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64岁阿姨坚持吃“花生米”养胃,半年后,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023-03-26 10:01945039健康网http://cancer.39.net/a/230315/

64岁的陈阿姨之前因为胃癌,身体做过手术,已经过去3年了,身体还算恢复得不错。前一阵子,她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花生有养胃的功效,于是开始每天吃一小把花生。

大概吃了半年,陈阿姨忽然出现了腹部胀痛、恶心、呕吐的症状,这可把陈阿姨吓坏了,心想毕竟自己可是得过胃癌啊,不会是复发了吧?于是急忙打车去了医院。

医生赶紧安排做了腹部CT,通过检查结果诊断为“肠梗阻”,考虑到陈阿姨有胃癌的病史,医生也不能排除是不是肿瘤复发造成了梗阻。最终通过急诊手术,医生发现梗阻的凶手竟然是粪石,因为花生不消化而堆积在陈阿姨的肠道内。

民间常说花生是长寿果,还能养胃,这是一个误区。

一、花生真的能养胃吗?

花生养胃的说法,其实来源于中医——《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清咽止痒;《药性考》记载:食用花生养胃醒脾,滑肠润燥。

从西医来看,花生养胃的功效有多大?生花生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于胃酸过多的胃病,适当食用生花生,可以帮助症状得到改善。不过,不仅仅是花生,饼干、馒头等食物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胃酸,所以花生并不具有特殊养胃功效。

需要注意,花生并不适合所有人,有些患者若未充分嚼烂花生,花生硬块可能会对胃粘膜造成伤害,加重病情。

 

二、拓展阅读:花生或有促进癌拓展风险,癌症患者要少吃

花生甘甜香脆,营养丰富,有“长生果”的美誉。然而有研究发现,花生有促进癌症扩散的可能,这又是怎么回事?

该研究发表在《癌变》,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取出一种叫花生凝集素的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这种物质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管壁细胞产生相互作用,继而产生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这两种细胞因子则是“癌症转移促进剂”,进而增加癌症扩散的可能性。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研究发现只有大剂量食用花生(约半斤花生),才可能会增加转移风险,低剂量食用花生(约35克左右),则对肿瘤转移无影响。

 

吃花生过多,还可能有这些危害:

1、加重腹泻

花生里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油脂可以起到润肠通便作用,但对于本身有腹泻症状和消化道急性感染症状的人,吃花生则可能加重症状。

2、加重胆囊炎

花生属于高脂肪食物,而脂肪对胆囊有刺激作用,对于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后、发作期都要尽量少吃。

3、加重痛风

花生与其他坚果相比,嘌呤含量较高——85毫克/100克,因此痛风患者在发作期间,最好避免食用,以免加重不适。

根据膳食指南建议,坚果每周控制在5070克左右,每天大概10克的量。花生每天吃一小把即可。另外,花生本身油较多,尽量避免用油炸、煎炸等方式烹饪,含盐多的椒盐、怪味、鱼皮花生等,也尽量少吃。

 

三、养胃不靠偏方,教你正确养胃

中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已经接近全世界胃癌人数的一半,怎样养胃才健康?这些建议不妨收藏:

1、饮食规律,切忌一顿饥一顿饱

饮食规律是养胃的关键,不建议暴饮暴食,每餐最好做到八分饱左右,避免吃过硬、过冷的食物。

2、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食物在胃部进行消化,需要把大颗粒转化成小颗粒,再分解成小分子,顺利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其他无法消化的就通过粪便排出。也就是说,越大颗粒的食物,消化时间越久,越容易消化不良。

3多样化饮食,不迷信细软食物

要想胃部健康,还是需要营养充足,除非是胃病急性发作期,日常应保持多种类食物摄入,如杂粮、蔬菜、水果、肉类、奶类,都应该适量食用,但不要一次性摄入过多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洋葱、韭菜、番薯等容易产气的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过软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很多人总是觉得胃不好,就要多吃软烂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反而会减弱胃本身消化和处理食物的能力。 

4、饮食不宜过寒、过烫

防寒暖胃进食含量的食物容易导致胃部需要消耗更多热量来完成消化工作,无形增加肠胃负担。胃部黏膜也很娇嫩,过烫容易刺激胃粘膜增生,时间久就容易导致胃粘膜异变,因此养胃应该以温热食物为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糖尿病患者的 “隐形杀手”:餐后血糖波动,如何通过饮食 + 用药双重管控?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管控餐后血糖不是 “一次性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习惯。通过 “选对食材、调整进餐顺序、科学用药、及时监测”,大多数人的餐后血糖都能平稳达标。记住:餐后血糖波动的危害虽大,但只要掌握正确方法,就能将其从 “隐形杀手” 变为 “可控变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0评论2025-09-1530

微创、激光、药物注射?疤痕体质的治疗方案全解析
治疗疤痕体质是一个“管理”而非“根治”的过程,需要医患双方的耐心和配合。从预防到干预,从药物到高科技激光,我们拥有的武器远比想象中更多。通过科学的组合拳,完全能够有效控制疤痕的生长,显著改善其外观和症状,重获光滑与自信。 ​

0评论2025-09-1339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中药调理的生命哲学
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一人一方,请勿自行盲目用药。

0评论2025-09-1248

乙肝临床治愈不再是梦:新时代下的治疗新突破
乙肝临床治愈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乙肝不可治愈” 的旧认知正在被打破。对于符合治愈潜力的患者,应抓住当前的治疗机遇,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即使暂不具备治愈条件,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也能有效守护肝脏健康。相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消除乙肝危害” 的全球目标终将实现,乙肝患者将彻底摆脱疾病的困扰。

0评论2025-09-1058

家庭急救箱别乱配!医生推荐的科学清单与避坑指南
家庭急救箱的价值不在于 “备得多”,而在于 “配得对、用得准”。科学配置核心物品、根据家庭情况个性化调整、避开常见使用误区、定期维护更新,才能让急救箱在突发状况来临时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要记住:急救箱仅用于 “初步处理”,若伤情严重(如大出血、骨折、意识不清等),在简单急救后需立即拨打 120,及时送医治疗,不要依赖急救箱延误专业救治。

0评论2025-09-0856

从神经科学到心理学:全面解读现代人失眠的真相
失眠的真相远比"睡不着"复杂。它是神经生物学机制、心理过程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我们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重新获得宁静的夜晚和充满活力的白天。

0评论2025-09-0567

择偶安全第一课:避开 “孟村悲剧” 重演,学会分辨潜在家暴男
“孟村悲剧” 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择偶不是 “赌运气”,而是需要理性判断的 “人生选择题”。学会分辨潜在家暴男的早期信号,守住自己的底线,及时远离危险关系,才能真正拥抱安全、平等的爱情与婚姻。记住:你的安全与尊严,永远比 “舍不得” 更重要。

0评论2025-09-0369

# 从教室到户外:三点放学后,增强孩子免疫力的四大实践方案
# 从教室到户外:三点放学后,增强孩子免疫力的四大实践方案放学后的3-6点是孩子一天中“释放活力、储备健康”的黄金时段。长期

0评论2025-09-0382

优甲乐“过量”的信号:除了心慌,还有失眠和早醒!
优甲乐过量的症状常常隐匿而缓慢,容易被误认为是“工作压力大”或“年龄大了觉少”。倾听身体的信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确保甲状腺替代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

0评论2025-09-0170

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您读懂了吗?——爱康中医门诊,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欢迎您前来咨询、体验,让我们用专业和关怀,助您重获活力与安康!

0评论2025-08-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