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茶王98岁成功追到57岁女星!长期爱喝茶的人,身体会怎样

2024-07-02 14:383243039健康网http://care.39.net/a/230207/13

我就是饮茶长寿的活标本。”

2017年,108岁的张天福去世了。张天福是中国近现代十大茶叶专家之一,也被誉为茶叶泰斗。正如他的名字“洪福齐天”之意,他活到了108岁,而108是茶寿之年,这个岁数已经非常不容易,而且他晚年还保持着非常高的生活质量。

张天福将自己的长寿归功于喝茶,他和自己的第二任夫人的结识也离不开茶。98岁的张天福不顾世人的争议,向57岁的杂技演员张晓红求婚,两人相濡以沫10年,成为了一段美谈。

 

很多人对喝茶有着非常深的偏见,实际上茶是一种健康饮品。

一、每天喝2-3杯茶,或可降低死亡风险、延寿

喝茶与健康到底有什么联系呢?去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研究,通过对UK Biobank数据库中4980434049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茶叶摄入量与全因死亡风险存在一定联系。

①每天2-3可降低13%的死亡风险

②每天4-5可降低12%的死亡风险

③每天6-7可降低12%的死亡风险

④每天8-9可降低9%的死亡风险

⑤每天10杯以上可降低11%的死亡风险。

由此可见,每天饮茶23杯,死亡概率达到最低。

喝茶为什么有益健康长寿?

浙江大学茶学系课程讲座教授罗军介绍,茶主要有三大功能物质——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这三种成分共同发挥茶叶健康辅助功效。

抗氧化:茶多酚具有强清除自由基能力,除了可抑制氧化镁,还可以激活抗氧化体系。

辅助代谢:营养过剩是现代人通病,而茶叶则可以帮助促进消化,辅助改善人体代谢功能。

审美愉悦:茶可以给人一种愉悦感,这是茶氨酸的作用,给人兴奋、愉悦的感觉。

 

二、这些喝茶的误区,是时候重新看待了

茶叶已经陪伴了人间千百年,关于它的“谣言”也经久不衰,这些喝茶的“误区”,是时候正确看待了。

1、非有机茶里都是农药?

与有机茶的种植方式不同,有机茶“靠天吃饭”,茶叶成本非常高,于是不少制茶业会选择非有机茶园管理,但这种管理方式成本低,为了保证茶叶不被细菌虫子侵咬,会使用农药来灭杀,这也让很多人认为有机茶都是“农药”。

事实上,非有机茶园确实需要依赖农药灭虫灭菌,但农药品种、降解周期、施用时间都需要遵守国家规范,并不是“无限制”使用。即便有农药残留,茶叶上的残留物也要比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产品少得多。

2、普洱茶里都是致癌物?

普洱茶是非常常见的茶叶品种,然而作为发酵茶,有人认为普洱发酵会出现一种“曲霉”,并把“曲霉”与“黄曲霉毒素”挂钩,认为普洱也会致癌。

事实上,普洱在发酵前会生成黑曲霉和根霉,后期则会出现灰绿曲霉、青霉和酵母,但这些微生物都对人体无害。尤其是黑曲霉,还会对黄曲霉有一定抑制作用,且茶叶中富含咖啡因和单宁,也能抑制黄曲霉生长。

 

3、隔夜茶致癌?

不少人认为“隔夜”都与“致癌”有关,隔夜茶久放,也可能会产生致癌物,因此不能饮用。

有研究证实,加盖存放12小时的茶叶,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微乎其微,更不会转化成亚硝胺,且茶多酚等营养成分也没有降低。只是随着茶叶存放时间,颜色变深,茶香味也会减弱,味道自然没有新鲜茶好喝。

4、喝茶会导致肾结石?

很多人认为茶叶富含草酸,而草酸会和人体内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而肾结石多与草酸钙有关,因此喝茶容易得肾结石。

有实验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草酸含量形成肾结石风险很低,不仅不会增加发病率,还会轻微降低其发病率。而且多项研究证实,茶多酚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以抑制肾脏内草酸钙形成。

 

三、这些茶是添加剂兑的,要少喝

对于喜欢喝茶的朋友,哪些茶叶是需要我们避开的呢?

