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老年男性逃不开的癌症宿命

2023-09-13 10:36801039健康网http://news.39.net/shx/230303/

到老年,身患癌症,常常陷入痛苦和挣扎。

在肿瘤医院的病房,身患癌症的老年人依然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男性居多,本该安享晚年生活的他们,在确诊癌症后,开始往返医院进行手术、化疗、放疗、药物治疗等,直至又一轮复发或转移。

“中国癌症病人的特点是初诊时就是中晚期,以前列腺癌为例,超半数的男性患者来医院的时候已经处于中晚期或局部晚期、远处转移,可选用的治疗手段已经不多。”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邢念增教授说道。

近日,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的体检报告受到了国际瞩目,已到80岁高龄的拜登体检报告中的癌症指标尤为显眼,里面任何一项数值的高低都关系着他是否存在连任的可能。

现代医学中癌症的发生、进程总是有迹可循,躲开致病的高危因素,常常意味着可以不受癌症困扰,但问题是你躲不开。

69岁的王大伯刚被确诊为肺癌,他告诉39深呼吸,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是一个注定要和癌症打交道的人。

01

年龄是预防癌症最大的敌人

即便癌症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总体来说癌症依然是一种“老年病”。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全球癌症报告》,提供了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36种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等相关数据。报告指出,除去其他客观因素与竞争性死亡原因,75岁之前累积患癌风险为21.4%。

其中,中国人的整体风险是20.6%。换句话说,就是每5个中国人里面,就有1个会在75岁之前被诊断为癌症。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其中60-64岁和50-54岁年龄段的恶性肿瘤病例最多,60-64岁和75-79岁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的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也最多。

纵向来看,70岁的老人患癌风险是20岁以下年龄的接近100倍。

“从概率上来说,男性只要活得够久,前列腺癌就像长白头发一样,会降临在每个男性头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健教授说道。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癌症的发生,需要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基因突变,一个是免疫逃逸,这两个都需要时间,而且通常需要很长的时间。

简单来说,人只要活着体内的细胞就会不断地分裂,新的细胞诞生,老的细胞死亡,和人有生老病死一样,细胞也会在出生死亡的过程中出现变异(病了),其中有一种变异就是癌细胞。

这个过程无法人为地干预,但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癌细胞出现后,很快就会被我们身体中的强大“免疫”细胞盯上,它能够自动的消灭癌细胞,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系统开始衰退,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弱,癌细胞开始占了上风,待癌细胞可以肆意在体内流窜时,就成了癌症。

总有人说,以前为什么患癌症的比例低,那是因为,人的平均寿命较短,癌细胞还成不了气候。

因此,年龄才是癌症发病率影响的最大因素。


02

不良的生活习惯让男性更脆弱

除女性特发肿瘤外,其它癌症都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除年龄外的致癌因素中,男性占据的比例远高于女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抽烟和喝酒。

研究证实,香烟中含有69种可致癌物,长期暴露在致癌物中会导致体内基因发生突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教授提供了一个数据,在6万人参与的对照试验中,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发生率比不吸烟人群高5-6倍,“即使没有诱发肺癌,也有可能患上其它癌症。”

为什么说男性更容易中招?下面的数据给出了答案,2018年全国成人烟草流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吸烟率为50.5%,女性吸烟率仅为2.1%。

酒精则是仅次于香烟的另一大致癌物。

在一篇发表于《柳叶刀·肿瘤》上的研究显示,在2020年所有新发癌症病例中有4.1%可归因于饮酒,涉及病例数超过74万,其中男性占据76.7%。从癌种上来看,食道癌、肝癌为前二,分别占酒精所致癌症病例总数的25.6%和20.9%。

但这不是酒精所能导致的癌症全貌,酒精对人类的口腔、咽喉、上呼吸道、肝、结直肠、乳腺的发病均有作用。

一直以来,在酒桌上驰骋的多是男性,女性的饮酒率较低。另一项对国人饮酒状况的调查印证了人们的一贯印象,30-59岁男性饮酒率均超过60%,而女性各年龄段中最高饮酒率14.4%。

年轻时吸过的烟、喝过的酒等到年老时,则用熬坏了的身体来偿还。


03

面对生活的压力 ,男性比女性更能抗

不管你承不承认,在现代社会中相较于女性,男性面临的压力更重。上海市一项数据显示,近八成的中年男性在饮食、睡眠上没有规律,54.4%的人每天都有“没睡够”的感觉,20%的中年男性因996加班挤压睡眠时间,处于过度疲劳状态的中年男性接近6成,“生理年龄”平均超过“自然年龄”10年左右。

熬夜、加班、超负荷工作,男性在面临生活重担时,健康成为了他们最后才考虑的选项,而背后被忽视的是长期工作压力大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患癌风险。

当然人人都有压力,相比于女性倾向于向他人倾诉,对于病痛选择积极就医、体检筛查的态度,男性则更愿意选择硬抗,换句话说,唯一一个被证实能够提早发现癌症的健康习惯,男人普遍没有。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才退休的王大伯在被告知患上癌症的那一刻,欣然接受。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离70岁很远,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2岁。

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使得越来越多的男性需要在不远的未来,直面癌症 。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34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32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40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53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61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74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895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699

餐桌上的免疫力:日常食疗打造健康防线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从日常饮食做起,用食疗的方式增强免疫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的餐桌成为增强免疫力的“战场”,用美食为身体加油,为健康护航!

0评论2025-06-25490

未来医药2035:从“精准治疗”到“生命重塑”的科技革命
未来医药的终极命题,或许不在于技术能走多远,而在于我们能否在狂飙中守住人性的锚点。 ​

0评论2025-06-2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