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经常做噩梦可能是有问题?解析噩梦成因!

2023-05-24 09:381951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大部分成年人均做过噩梦,噩梦逼真又生动,使得人们一瞬间快速惊醒、全身冒冷汗,以至于影响了好几天的情绪。偶尔一两次做噩梦没有问题,但经常做噩梦需引起重视。

经常做噩梦可能是哪些原因?

1、睡眠呼吸暂停

在睡眠过程中呼吸突然暂停几秒钟,同时伴有夜间打呼噜、白天嗜睡,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由于呼吸突然停止而突然感觉到胸闷,大脑缺氧,进而做噩梦。

2、睡眠不足

睡眠状态突然被打断,再次进入睡眠时易做噩梦;做噩梦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入睡。

3、抑郁

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如失恋或失业、离婚等,易出现抑郁和焦虑等情绪,从而出现做噩梦的情况。工作繁忙或经济窘迫而加大所承受的压力,使得人们精神高度紧绷,同样睡觉时易做噩梦。

4、可能是偏头痛

大部分人偏头痛发作前一周或一个月总是做噩梦,尤其是攻击性或愤怒的噩梦,原因在于偏头痛会造成大脑发生多种变化。

5、心脏病

噩梦和心脏病之间紧密相关,心脏病者易出现呼吸问题,降低大脑供氧量,进而做噩梦。特别是心律不齐者、胸痛胸闷者做噩梦的风险高。

6、服用药物

噩梦与服用的药物相关,尤其是扩张血管的药物,打破大脑中部分化学物质平衡,从而出现做噩梦的情况。

如何才能降低做噩梦频率?

1、睡前不吃任何食物

吃夜宵、睡前吃太多零食或烧烤类,可使得大脑异常活跃,易造成入睡困难,即使睡着后也易做梦。

2、想让自己开心的事

睡觉前要多想一想让自己开心或幸福的事,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偏向于乐观。不能看可怕的内容,如恐怖片、负面消息等。

3、写日记

以写日记的方式释放不良情绪,避免因为烦心事而扰乱夜间睡眠。写日记有利于解压,防止夜间做噩梦。

温馨提示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才能更好的解决做噩梦问题,保证按时起床,按时入睡。睡觉前不能喝酒,以免整夜烦躁不安、易惊醒;睡前可以喝杯热牛奶或花草茶,帮助稳定情绪,利于入睡。听一听白噪音,如流水声、下雨声和风吹声,既能平静情绪,又能减少做噩梦的次数。注意,做噩梦问题一直无法缓解,还需积极就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跨越“死亡之谷”:中国创新药械商业化破局之道
跨越“死亡之谷”,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企之责。它需要产业各方达成共识,以长期主义的眼光,共同构建一个认可创新价值、分担创新风险、共享创新成果的健康生态。只有当最前沿的科技能够顺畅地抵达最需要的患者,中国的医药创新才真正完成了它的使命,实现了从“量”到“质”的惊险一跃。

0评论2025-10-3031

疫苗新纪元:从预防感染到“定制”免疫,人类如何用科技构建健康防火墙?
如何让最前沿的疫苗技术以可负担的价格,惠及全球每一个角落,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道德与政治考验。

0评论2025-10-2937

药物副作用:认识、应对与正确管理
正确认识和管理药物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用药的重要环节。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药物治疗,在获得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用药安全。

0评论2025-10-2843

家庭药箱管理指南:安全用药的科学之道
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家庭药箱,为家人健康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0评论2025-10-2758

抗生素:战争与和平——揭秘人体微生态的攻防战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伟大发现,但它们更像是需要谨慎使用的"精密武器",而非随意取用的"万能工具"。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我们要意识到这不仅是与致病菌的战争,更是对人体内部生态系统的一次重大干预。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并在治疗后积极重建微生态平衡,我们才能在这场永不停息的攻防战中,既赢得眼前的战役,又守住长远的健康和平。

0评论2025-10-2575

高度近视:不仅仅是度数高,更是一颗眼内的“定时炸弹””
高度近视,是一个需要终身管理的慢性眼病。它要求我们从一个被动的“配镜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眼健康管理者”。通过科学的控制手段、定期的专业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完全有能力看住这颗“定时炸弹”,守护住珍贵的视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失明风险。

0评论2025-10-2477

告别“熊猫眼”:一份针对黑眼圈的医学级综合解决方案
对抗黑眼圈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持久战”。成功的关键在于 “先精准分型,再靶向护理” 。通过结合科学护肤、健康生活习惯,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美帮助,你完全可以有效淡化“熊猫眼”,重现明亮双眸。

0评论2025-10-2380

我适合做激光近视手术吗?一份全面自我评估指南
清晰视力是宝贵的礼物,而通往这份礼物的道路需要你用理性与科学铺就。愿你在这条路上,步步踏实,最终拥抱那个清晰明亮的世界。

0评论2025-10-2271

身体自愈力:两个被科学验证的日常「微养生」处方
养生并非复杂的工程,而是将科学的智慧转化为日复一日的温柔坚持。通过这些精准的自我干预,您正主动为长久的健康注入稳固的基石。

0评论2025-10-2185

“药”素融合:源自医药智慧的日常养生法
将医药智慧化为日常行动,让养生成为一种科学、从容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健康投资。

0评论2025-10-2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