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湿气重的人,身体会有3个表现,中了两个以上该提醒自己祛湿了

2023-08-22 18:1213490家庭医生http://fitness.39.net/a/230127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都能听到湿气重这句话,为了祛湿很多人都曾交过不少的智商税,如果能了解湿气的由来、症状以及祛湿的食物,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对付”湿气。


一、为何中国人老说湿气重,到底哪些原因造成的?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患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内伤七情以及外感六淫,其中外感六淫包括“风、寒、湿、暑、火、燥”,这六种邪气就是自然界的天气对人体产生的六种影响。

“湿邪”属于其中的一员,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湿气,可以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由不同的病因组成。


外湿:也就是外界的湿气,比如淋雨涉水、住所潮湿、气候潮湿、冒雨雾等,由于湿性缠绵,很难从人体内散去导致滞留在体内,简单来说外湿大多和外部的环境气候有关,不要长期在潮湿阴冷的住所居住,也不要长时间涉水淋雨。

内湿:就是内在的脾失健运、嗜食甜腻,导致生理上的津液被转化成病理上的湿邪而形成湿气,简单来说就是摄入过多肥甘味厚的食物,加重了脾胃的负担,脾无法很好地将水汽运化,从而形成内湿。


二、多少人为“湿气重”交过智商税?

很多广告打着祛湿的名号来宣传排湿产品,宣传的湿气症状似乎很多人都有,于是纷纷上缴智商税。

比如常见的祛湿贴,宣传可以去湿气、寒气,还可以改善便秘,只需要贴在脚底或肚脐就能见效,事实上不管你贴多久都没有效果,因为你的症状未必就是湿气重。

为了能够阻止掉进坑里,免交“湿气重”的智商税,有必要了解湿气重的表现误区以及真正的症状有哪些。

容易出现的湿气重表现误区:

白色舌苔:舌苔发白大多是寒症和表症,如果是舌淡苔白而且湿润,就需要注意可能是里寒证或寒湿证。

便秘:便溏、大便不成型才是湿气重的表现,而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燥结、寒结等。

口臭、口干、口苦:口干大多是因为阴虚津伤;口苦通常是火邪为病以及胆热之证;口臭一般是上焦有火或胃火。


咳嗽、痰多、嗓子不清新:导致咳嗽、痰多的原因有很多,咳嗽首先要先辨寒热,大多数人都是风热咳嗽、风寒咳嗽或风燥咳嗽等。

脱发、白发:脱发和白发的辨证大多是精血不足或血虚受风,年轻人的头发少大多是血热和肾虚,和湿气几乎不沾边。

肥胖:吃得少却肥胖确实可能是湿气重,但吃得多引起的肥胖是因为脂肪过剩。

黑眼圈:黑眼圈一般要么是肾虚要么就是脾虚,和湿气没多大关系。

疲劳、头晕:这通常是气虚的表现,女性大多为血虚。

此外,有人在刮痧的时候发现刮痧部位很红,于是就被判为湿气重,其实刮痧刮出红并不是湿气,而是毛细血管在破裂后出的血。还有人认为喝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重,其实这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湿气重的真正表现主要有以下3点:

周身繁重、头重如裹:比如眼屎过多,女性白带增多,小便混浊、大便溏泄等。

水肿:由于湿气阴邪,阳气容易受损,导致水液在体内流通不畅而导致水肿、腹水和尿少等症状。

下部水肿:由于湿气具有趋下的征象,所以容易出现下部水肿,比如女性白带异常、男性生殖器湿疹等症状。

此外,湿性的特点是粘滞,很难祛除,病症长,难以痊愈。



三、想要祛除体内湿气,不妨多吃这5种食物

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是湿气重,又该如何祛除湿气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种食物来进行食疗祛湿。

薏米

薏米性味甘淡,具有消肿利水、祛湿健脾、排脓清热等功效,但由于薏米性寒,直接煮来食用容易伤脾,而脾又负责化湿的,就容易导致湿气留存在体内。

因此,在用薏米之前可以先将薏米炒制来削弱寒气,可以取干净的薏米用文火炒到微黄色、微香时再用

赤小豆

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具有祛湿健脾、消肿利水的功效,但是很多人都会将赤小豆和红豆混淆。

其实从疗效上来看,赤小豆具有很好的祛湿功效,这是红豆远远比不上的,所以要分清楚赤小豆和红豆,赤小豆是细长形的,比红豆小一些,红豆是圆柱状的。

芡实

芡实具有显著的健脾作,而将脾调理好,才能正常发挥运化水液的功能,祛湿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此外,芡实还具有固肾作用,有利于体内的一部分湿气通过尿液来排出体外。

此外,还可以适当吃一些生姜,因为生姜具有祛湿驱寒的功效,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推荐可以将红枣和姜片一起煮成红枣姜片祛湿汤服用。


还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来帮助去除体内湿气;冬瓜也具有祛湿利尿的作用,可以用冬瓜、排骨、薏米一起煲汤喝,不仅营养美味,又能帮助祛湿。


总之,湿气重有特定的症状表现,不要轻易被谣言迷惑,如果发现自己真的是湿气重,不妨试试吃能祛湿的食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34

中医智慧:千年传承的现代健康密码
经典方创新:如“健脾祛湿茶”融合古方与现代萃取技术,提升吸收率6。

0评论2025-07-1632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40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50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58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69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890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698

餐桌上的免疫力:日常食疗打造健康防线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从日常饮食做起,用食疗的方式增强免疫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的餐桌成为增强免疫力的“战场”,用美食为身体加油,为健康护航!

0评论2025-06-25489

未来医药2035:从“精准治疗”到“生命重塑”的科技革命
未来医药的终极命题,或许不在于技术能走多远,而在于我们能否在狂飙中守住人性的锚点。 ​

0评论2025-06-2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