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老年抑郁和老年痴呆,傻傻分不清楚?简单4点,一眼就能识别

2023-08-21 15:43565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30813/93

李女士,42岁,近日公司要做业绩,所以事情特别多,但她近来却有点力不从心。总觉得记忆力下降的厉害,有时候这会还记得要做什么,可转个身就忘记了。

有时候开会说着说着,突然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候拿个资料,明明刚刚还在眼前,这下又不知道放到哪了;和客户沟通的时候,总是提不起兴趣。

一度怀疑自己得了“老年痴呆”,便抽空去了医院,经过一些列检查,最终被诊断为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轻度抑郁,并不是什么老年痴呆。

出现这4种情况,大多跟痴呆无关

老年抑郁与老年痴呆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健忘、记忆力差等表示,往往容易让人混淆,所以要注意区分。

1、抑郁症引起的健忘,如果稍微给点提醒,可得到缓解;而痴呆不行,经常答非所问。

2、抑郁症引起的情绪问题,多是抑郁且持续时间长,但痴呆情绪表现比较多。

3、抑郁症引起的智能下降一般是暂时的,部分性的,而痴呆引起的损害是全面的,持续性的。

4、抑郁症不会影响定向力,而痴呆会,患者容易迷路或走失。

所以,大家要学会鉴别,尤其是痴呆症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并不是单一的凭借健忘这一个表现就可以做出诊断。


痴呆症诊断标准: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智能损害持续时间至少超过4个月,而不是一过性的;有清醒的意识;语言、情感、记忆、视空间技能、认知(概括、计算、判断等)至少有3项能力下降;影响到生活等才可以初步判断为痴呆。

可见,想要被判断为痴呆症,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家是有“门槛”的,所以如果出现可疑症状,还是及时去医院确诊一下。


而痴呆症也有自己比较偏爱的人群,包括:有痴呆症家族史;载脂蛋白E基因型阳性;文化水平比较低;独居老人;头部多次受伤;接触过有毒物质;老年抑郁患者;长期抽烟酗酒,尤其是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肥胖三高患者且脑血管损害严重的患者。

所以,这些高危人群,平时要更加重视痴呆症的预防。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争取将危害降到最低。


出现可逆性痴呆症,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可逆性痴呆症,也就是“假性痴呆”,它的发生因素有很多,不过一般通过医学检测可找到原因,具体如下:

情绪因素:离婚、丧偶、退休等重大变化影响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出现抑郁等变化。

营养不足:如果长期偏食、挑食,饮食摄入不均衡可导致营养不足,缺乏叶酸、烟酸、核黄素、硫胺素等营养元素也会影响认知。

内分泌失衡: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引起可逆性痴呆症。


药物负面反应:比较多见的一项因素,抗精神类药物、抗焦虑类药物、抗癫痫类药物等都可能引起。

代谢异常:比如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或者压力、睡眠、心理等问题引起的代谢异常也会导致“假性痴呆”。

如果属于可逆性痴呆症,那么经过针对性的调理,是可以得到改善或者恢复的!



真假痴呆,该如何辨别?

而如果经过症状、检查等判断为不可逆或退化性痴呆症,要及时找出原因、辨别类型,再针对性治疗,比较常见的类型有:

阿尔茨海默氏症

最为高发,好发于65岁以上,病因暂时不明,具体发病症状因人而异,比较多见的表现有:记忆、思维、运作能力等多方面功能均下降。

路易体痴呆

发病率仅次于第一类,病情暂时未明确,发病后常有认知障碍、视幻觉、性格改变等表现。

额颞叶痴呆

此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45-65岁为发病高峰,症状可表现为2类相反的表现,有的患者过度活跃、激动,不遵循社会行为道德规范;而有的则情绪低落、情感迟钝,很多时候会被当做精神疾病。


