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乳腺癌发作前,身体会出现这6个警报,越早发现越好

2023-09-14 09:267950家庭医生http://care.39.net/a/230518/89

陈小姐在平时是一个比较注重健康的人,对于女性高发的乳腺疾病也是比较关心,平常在洗澡时都会留意乳房情况。

就在前几天,陈小姐在洗澡时突然在左侧乳房摸到肿块,触碰时还有点疼,这让陈小姐非常担忧,她很害怕会是乳腺癌,于是马上挂了第二天的号去医院检查。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发现陈小姐患的并非乳腺癌,而是女性常见的乳腺增生,陈小姐这才松了一口气。


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患者的新增人数为226万,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乳腺癌是女性的头号杀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乳腺癌的知识。


如何区别乳腺癌和乳腺增生?

乳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而乳腺增生是良性疾病,两者都会有乳房肿块出现,由于肿块相似,会比较容易混淆。不过,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的肿块也是有区别的。

乳腺增生出现的结节肿块摸起来通常质地较软,有触动感,可能会有明显的疼痛感。而乳腺癌在早期的症状很少出现疼痛的感觉,主要是以摸到肿块为主

而且乳腺癌摸到的肿块质地较为坚硬,边界不清晰,大多是单发的无痛性肿块,甚至会与周围的腺体融合一起,所以两者的形态上是有区别的。

此外,乳腺增生通常会出现周期性乳房疼痛,比如月经期乳房疼痛,情绪变动较大时乳房疼痛等,而乳腺癌患者通常是以摸到不痛的肿块为首发症状,在非妊娠期出现乳头溢血的临床表现。



乳腺癌发作前,身体会出现这些警报

1.无痛性肿块

乳腺癌通常会出现乳房肿块,肿块可能发生在乳房的任何位置,可能是任意大小、形状和深度的肿块,在自查时摸到的肿块边界并不清晰,肿块可能和正常组织的边界不明显,甚至两块肿块之间没有明显的连接,和正常的脂肪组织也没有界限。

2.淋巴结肿大

随着乳腺癌的发展和扩散,在这个过程中癌细胞会沿着淋巴结和淋巴管扩散,乳腺癌容易转移到颈部和腋窝,如果在颈部或腋窝摸到可以推动的、无痛或和组织粘连的肿大淋巴结时,就要警惕是乳腺癌。

3.乳头异常

有些乳腺癌患者会出现乳头异常症状,比如乳头回缩和内陷,这是因为增大的肿块会对周围的韧带造成牵拉,从而导致乳头下陷。

4.乳头异常分泌物

非哺乳期的女性,如果出现乳头泌乳、溢液或有血性液体溢出时,要特别警惕乳腺癌的症状,尤其是单侧乳头出现异常分泌物,一定要及时就诊。

5.乳房皮肤异常

当患有乳腺癌时,会对周围组织和神经造成压迫,如果癌细胞侵犯乳腺韧带时,乳晕上的皮肤就会变得和橘子皮相似,摸起来凹凸不平。

6.皮肤和肌肉发生改变

部分乳腺癌患者会出现皮肤破溃、红肿、结节、局部变硬等症状,自查时能摸到胸部皮肤上有粘连现象,好像一块橡皮,无法推动


不想得乳腺癌,几件事要做好!

要想预防乳腺癌,平时就要注意定期检查乳腺健康,尤其是乳腺癌高危人群。

在《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版》中提出,我国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是45~54岁,建议普通人从40岁开始就要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如果是乳腺癌高危人群,要从40岁前就开始筛查。

乳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三种:具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的人群;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的人群;既往有小叶原位癌、小叶或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除了定期检查外,预防乳腺癌还要从饮食上着手,下面这4种食物要远离。

酒精

研究发现,定期喝酒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酒精可能会导致DNA损伤以及增加雌激素水平,每周喝3杯含酒精饮料的女性会增加15%患乳腺癌的风险,每天每增加1杯饮料,患乳腺癌的风险会就会增加约10%。

反式脂肪

虽然并不是所有脂肪都是坏的,但是研究发现反式脂肪和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反式脂肪是一种在加工食品中常见的脂肪,比如油炸食品,甜甜圈、饼干以及包装好的糕点或饼干等,都要尽量避免食用,预防乳腺癌要尽可能限制摄入反式脂肪。

高糖食物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给小鼠喂高糖饮食时,它们更容易罹患乳腺癌,和人类的乳腺癌相似。此外,这些癌细胞更容易发生转移或扩散。

红肉以及加工肉类

一些研究发现,红肉和乳腺癌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尤其是在高温下烹饪肉类会导致毒素的释放。此外,加工肉类往往含有大量的盐、脂肪、防腐剂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乳腺癌的物质。



除了这些食物不能食用外,预防乳腺癌还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适当晒太阳也有利于预防乳腺癌。

此外锻炼也很重要,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每周锻炼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比较低;保持健康体重也有益于乳房健康,肥胖是一项乳腺癌的已知风险因素。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癌症之一,女性朋友在平时要多留意乳房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AI新药猎手:当算法比科学家先找到“下一个重磅炸弹”
"这不再是一场技术竞赛,而是生存竞赛。"——某跨国药企研发总裁

0评论2025-10-3128

广东省关于加速建设全球新医药产业创新极的若干政策措施(2026-2030年)
营造创新氛围。 高水平举办“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大会”、“官洲国际生物论坛”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活动,塑造“创新药,广东造”的国际品牌形象。

0评论2025-10-3032

《以人为本,价值引领:构建医患共同体新生态的医药政策纲要(2026-2030)》
将“患者满意度”、“医务工作者职业满意度”、“人文医学实践情况”等软性指标,与医院评级、院长绩效考核、区域卫生规划评估硬性挂钩。

0评论2025-10-3031

耐药危机:当抗生素走向失效,人类如何迎接无声的战争?
个人应遵医嘱用药,不自行要求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

0评论2025-10-2938

夏季药物储存指南:高温下的药品安全
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守护药品安全,让这个夏天的健康更有保障。

0评论2025-10-2845

医药人的职场养生术:在高效工作与健康生活中寻找平衡
作为医药人,我们深知"预防重于治疗"的道理。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自身健康管理,不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能延长职业寿命。记住,照顾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践行这套专属于医药人的职场养生术,在专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0评论2025-10-2753

咖啡与贫血:当“提神助手”遇上“吸收刺客”
咖啡本身并非贫血的“元凶”,但它确实是一个强力的铁吸收“路障”。对于贫血患者,尤其是正处在铁剂治疗期间的患者,学会在享受生活与健康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至关重要。通过合理安排饮用咖啡的时间,并巧妙利用维生素C等促进剂,您完全可以在控制病情的同时,不必完全放弃这一生活乐趣。

0评论2025-10-2566

清晨的警报:解读早上肚子疼的“身体密语”
早晨的肚子疼,是身体在用它独特的语言与我们沟通。学会倾听这“清晨的警报”,分辨其背后的原因,既能帮助我们及时化解小麻烦,也能在关键时刻抓住大问题的蛛丝马迹。善待你的肠胃,从每一个健康的清晨开始。

0评论2025-10-2484

冬季皮肤干痒难耐?一份基于皮肤科医学的全面护理指南
瘙痒严重影响夜间睡眠和日间生活。

0评论2025-10-2378

科学减肥全指南:不止是瘦,更是健康
现在,就是你最好的开始时机。

0评论2025-10-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