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如同走一遭“鬼门关”,庆幸的是现代医学发达,通过产检能及早发现异常,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来提前分娩,避免产妇和宝宝受罪。关于分娩和产后恢复,女性有权利了解真相,这样才有利于机体恢复。
关于分娩和产后恢复的冷知识有哪些?
1、产后很累
虽然怀孕很累,但产后才是真正的劳累,需拖着疲惫的身体照顾孩子,又要操持家务,还要承受着伤口痛、乳房胀痛。一般劳累可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因此宝宝睡着后也要多休息。
2、产后疼痛继续
分娩后疼痛并不会立即消失,侧切或肚子粗仍然疼痛,一般持续一星期左右。分娩后子宫不停的收缩,促使子宫恢复到怀孕前,再加上母乳喂养刺激而延长腹痛时间,期间可以对腹部按摩或用束腹带来减轻。另外,分娩时由于胎儿太大或产程长而不得已侧切,为能让胎儿顺利分娩,所以侧切持续疼痛达到一星期以上,此时可以对局部冷敷,每次排大小便后用温水冲洗私处。
3、情绪低落
产后由于激素水平下降,身材变形,再加上照顾宝宝的辛苦、家人的不关心,从而出现烦躁、焦虑和悲伤等负面情绪,严重时可出现产后抑郁。因此家人应多关心产妇,不能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宝宝身上,必要时还需寻求心理医生疏导。
4、做好避孕
一般分娩42天后才能恢复性生活,但必须做好避孕。顺产或剖腹产两胎间隔时间至少达到18个月、36个月,让生殖器官有足够的时间休整。
5、产后漏尿
部分产后面临着漏尿的尴尬,其根源是括约肌松弛,尤其是咳嗽、打喷嚏、提重物或大笑时漏尿。平时可以多练习凯格尔运动,能增强骨盆底肌力量,减轻漏尿问题。
6、恶露持续一周以上
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均会排出恶露,大约持续7~10天左右。期间应勤观察恶露情况,注重于个人卫生,至少两个小时换一次卫生巾;穿纯棉宽松的内裤,尽量一天一换洗。
温馨提示
产后恢复速度并没有那么快,至少需一年的时间,期间不能通过节食或剧烈运动的方式减肥,以免影响乳汁分泌,阻碍宝宝生长发育,平时应注重于饮食均衡,选择缓和的有氧运动或力量训练;与此同时应保持良好心态。
过期药品的处理:被忽视的安全隐患与规范路径
过期药品的处理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回收体系的完善和公众意识的提升,这些 “失效的药品” 将得到规范处置,不再成为隐藏的安全隐患。未来,只有将过期药品管理纳入常态化、制度化轨道,才能实现从 “被动清理” 到 “主动防控” 的转变,为医药安全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0评论2025-07-3132
药用辅料:药品安全的 “隐形基石” 与潜在风险
药用辅料的安全是药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标准体系的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 “隐形成分” 将不再是药品安全的 “盲区”。未来,只有将辅料质量纳入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真正实现 “从原料药到成品” 的全链条安全保障,让每一种药品都经得起细节的检验。
0评论2025-07-2942
医疗影像中的 “隐形误差”:被忽视的诊断盲区与破局之道
医疗影像诊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那些 “隐形误差” 不应成为被忽视的医疗盲区。随着 AI 辅助诊断的普及、人才培训体系的完善和质控流程的标准化,影像诊断正从 “经验依赖” 迈向 “精准可控”。未来,只有将误差防控纳入医疗质量核心指标,构建 “技术 + 人才 + 流程” 的三位一体防护网,才能让 “医生的第二双眼睛” 看得更清、更准,为每一份诊断报告注入更坚实的信任基石。
0评论2025-07-2551
三伏天里的中医新浪潮:当千年智慧遇见现代生活
从政策护航到科技加持,从人才培养到社区服务创新,中医药正焕发新的生机。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宝贵时机,借助专业中医的力量,科学运用三伏贴等传统智慧,可以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了解时事,选择规范机构,让千年中医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您的健康生活
0评论2025-07-1670
揭开罕见病的神秘面纱:从认知到诊疗的艰难探索
罕见病患者不应被遗忘在医疗的角落。我们需要以更多的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政策,共同为他们打开希望之门,让这些隐匿在人群中的患者能够在温暖与关怀中,勇敢面对疾病,重新拥抱生活。
0评论2025-07-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