1、染色茶

有网友表示自己网购的绿茶,绿得不正常,但喝起来却很香。这种茶叶可能涉及染色行为——每年春季,就有不法商贩使用铅铬绿翻新陈茶冒充新茶上市。茶叶是不允许添加色素的,铅铬绿主要成分为铬酸铅和铁蓝,长期食用,会造成铅、铬等重金属会严重超标,对人体造成伤害

如何分辨是真正的新茶还是染色茶?

观察茶叶:一般新茶颜色并没有翠绿,而是呈黄绿色,而染色的茶叶,则一点黄色都没有,像新鲜的叶子。

观察茶汤:真正新茶泡出来的茶汤碧绿且清澈,而用了染色剂的茶水会偏黄且浑浊。

 

 

2、香精茶

茶叶本身就自带茶香,而一些不良茶叶中间商贩,在利益驱使下,会在低挡、劣质的茶叶中添加食用香精、色素以提升茶叶香气,从而改进茶色,这就是非法的香精茶。

其实辨别香精茶叶有一个妙招,就是将纸巾放在茶叶罐内,并用盖子盖上,半小时至1小时取出。如果纸巾上带有化学异味,则可以认定为香精茶。而没有添加香精的茶叶,一般纸巾与茶味味道是一致的。

想缩短时间,也可以直接用热水冲泡茶叶,然后用纸巾罩住杯口,静止1分钟再取下,闻闻是否附着异味。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智能革命:AI如何重塑临床试验的未来图景
AI对临床试验的赋能,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它正将临床试验从一个成本高昂、充满不确定性的“必要之恶”,转变为一个更高效、更智能、更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环节。拥抱这一变革,不仅是提升研发效率的关键,更是整个医药产业迈向精准化、个性化未来的必由之路。

0评论2025-10-3032

疫苗新纪元:从预防感染到“定制”免疫,人类如何用科技构建健康防火墙?
高血压,这场终身的健康战役,其胜负之手恰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它并非不治之症,但却是一个严厉的“健康监督者”,迫使我们去审视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认知与坚定的行动,我们完全有能力为血管“减压”,将这个“沉默的杀手”转化为一个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赢得这场关乎生命质量的长期战役。

0评论2025-10-2933

读懂药品说明书:您的安全用药指南
掌握读懂说明书的技能,让每一次用药都更加安心。

0评论2025-10-2842

药食同源?当心这些药物与食物的"危险搭配"
通过了解这些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确保用药安全,让药物治疗发挥最佳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0评论2025-10-2755

他汀类药物:降脂卫士与肝脏的深夜工厂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理解其作用机制,科学看待肝功能变化,遵循规范的监测方案,我们就能在获得显著心血管保护的同时,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记住,药物治疗是个体化的艺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精细调整。

0评论2025-10-2571

撕嘴皮的恶性循环:不只是坏习惯,更是身心的警报
撕嘴皮,这个被许多人轻视的小动作,是身心状态的一个微妙折射。它既是脆弱嘴唇的求救信号,也可能是内心焦虑与压力的外在表现。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积极的自我觉察,我们完全有能力终结这个自我伤害的循环,重新拥有健康、柔软的双唇,以及内在的平静。

0评论2025-10-2483

沉默的流行病:骨质疏松,不仅是骨头变“脆”那么简单
骨质疏松不是衰老的必然结局,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保护骨骼健康是一场贯穿一生的持久战。从青年时期积累足够的“骨本”,到中年后积极减缓流失,再到老年期进行科学诊断和干预,我们完全有能力打破“沉默的流行病”的魔咒,让生命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挺拔。

0评论2025-10-2380

颜值衰老全景评估:从初老到衰老的科学自测指南
最好的抗衰老状态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更有活力,而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逆生长"。 愿你在每个年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状态。

0评论2025-10-2277

内源调理:两把通往身心平衡的「生理钥匙」
将身体视为一个精密的系统,通过这些基于生理学的练习,您不仅能缓解不适,更是在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的构建与维护。

0评论2025-10-2181

医药级养生:激活身体的自愈潜能
将身体的调节权部分收回己有,通过这些具有医药学依据的日常练习,您不仅能收获健康,更能收获一份对自身生命的深刻洞察与掌控。

0评论2025-1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