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柠檬能“杀死”12种癌,比化疗强一万倍?喝柠檬水就能抗癌?

2024-06-27 15:196301039健康网https://cancer.39.net/a/240401

刘大叔今年63岁,吸烟有多年时间,在2年前被查出罹患肺癌早期,经过治疗很快就康复出院了。术后,刘大叔很担心癌症再次复发,开始各种在网上寻找抗癌的偏方。

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看到一篇文章称柠檬水对癌症预防有很大的好处,本着死马当活马医,刘大叔连续喝了几个月。

然而,抗癌的效果不得而知,但却因胃溃疡进了医院。

了解过往史后,医生认为与他长期喝柠檬水相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柠檬能杀死癌细胞?是谣言还是事实?

网上有传言说,柠檬杀死癌细胞的作用比化疗还好,且不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这说法是对的吗?

柠檬可抗癌的说法来自于2017年的一篇文章,文章称有研究自1970年开始进行,发现柠檬提取物对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12种癌症有治疗作用,疗效比化疗还要高出一万倍。

但这个资料并没有权威出处,真实性有待验证。柠檬是常见的水果之一,其内里有单萜类、香豆素类、类黄酮等活性成分,这些成分的确有一定抗氧化、抗癌作用。

而且这些物质的抗癌作用,多基于动物、细胞实验上,并未在人体身上进行,也没有确定的有效剂量、副作用等,不可轻信。

还有一种说法“柠檬水防癌抗癌”,这个说法也同样不科学。人体内的酸碱平衡非常复杂且精密,几乎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即便是喝再多的柠檬水也无法改善体内酸碱平衡,自然也起不到抗癌的作用。

对于罹患癌症的患者而言,吃柠檬来“赌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真正科学的做法一定是接受正规治疗。

二、“抗癌食物”层出不穷,别轻信!

1、大蒜

传言称,大蒜内有一些可抗癌的成分,经常吃大蒜可帮助防治癌症,这是真的吗?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曾在山东临朐地区进行过一项研究,自1995年起招募了3000名幽门螺杆菌阳性年龄35~64岁的受试者参与调查,分别将受试者分成幽门螺杆菌治疗组、维生素补充组以及大蒜补充组。

在22.3年的随访后,发现大蒜补充剂组胃癌风险下降了34%、死亡风险下降了34%。

但是!另外两组的死亡率下降和发病率下降均比大蒜补充剂组要高,且受试者使用的是大蒜提取物胶囊,与直接吃大蒜之间有本质区别。想要通过吃大蒜来起到抗癌作用,是不可能的。

2、蒲公英

传言称,蒲公英根泡水在48小时内可杀灭98%的癌细胞。这里所使用的是蒲公英乙醇提取物,是经过多次回流萃取、离心后得来的,和蒲公英泡水完全不同,且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蒲公英水,日常不应该通过喝蒲公英水来抗癌。

3、三七

三七之所以被传有抗癌作用,是因为其内里的皂苷成分,但关于皂苷的相关研究多基于心血管疾病上,没有所谓的抗癌作用,对此不能盲目轻信。

4、秋葵

不少人说秋葵是癌症的克星,这个说法真的是夸大了。

我们可以说秋葵是个健康的绿色食物,但要说抗癌,它还真没那个作用,它只是普通蔬菜的一种。即便是内里有一些所谓的抗癌成分,含有的量也非常有限,起不到对抗癌症的效果。

三、要想防癌,真正要少吃的是这些

生活中,我们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少吃这几种食物,对预防癌症发生真的有用。

1、腌制食品

腌制食物内有大量的盐分存在,长期摄入过量会导致身体内的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而亚硝酸盐在体内会转换成亚硝胺,亚硝胺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会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

2、加工肉类

香肠、培根、火腿等食物均属于加工肉的范畴,这些食物为了提升口感爱、延长保质期会添加各种添加剂,它已经被世卫组织列为了1类致癌物,长期食用会增加身体的患癌风险。

3、发霉的食物

霉变食物内很可能会有黄曲霉素存在,该物质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致癌作用,会显著增加肝损伤、肝癌的风险。注意,一旦发现食物发霉要整个丢弃,不能去掉霉变部位继续食用,一些肉眼不可见的部位也可能已经被污染了。

4、酒精

酒精进入体内后主要通过肝脏进行代谢,其代谢产物乙醛会给肝脏带来累加伤害,同时还会影响胃部、消化道功能。长期饮酒的人,罹患肝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均会增加。

想要治疗癌症,需要通过正规的手段,切不可听信偏方,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智能革命:AI如何重塑临床试验的未来图景
AI对临床试验的赋能,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它正将临床试验从一个成本高昂、充满不确定性的“必要之恶”,转变为一个更高效、更智能、更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创造”环节。拥抱这一变革,不仅是提升研发效率的关键,更是整个医药产业迈向精准化、个性化未来的必由之路。

0评论2025-10-3032

疫苗新纪元:从预防感染到“定制”免疫,人类如何用科技构建健康防火墙?
高血压,这场终身的健康战役,其胜负之手恰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它并非不治之症,但却是一个严厉的“健康监督者”,迫使我们去审视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的认知与坚定的行动,我们完全有能力为血管“减压”,将这个“沉默的杀手”转化为一个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赢得这场关乎生命质量的长期战役。

0评论2025-10-2933

读懂药品说明书:您的安全用药指南
掌握读懂说明书的技能,让每一次用药都更加安心。

0评论2025-10-2842

药食同源?当心这些药物与食物的"危险搭配"
通过了解这些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确保用药安全,让药物治疗发挥最佳效果,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0评论2025-10-2755

他汀类药物:降脂卫士与肝脏的深夜工厂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理解其作用机制,科学看待肝功能变化,遵循规范的监测方案,我们就能在获得显著心血管保护的同时,将潜在风险降至最低。记住,药物治疗是个体化的艺术,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精细调整。

0评论2025-10-2571

撕嘴皮的恶性循环:不只是坏习惯,更是身心的警报
撕嘴皮,这个被许多人轻视的小动作,是身心状态的一个微妙折射。它既是脆弱嘴唇的求救信号,也可能是内心焦虑与压力的外在表现。通过科学的护理和积极的自我觉察,我们完全有能力终结这个自我伤害的循环,重新拥有健康、柔软的双唇,以及内在的平静。

0评论2025-10-2483

沉默的流行病:骨质疏松,不仅是骨头变“脆”那么简单
骨质疏松不是衰老的必然结局,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保护骨骼健康是一场贯穿一生的持久战。从青年时期积累足够的“骨本”,到中年后积极减缓流失,再到老年期进行科学诊断和干预,我们完全有能力打破“沉默的流行病”的魔咒,让生命的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挺拔。

0评论2025-10-2380

颜值衰老全景评估:从初老到衰老的科学自测指南
最好的抗衰老状态是——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年轻、更有活力,而不是追求不切实际的"逆生长"。 愿你在每个年龄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状态。

0评论2025-10-2277

内源调理:两把通往身心平衡的「生理钥匙」
将身体视为一个精密的系统,通过这些基于生理学的练习,您不仅能缓解不适,更是在主动参与自身健康的构建与维护。

0评论2025-10-2181

医药级养生:激活身体的自愈潜能
将身体的调节权部分收回己有,通过这些具有医药学依据的日常练习,您不仅能收获健康,更能收获一份对自身生命的深刻洞察与掌控。

0评论2025-10-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