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长期不生病和经常生病的人,谁的免疫力更强?答案和你想得不一样

2023-03-24 10:131552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30323/87

众所周知,人体是有免疫力的。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当人体受到内部和外部各种刺激的时候,免疫系统就会被激发,做出针对性的防御。

但是,免疫系统也不是万能的,如果“敌人”过于强大和狡猾,躲过了免疫系统的追杀,免疫系统就会“打败仗”,导致生病。

现代社会,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却更容易生病。

年轻人生病的原因,无外乎是以下4种:

饮食不健康;

睡眠不规律;

长期缺乏运动;

精神压力大;

年轻人种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疾病的罪魁祸首,一旦免疫力下降,自然而然就会被疾病“盯上”。



生活中,有的人经常感冒、发烧等小病不断,但却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有的人一年到头不生一次病,但一病起来却要卧床好几天。这难道就是老人经常说的“小病不断,大病不来”吗?

从理论上来说,小病不断的人确实比经常不生病的人更有优势

我们可以把免疫系统抵抗病毒、细菌的过程看成升级打怪,前面的关卡打的都是小怪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打到最后一关时,就有足够的资本去打大怪兽了。

具体来说:

第一,人体自身具有免疫力,如果少量的细菌、病毒不断侵入,时间一长,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形成抗体,形成健康的保护屏障。等到下次相同的细菌和病毒再次“光临”时,免疫系统就可以将它们扫地出门

第二,当大量的细菌、病毒侵入时,由于已经有了经验,免疫系统就能迅速识别,并建立防御强

第三,小病不断的人,可能经常去看医生,在这一过程中,如果身体有潜伏的“大病”,更容易被发现,赢得治疗时间

相反,长期不生病的人,一方面, 免疫系统容易变得“懒惰”,当大量的细菌、病毒入侵的时候,免疫系统就可能失效。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免疫系统难以识别和消灭细菌和病毒的局面。

另一方面,长期不生病的人,潜意识中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很好,从而忽视了体检。毕竟,很多疾病早期都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容易导致无法及时发现疾病,耽误了治疗,对治疗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小病不断,大病不来”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平时不生病,一生病就是大病呢?

生大病主要取决于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外伤因素,以及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等。比如抽烟酗酒的不良习惯,是引发疾病的高危因素,甚至与多种癌症相关。

如果一个人本身年龄较大,而且家族成员普遍体弱多病,还有抽烟酗酒等坏习惯,那么得大病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虽然平时没什么事,但是时间一长,身体就会出现异常,一查就是大病。


如今,生活条件变好了,很多人对健康也越来越注重。其实,不管是经常生小病,还是长期不生病,都不利于健康。经常生小病,可能是大病的征兆;长期不生病,可能是大病在潜伏。

所以,无论你是哪一种类型,都应该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还可以查出已经存在的健康问题,消除疾病隐患。

提高免疫能力是防治疾病发生的最主要措施之一,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

1.均衡饮食,限制酒精、腌制食品、煎炸食品、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坚持锻炼,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跑步、游泳、跳舞等不同的运动方式,每天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3-4天,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规律作息,少熬夜或不熬夜,避免劳累过度,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提高睡眠质量。

4.调节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学会合理发泄不良情绪。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于各种不同的疾病抗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才换来了如今的健康身体。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不管生不生病,都要记住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江苏省关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6-2030年)
本方案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各市人民政府、省各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0评论2025-10-3032

细胞与基因治疗:一次治疗,终身治愈?医学正迎来“活药 ”革命
细胞与基因治疗代表的不仅是一系列新技术,更是一种治疗哲学的转变:从终身用药的“管理”,转向一剑封喉的“根治”。尽管前路漫漫,但它无疑为无数过去被视为绝症的患者,点亮了最炽烈的希望之光。我们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门槛上,亲眼见证医学从“修补”走向“重铸”的历史性跨越。

0评论2025-10-2937

自我药疗的陷阱:当心这些常见用药误区
安全用药,从正确认知开始。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自我药疗,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0评论2025-10-2838

医药人的“续命”指南:在高压职场中科学养生
在医药这个充满使命感的行业,我们往往倾注所有精力关怀他人,却容易忽略自身。真正的专业,始于对自身健康的珍视。让我们从今日起,将这些科学的养生之道融入日常,在服务患者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份持久的健康保障。 记住:最好的医药人,既是专业的守护者,也是健康的践行者。

0评论2025-10-2756

当止痛药成为伤胃元凶:详解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胃肠风险
非甾体抗炎药是医学史上伟大的发明之一,但它们绝非无害的“糖丸”。充分了解其伤胃机制,识别自身风险,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联合使用PPIs),是实现安全、有效镇痛的关键。在用药前,多一分了解与谨慎,就能多一分安全与保障。

0评论2025-10-2576

腰间的“炸弹”:解读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虽常见,但并不可怕。它更像是一个来自身体的严厉警告,提醒我们关注长期以来被忽视的腰椎健康。通过科学的认知、及时的治疗和持之以恒的预防,我们完全有能力与这颗腰间的“炸弹”和平共处,挺直腰板,享受无痛的生活。

0评论2025-10-2477

三十而「砺」:科学构筑你的健康、容颜与活力防线
三十岁以后的保养,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智慧的“系统工程”。它不再是单一的护肤或减肥,而是护肤、运动、养生三大支柱的协同作用。核心策略在于:对外,主动防御与修护(护肤+防晒);对内,积极建设与维护(运动+营养+睡眠)。请将这份指南作为你的行动地图,持之以恒,你将会收获的不仅是不老的容颜,更是一具强健、充满活力的身体和一颗从容平和的内心。

0评论2025-10-2377

科学制造热量缺口:不挨饿、不反弹的减肥核心算法
当你不再与饥饿和欲望对抗,而是开始运用知识与智慧,你便真正地从食物的囚徒,蜕变为了身体的主人。现在,拿起你的“计算器”,开始建造属于你的、可持续的健康身材吧

0评论2025-10-2295

内源修复:源自人体工学的两个“自疗”处方
将这些基于人体结构与生理的智慧融入日常,您便拥有了两位随身携带的“康复师”,在不经意间,完成对身心的系统性维护与升级。

0评论2025-10-2179

“微养生”:融入日常的健康投资,效果惊人
养生真谛:贵在坚持,乐在其中

0评论2025-10-2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