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评判糖尿病高危人群?6类人被点名!

2023-04-21 09:58740039健康网https://www.familydoctor.com.c

糖尿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这是以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作为典型的慢性病,该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正常血糖逐渐过渡到糖尿病前期,最后再到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特征是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超过6.1毫摩尔且低于7.0毫摩尔,又或是餐后两小时血糖达到7.8~11.1毫摩尔,那么被判断为糖尿病前期。以下几类人是高危人群,还需积极做好防范。

哪些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超过50岁

随着岁月增加,胰岛功能慢慢衰退,因此中老年人血糖不稳定,易发展成糖尿病前期,向前迈一步就是糖尿病。因此年龄超过50岁者至少每年监测一次血糖,以便于及早发现异常。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凡是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父母和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胰岛功能易出现异常,患糖尿病的年龄比较早。

3、缺乏运动者

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有氧运动均能消耗热量,促进脂肪燃烧,帮助降低血糖。把大鱼大肉的吃,每天摄入的总热量超标,运动量却不足,会造成肥胖;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组织器官无法更好的利用葡萄糖,从而造成血糖升高。

4、血脂代谢紊乱者

随着血脂水平升高,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另外,大多数高血脂者合并高血压,易造成自身血糖异常。

5、高血压者

高血压和高血糖之间相辅相成。通常,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易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内皮增生,从而诱发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大量脂肪堆积,血管壁水肿增厚且变硬,血管弹性减退,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和缺氧,促使糖尿病病情恶化,因此高血压者应勤监测血糖,保证血糖稳定。

6、肥胖者

肥胖者易发生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久而久之增加胰岛所承受的负担,促使胰岛功能减退,易发展成糖尿病前期。

温馨提示

糖尿病根本无法逆转,但科学规范用药、做好生活管理就能控制和改善血糖。糖尿病前期除了多运动和积极减重外,还需保持规律生活;少吃或不吃高脂肪和高糖分食物,多吃粗粮和新鲜蔬果。另外,抑郁可增加胰岛素抵抗,促使糖代谢紊乱,因此应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及时排出不良情绪。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大小脸背后的 “隐形推手”:从咀嚼到牙套,兼谈护眼联动
大小脸的改善和眼睛保护,核心都在于纠正长期的不良姿势和习惯。将两者结合起来调整,既能让面部更对称,也能减少视力疲劳,让身体在细节处保持平衡与健康。这些方法虽简单,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效果。

0评论2025-08-2128

颜值变老的早期信号:从细节入手的抗老指南
颜值变老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无数个小细节累积的结果。抗老也没有捷径,从发现早期信号开始,避开误区,坚持简单有效的方法,就能让 “显老” 的脚步慢下来,让颜值状态更持久地保持年轻。

0评论2025-08-1836

幼儿园学费减免一年:为结婚生育注入 “轻装上阵” 的动力
幼儿园学费减免一年,看似是针对教育阶段的小政策,却能通过缓解经济压力、改善心理预期,对结婚和生育产生积极影响。在人口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这类 “精准滴灌” 式的政策,既能让家庭感受到实际支持,也能逐步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为结婚生育注入 “轻装上阵” 的动力。未来,随着更多配套措施的完善,政策的叠加效应将更显著,助力形成健康的人口发展态势。

0评论2025-08-13176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机:决定药材品质的 “黄金节点”
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机是中药产业链的 “第一关”,直接影响后续药材加工、炮制和临床疗效。然而,目前行业内对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部分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未来,通过建立药用植物采收时机的规范化标准,结合物候观测和成分检测,才能确保每一批药材都在 “黄金节点” 采收,为中药的质量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需要,也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

0评论2025-08-1256

广州爱康中医门诊:传统中医智慧,为您的健康续航
如果您正被近期的流行病所困扰,或者在多变的天气中感到身体不适,不妨来到广州市爱康中医门诊。让我们用传统中医的智慧,为您驱散疾病的阴霾,恢复健康活力。选择爱康中医门诊,就是选择一种更自然、更温和、更有效的健康呵护方式。期待您的到来,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0评论2025-08-0861

育儿补贴时代来临!每年3600元背后的生育革命与健康产业新机遇
当纸尿裤价格持续上涨、早教班费用动辄过万的今天,这每月300元的补贴承载着国家对低生育率危机的应对,也折射出中国家庭养育成本的社会化共担之路。

0评论2025-08-023187

中药配伍禁忌:“药对” 背后的安全准则与临床实践
中药配伍禁忌是中医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不能盲目突破,也不应机械规避。随着现代科技对禁忌机制的深入解析,传统禁忌体系正从 “经验总结” 向 “科学验证” 升级。未来,只有将古籍记载与现代研究相结合,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才能让中药配伍既保证安全,又发挥最大疗效,为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提供安全保障。

0评论2025-07-31921

儿童用药剂量:精准化背后的医药挑战与改进方向
儿童用药剂量的精准化,是医药领域 “以患者为中心” 理念的具体体现。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剂型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管理的完善,未来有望实现从 “估算” 到 “精准计算” 的转变,让每一位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这不仅需要医药行业的努力,也需要家长在给儿童用药时主动咨询医生或药师,共同守护儿童的用药安全。

0评论2025-07-29728

感官替代技术:当神经重塑为残障人士打开“新感官”之门
正如神经科学家苏珊·巴里所说:“大脑从不在意信号来自哪个感官,它只在意能否读懂世界的语言。”而感官替代技术,正是为残障者翻译世界语言的“桥梁工程师”。

0评论2025-07-25635

医保+商保联动破局,中国创新药支付瓶颈这样破解
这场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在基本医保覆盖95%人口的坚实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面对疾病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扇希望之门。

0评论2025-07-191203