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胃有“起床气”?早餐宜吃软不吃硬!

2023-05-30 16:1011280家庭医生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早晨7:00~9:00是辰时,正是胃经运转时,此阶段气血集聚到胃腑,正是吃早餐的黄金期。若不吃早餐或饮食不合理,那么就会影响胃气通畅,从而诱发一系列不良反应。

为什么早餐那么重要?

中医认为,辰时由于大自然界阳气浸润,身体中阳气充实胃腑,胃中阳气蒸化作用,再加上胃部持续蠕动,所吃的食物可逐渐转化成食糜,有助于消化吸收。早餐应选择温性食物,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胃中阳气;若吃太多生冷寒凉食物、喝冰镇饮料,就会耗伤胃阳,从而造成胃胀、食欲不振和嗳气,严重时可造成拉肚子、肚子疼痛和胃肠型感冒等,特别是年老体弱者、老年人易出现胃阳不振。经过一晚上的空腹状态,若没有吃早餐,无胃内容物跟胃酸中和,使得胃酸和胃中消化酶腐蚀胃黏膜。久而久之可破坏细胞分泌黏液正常功能,易诱发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长时间不吃早餐还会带来哪些危害?

1、影响大脑

一般早晨血糖水平低,不吃早饭就不能为大脑提供所需能量,长久下去可降低大脑认知功能,使得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从而降低工作或学习效率,严重时可造成营养不良。

2、影响生长发育

未成年人还没有发育成熟,没有注重于早餐质量或不吃早餐,就会造成营养不足,影响智力和体力正常发育。

3、扰乱胆汁分泌

长时间不吃早餐易造成胆汁分泌发生紊乱,增加胆汁浓度,促使胆结石生成。

4、易诱发炎症

一直不吃早餐易诱发全身炎症。通过一项调查显示,跟坚持每天吃早餐的人群对比,不吃早餐的人群C-反应蛋白超标,从而诱发炎症。

早餐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遵循宜软的饮食原则,选择易于消化的温热、质地柔软的食物,包括鸡蛋羹、馄饨、面条和包子以及牛奶等;当然还要喝一碗粥,熬粥时可以加入薏米桂圆山药大枣和莲子等,能让营养更加全面。

温馨提示

即使早晨没有食欲,也要强迫自己吃早餐,把早餐制作的美味一些。提醒,早餐尽量少吃生冷、干硬、油炸或油煎以及刺激性强烈的食物,比如饼干、油饼和油条、烧饼等,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从而影响胃肠道健康。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颜值变老的早期信号:从细节入手的抗老指南
颜值变老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无数个小细节累积的结果。抗老也没有捷径,从发现早期信号开始,避开误区,坚持简单有效的方法,就能让 “显老” 的脚步慢下来,让颜值状态更持久地保持年轻。

0评论2025-08-1833

幼儿园学费减免一年:为结婚生育注入 “轻装上阵” 的动力
幼儿园学费减免一年,看似是针对教育阶段的小政策,却能通过缓解经济压力、改善心理预期,对结婚和生育产生积极影响。在人口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类 “精准滴灌” 式的政策,既能让家庭感受到实际支持,也能逐步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为结婚生育注入 “轻装上阵” 的动力。未来,随着更多配套措施的完善,政策的叠加效应将更显著,助力形成健康的人口发展态势。

0评论2025-08-13175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机:决定药材品质的 “黄金节点”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机是中药产业链的 “第一关”,直接影响后续药材加工、炮制和临床疗效。然而,目前行业内对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部分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未来,通过建立药用植物采收时机的规范化标准,结合物候观测和成分检测,才能确保每一批药材都在 “黄金节点” 采收,为中药的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0评论2025-08-1253

广州爱康中医门诊:传统中医智慧,为您的健康续航
如果您正被近期的流行病所困扰,或者在多变的天气中感到身体不适,不妨来到广州市爱康中医门诊。让我们用传统中医的智慧,为您驱散疾病的阴霾,恢复健康活力。选择爱康中医门诊,就是选择一种更自然、更温和、更有效的健康呵护方式。期待您的到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0评论2025-08-0859

育儿补贴时代来临!每年3600元背后的生育革命与健康产业新机遇
当纸尿裤价格持续上涨、早教班费用动辄过万的今天,这每月300元的补贴承载着国家对低生育率危机的应对,也折射出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社会化共担之路。

0评论2025-08-023024

中药配伍禁忌:“药对” 背后的安全准则与临床实践
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盲目突破,也不应机械规避。随着现代科技对禁忌机制的深入解析,传统禁忌体系正从 “经验总结” 向 “科学验证” 升级。未来,只有将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才能让中药配伍既保证安全,又发挥最大疗效,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安全保障。

0评论2025-07-31870

儿童用药剂量:精准化背后的医药挑战与改进方向
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化,是医药领域 “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剂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管理的完善,未来有望实现从 “估算” 到 “精准计算” 的转变,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这不仅需要医药行业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共同守护儿童的用药安全。

0评论2025-07-29727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635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1201

三伏天灸正当时:传统智慧遇上现代科技,冬病夏治有妙招
中医的智慧从不困守于古籍,艾草的香气也从未淡出岭南的夏天。当鲍姑的红脚艾在越秀山风中摇曳千年,当AI算法解析着经络的奥秘,我们看见一种文明的力量——它既能深扎传统的土壤,亦敢舒展新生的枝芽。真正的传承,是让古老智慧活在当代人的健康日常里。

0评论2025-07-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