问题:


一是,未挂网的品种无法参加此次集采,当然如果新获批的药品一般都是新3/4类化学药品,视同过评,不在此列。但某些想借此通过集采进入江苏市场的“光脚”未过评企业就断了这条路。


可以说,这次集采是对本省已经在用的存量品种进行存量管理,之所用用这个词,是想说明不仅仅价格将会下降,也说明了该省用药范围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引入未过评的其他品种进来。这是“需求侧管理”。


二是,挂网产品进入集采,这本身就值得思考,这说明这原本两种不同的采购模式开始过渡和融合。


集采进入第四年,国家进行了七批八轮共纳入295个品种,地方层面各种省级、省际联盟N轮覆盖,也已超过3000个品规。


不论是从一个省的范围来观察,还是某家医疗机构的用药结构来看,常用药基本囊括,而且,一些崛起的“老药新作”品种也一一被列名。而下一波,估计是竞争激烈的同靶点的“创新药”将纳入考虑。


第七批药品国采,通过“一供一备”制,让备选品种可在当地挂网,此举拉开了集采品种向挂网板块“融入”的开端;而与之相反的是,各地集采则是将挂网品种不断置换为带量采购。


可见,两种采购模式不断交融,最终,各省地市用药、医疗机构用药大部分常用药都将通过带量采购方式完成定价、医院准入、采购、使用和支付。


独家品种进入带量采购的再次思考:集采无禁区


江苏此次集采品种,很多都是销量不小的品种,特别是一些独家品种被纳入,值得企业认真思考“集采无禁区”的真正含义。


虽然在地方层面,独家品种被纳入集采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大规模的化学药品独家品种(含剂型独家)还是首次,这说明了一些品种看似处于“避风港”的状态也是暂时的。


从广东联盟到湖北19省中成药联盟,再到此次江苏第三批集采,各地集采规则设定手法越来越娴熟。


国家集采层面解决过评+达到充分竞争条件品种的仿制药替代问题,而地方层面则专注价格贵、采购金额高的未过评品种,此处,......嗯,这里可以酌情省略“达到充分竞争”几个字,因为经过几年各种省级、省际联盟的交叉覆盖,“达到充分竞争状态”的大品种基本上都已经覆盖完成,价格也至少下降60%-80%。


而一些销量不小的独家品种也相继被纳入集采的范围,先是中成药,进而化学药。


按招标的规律来看,独家一般是靠谈判或议价形成双方认可的价格。但集采是量价挂钩,价格背后是要带量的,而对于独家品种来说,这个“量”不就是之前自己在市场辛勤耕耘培育出来的量吗?自己的还是自己的,但价格要被限制,量也在缩水,一句话:量价齐跌。


那么,这类品种如何管理自己的价格和可能出现的集采风险?这需要进行提前规划,明确目标,找到路径和方法。



最后,注意一下报价和解密时间


资质材料和全国最低价申报:2022年11月11日9:00—11月14日17:00。模拟报价和解密时间:2022年11月24日(星期四)09:00-10:30 模拟报价;10:35-11:05 模拟解密。


正式报价和解密时间:2022年11月25日(星期五)


09:00-10:30 正式报价;


10:35-11:05 正式解密。


15:30-16:10 价格纠偏报价;


16:15-16:45 价格纠偏解密。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育儿补贴时代来临!每年3600元背后的生育革命与健康产业新机遇
当纸尿裤价格持续上涨、早教班费用动辄过万的今天,这每月300元的补贴承载着国家对低生育率危机的应对,也折射出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社会化共担之路。

0评论2025-08-0236

中药配伍禁忌:“药对” 背后的安全准则与临床实践
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盲目突破,也不应机械规避。随着现代科技对禁忌机制的深入解析,传统禁忌体系正从 “经验总结” 向 “科学验证” 升级。未来,只有将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才能让中药配伍既保证安全,又发挥最大疗效,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安全保障。

0评论2025-07-3141

儿童用药剂量:精准化背后的医药挑战与改进方向
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化,是医药领域 “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剂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管理的完善,未来有望实现从 “估算” 到 “精准计算” 的转变,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这不仅需要医药行业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共同守护儿童的用药安全。

0评论2025-07-2947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60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165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461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262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388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804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