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经常做噩梦可能是有问题?解析噩梦成因!

2023-05-24 09:381774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大部分成年人均做过噩梦,噩梦逼真又生动,使得人们一瞬间快速惊醒、全身冒冷汗,以至于影响了好几天的情绪。偶尔一两次做噩梦没有问题,但经常做噩梦需引起重视。

经常做噩梦可能是哪些原因?

1、睡眠呼吸暂停

在睡眠过程中呼吸突然暂停几秒钟,同时伴有夜间打呼噜、白天嗜睡,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由于呼吸突然停止而突然感觉到胸闷,大脑缺氧,进而做噩梦。

2、睡眠不足

睡眠状态突然被打断,再次进入睡眠时易做噩梦;做噩梦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入睡。

3、抑郁

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如失恋或失业、离婚等,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从而出现做噩梦的情况。工作繁忙或经济窘迫而加大所承受的压力,使得人们精神高度紧绷,同样睡觉时易做噩梦。

4、可能是偏头痛

大部分人偏头痛发作前一周或一个月总是做噩梦,尤其是攻击性或愤怒的噩梦,原因在于偏头痛会造成大脑发生多种变化。

5、心脏病

噩梦和心脏病之间紧密相关,心脏病者易出现呼吸问题,降低大脑供氧量,进而做噩梦。特别是心律不齐者、胸痛胸闷者做噩梦的风险高。

6、服用药物

噩梦与服用的药物相关,尤其是扩张血管的药物,打破大脑中部分化学物质平衡,从而出现做噩梦的情况。

如何才能降低做噩梦频率?

1、睡前不吃任何食物

吃夜宵、睡前吃太多零食或烧烤类,可使得大脑异常活跃,易造成入睡困难,即使睡着后也易做梦。

2、想让自己开心的事

睡觉前要多想一想让自己开心或幸福的事,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偏向于乐观。不能看可怕的内容,如恐怖片、负面消息等。

3、写日记

以写日记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避免因为烦心事而扰乱夜间睡眠。写日记有利于解压,防止夜间做噩梦。

温馨提示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更好的解决做噩梦问题,保证按时起床,按时入睡。睡觉前不能喝酒,以免整夜烦躁不安、易惊醒;睡前可以喝杯热牛奶或花草茶,帮助稳定情绪,利于入睡。听一听白噪音,如流水声、下雨声和风吹声,既能平静情绪,又能减少做噩梦的次数。注意,做噩梦问题一直无法缓解,还需积极就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3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6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3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5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59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69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82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136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2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