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治疗吗? 医生:符合这些情况建议抗病毒治疗

2023-03-15 16:27580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2023年3月18日是第23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主动检测、扩大治疗、消除乙肝危害”。

南方医院增城院区感染内科(肝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涂鸣汉表示,肝炎的早期症状通常都不明显,可有感冒样症状,如发热、头晕、乏力,疲惫,有的会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而这些症状通常会被误以为是普通感冒或胃肠不适,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肝炎加重,甚至导致肝硬化及其他并发症。对此,涂鸣汉建议有不适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尤其是有乙肝病毒携带、相关家族病史等高风险人群,一定要主动检测,早期治疗。

日前,广州增城就有一名年仅三十多岁的街坊王某,因“乏力、肝区不适、伴体重下降1月余”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肝病门诊就诊。经过接诊医生详细问诊及化验检查,发现其肝功能正常,但是甲胎蛋白明显升高,达910ng/ml,经腹部肝胆胰脾彩超及上腹部增强CT扫描证实肝右叶一大小4.5x5.7cm肿瘤,于是立即将其收治入院,组织肿瘤多学科会诊,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最终决定行介入手术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手术过程顺利,术后1周王某肝区不适症状消失,甲胎蛋白降至70ng/ml,已于近日顺利出院,出院后坚持乙肝抗病毒治疗,并注意定期返院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腹部CT即可。

据了解,这位街坊王某有乙肝病毒携带,但公司每年体检肝功能均正常,平素无不适症状,未在肝病专科正规求诊,当发现肝区症状时,在正规医院就诊即发现肝肿瘤。追朔其家族史,其祖父因肝肿瘤去世。

涂鸣汉表示: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最新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22年版》指出,乙肝病毒携带,对于血清HBV DNA阳性者,无论ALT水平高低,只要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抗病毒治疗:(1)有乙型肝炎肝硬化家族史或 HCC 家族史);(2)年龄> 30岁;(3)无创指标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肝脏存在明显炎症(G≥2)或纤维化(F≥2);(4)HBV相关肝外表现(如HB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

因此,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主动检测,明确乙肝病毒DNA复制情况,特别是有高风险因素(如HCC家族史)人群,早期治疗有助于防止出现乙肝并发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肝脏呢?涂鸣汉介绍,日常生活中会损害肝脏的不良习惯有:经常熬夜,23点到3点是肝脏自我修复和肝细胞再生的黄金时间,长期熬夜会加重肝脏负担;长期酗酒;经常生气发怒 ,怒则伤肝;暴饮暴食,高脂高热量饮食;滥用药物;不良卫生习惯,如与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他建议: 1、清淡饮食,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切忌过饥或过饱;2、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3、适当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4、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5、不乱用药物。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桥本甲状腺炎医药指南:6大要点破解“不死的癌症”
桥本甲状腺炎需以左甲状腺素为终身治疗基石,结合精准营养管理降低抗体活性。未来干细胞疗法若突破免疫耐受难题,或为“根治”带来新希望710。

0评论2025-08-0230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2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2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1

7月医药五大突破:国产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细胞治疗指南落地
从定义无镍支架国际标准到破解创新药支付瓶颈,中国医药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双轨并进,让全球领先疗法更快惠及患者。

0评论2025-07-2358

7月中国医药创新双突破:无镍支架全球首秀,医保双目录破解支付瓶颈*
7月中国医药创新呈现“技术+支付”双轮驱动:无镍支架改写国际标准、双目录破解高值药可及性瓶颈、TIL指南推动细胞治疗标准化。

0评论2025-07-2367

数字处方崛起:当药片变成代码,百亿级“数字药”重塑医疗生态
杭州某科技园灯火通明,程序员们正在调试糖尿病管理程序的AI引擎**。大屏显示实时数据:今日新增激活处方1.2万份,超过二甲双胍的处方量。

0评论2025-07-1980

细胞治疗“天价困局”破冰:百万元抗癌针开启平民化之路
当120万元的治疗费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中国细胞治疗产业正加速驶入平民化轨道。从富豪专属到普惠医疗的蜕变中,那些曾被价格挡在生命之门外的患者,终于听见希望叩响门环的声音。

0评论2025-07-19122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0

​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