克雅氏病

此病想要做出准确的诊断,难度比较大,因为它有很多不一样的诊断,包括睡眠紊乱、性格变化、失语症、视觉丧失、 肌肉萎缩、进行性痴呆等。

帕金森痴呆

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发病后,患者常常会出现震颤、僵硬、行动迟缓、步态不稳等表现,要注意与帕金森病区分。

渐进性核上性麻痹

发病率比较少见,常和帕金森病混淆,因为症状很像,主要包括姿势不稳、运动障碍、眼睛运动障碍、痴呆症等,但治疗方法却大不相同,要注意区分。

亨廷顿氏病

此病属于遗传致命的疾病,发病后,患者会出现痴呆症、无法控制自己的动作和情绪、认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混合型痴呆症

也就是几种类型可能同时出现,是痴呆症当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类,治疗难度大,目前暂时没有治愈的方法,只能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总结:想要判断痴呆症,并不是单纯依靠健忘这一表现,还需要结合其它指征以及检查才能确诊,而诊断为痴呆症还要注意区分类型,在根据具体的病因对症治疗,进而尽可能的降低痴呆症带来的危害。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何分辨?一文读懂甲减与甲亢的关键区别
甲状腺,这个位于颈部前方的蝴蝶状小腺体,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引擎”。

0评论2025-07-1439

高度近视防控新策略:科学干预助力守护清晰视界
当下,随着基因编辑、人工视网膜等技术的突破,人类终将攻克近视顽疾。而此刻,**建立“光学矫正+行为管理+医学监测”三维体系**,将眼轴年增长控制在0.2mm内,便是守住光明的务实之举。每一

0评论2025-07-1047

健康科普“排雷”进行时:2025医药信息传播的破与立
当上海某三甲医院专家以“科普视频”推销千元保健品时,国家卫健委的监管重锤已悄然落下——这场医疗信任保卫战,正重塑14亿人的健康信息生态。

0评论2025-07-0858

维生素D低于20的隐性危害!2025中华医学会警告:90%人补错剂量,精准补充方案表
“32岁白领每日补维D 2000IU,一年后竟查出乳腺癌骨转移!2025《中国维生素D临床应用白皮书》揭露触目真相:血清维D<20ng/ml人群癌症风险升3.8倍,但超量补充更致命! 如何打破‘越补越病’魔咒?协和内分泌科发布《精准补充路线图》!”

0评论2025-07-0368

甲状腺结节4a级要切吗?2025协和最新指南:三类人可保守治疗,附消融术利弊表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4a级’让李女士彻夜难眠——医生建议手术,闺蜜却称自己观察5年没事!2025《中国甲状腺诊疗白皮书》揭露残酷真相:4a级结节恶性率仅5-10%,但过度手术率高达37%! 如何守住颈部一刀的底线?协和专家给出关键决策树!”

0评论2025-07-01882

久坐族警报!你的颈椎正在承受“不可逆损伤”,医生教你4招自救
温馨提示:颈椎问题不可逆,预防>治疗!从今天起,调整坐姿、定时活动,别让“职业病”毁了你的健康。转发给身边的久坐族,一起守护颈椎

0评论2025-06-26694

餐桌上的免疫力:日常食疗打造健康防线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让我们从日常饮食做起,用食疗的方式增强免疫力,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可能失去一切。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的餐桌成为增强免疫力的“战场”,用美食为身体加油,为健康护航!

0评论2025-06-25489

未来医药2035:从“精准治疗”到“生命重塑”的科技革命
未来医药的终极命题,或许不在于技术能走多远,而在于我们能否在狂飙中守住人性的锚点。 ​

0评论2025-06-23416

医药革命2025:从“救命药”到“生命科技”的裂变时刻
2024年,医药行业正站在“技术奇点”的门槛上。这场革命或许不会让人类“长生不老”,但它一定会让生命更有质量、更有尊严。

0评论2025-06-20447

三伏天灸:冬病夏治的黄金密码,爱康中医邀您赴约!
今年的三伏天即将来临,爱康中医门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具体治疗时间会根据三伏天的日期进行安排,你可以提前致电咨询或到门诊预约。

0评论2025-06-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