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冬季心梗频发,专家提醒:管控好风险因素

2023-12-13 16:17600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n/a/

秋冬之际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

明显进入了高峰

不少心血管慢性病的患者

因为病情加重或者突发情况到医院就诊

气温下降,气候干燥

心血管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患者

更需要管控好风险因素

若出现不适

应及时就诊

评估病情程度和发展

避免疾病急发

为什么秋冬季慢性病容易急性发作?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陈爱兰教授总结了几个导致慢性疾病急发的重要因素:

1、气温下降导致血管的收缩和心率加快,例如此前收治一位40多岁的患者正是因为气温下降,突发胸痛,送院救治诊断为急性下壁心梗;

2、气候干燥,血液粘稠度都会随之增加;

3、天气寒冷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4、情绪出现较大波动,或者搬动重物,都可能诱发慢性病急发。

哪些症状表现是疾病急发的前兆?

有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脑血栓、下肢静脉血栓等心血管病史或者高血压、高血糖等常见慢性病进入秋冬季节后,若出现胸口闷痛不适、活动乏力、喘不上气、呼吸困难、冒冷汗、心悸、平躺气喘、口齿不清、一侧肢体无力等症状,都有可能是心梗、心衰、脑卒中等疾病急发的前兆或者提示。

此外,陈爱兰教授提醒,若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出现牙痛、脖子痛、肩膀痛、手背痛等非典型部位的疼痛,同样需要值得注意,也有可能是心梗发病的先兆,都应该及时就诊。

年轻人也要注意心梗突发

除了老年人群以外,中青年人同样不能忽视秋冬季突发心血管不良事件,尤其是存在高脂血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肥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长期大量吸烟等健康问题,加上工作压力、熬夜加班、暴饮暴食等因素,也会增加出现急性心梗、主动脉夹层、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几率。

而且这些疾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中青年人又不了解自身身体情况,都会忽略疾病发生的风险。

陈爱兰教授建议普通人群每年都接受体检,尤其是要检查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指标。

若相关指标出现明显的异常情况,根据情况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CT、核磁共振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否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如何预防慢病急发?

做好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预防工作,首先是生活方式的管理,适时增添衣物,以免感冒、感染诱发慢性病的加重。

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盲目进步也是不可取的。

此外,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心率、体重、睡眠等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都要做好管控。具体标准可见下图:

秋冬温差大,对血压有一定影响,一些高血压患者都很关心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的种类和用量。陈爱兰教授表示患者首要是做好日常的血压监测,同时由专科医生评估目标血压,并指导降血压药物的种类和药物的使用量。

每个高血压患者因为年龄、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都有相应不同的目标血压,以及适合自身的降血压药物,若自觉血压情况难以控制,则需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门诊中不少患者都会问到是否需要在家中常备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用于应急。

陈爱兰教授表示,一些应急药物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当患者出现突发状况下,无法自行判断应该服用哪些药物,不同情况使用的药物是不一样的,建议尽快拨打120前往最近的医院就诊相对稳妥。

(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33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45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42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53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66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72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238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920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705

餐桌上的免疫力:日常食疗打造健康防线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从日常饮食做起,用食疗的方式增强免疫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的餐桌成为增强免疫力的“战场”,用美食为身体加油,为健康护航!

0评论2025-06-25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